老朱還沒羞愧完,天幕上的畫麵又變化了。
【明神宗:朱翊鈞!】
【外號:守財奴、怠政皇帝、君主離線製開創者、懶龍】
在明穆宗朱載之後,天幕中被點名的,便是大明的第十三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鈞!
眾多盯著天幕的曆代帝王們,心情頗為複雜。
彆的王朝不過一兩位皇帝被盤點,大明這邊倒好,連環劇似的,一個接一個,真是集數齊全,一點不落。
始皇帝、漢武帝等人,早在前麵的天幕中便聽說過這位萬曆皇帝的一些情況。
他可是大明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絕非短命之輩,在朱氏一族裡,算得上是長壽的代表。
不像前麵幾位動輒壯年撒手,萬曆至少有足夠的歲月去施展自己的政治謀劃。
眾人心裡都在琢磨:這位當了幾十年的皇帝,到底做得如何?
視頻標題裡給的外號,一個比一個難聽,但大家如今也不會僅憑綽號來下定論。
畢竟前頭的隆慶還背了個“色龍”的名頭,可朝政並沒因此亂套。
說不定這萬曆,也是如此。
漢武帝尤其好奇,他想知道這位能在位這麼久的天子,到底憑什麼。
……
洪武時期!
老朱看著天幕,無奈至極。
“咱朱家子孫,真是花樣百出啊。”
老朱心裡歎息。
此刻他也無心再多評論,隻能望著天幕,自言自語一句:
“唉,看吧。”
後代子孫的事,他這做老祖宗的,也插不上手。
……
永樂時期!
朱棣的神情,和老朱如出一轍。
“咱朱家,果然不缺‘奇才’啊。”
光看那些外號,他就知道,這萬曆必然是個槽點滿滿的主。
【嘉靖四十二年八月,朱翊鈞出生於裕王府,是明穆宗朱載垕的第三子。長子、次子早夭。】
【因嘉靖迷信道教,“忌言儲嗣,凡涉一字者皆死”,所以朱翊鈞降生之事無人敢奏報,更無人敢替他起名。】
【直到隆慶元年,群臣上奏請立儲,同年八月十八,明穆宗才親賜其名——朱翊鈞。】
【隆慶二年,朱翊鈞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正式接受帝王教育。】
【他讀書十分刻苦,講官諄諄教誨,李太後嚴厲管束,再加上他自身勤勉努力,學業精進。他後來也常自豪地說:“朕五歲便能讀書。”】
【隆慶六年,明穆宗病危,召高拱等人至前殿,司禮監馮保宣讀遺詔:“皇太子嗣位,朕已不行。”】
【隨即穆宗崩逝,太子朱翊鈞即皇帝位,改元萬曆。】
【因年幼不能獨理政務,朝政由內閣暫代。】
【朱翊鈞雖小,卻禦門聽政、親自批答,奏章閱後亦交內閣詳擬,以杜絕留中之弊。】
【即位後,他仍然勤學不輟,寒暑不改,這在大明皇帝中,除太祖朱元璋外,極為罕見。】
【但自嘉靖朝以來,朝局已積弊深重,黨爭相繼,萬曆年間未能根治。】
【一場權力鬥爭後,高拱下台,高儀更是氣得吐血三日而亡,顧命三臣隻剩張居正一人。】
【少年天子萬曆,則以“用人唯我”的姿態牢牢把握權柄,在前十年間銳意革新,政績斐然。】
【他將內廷事交馮保,而大權全托張居正。】
當初穆宗駕崩,萬曆年紀尚小,朝政主要還是內閣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