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群臣抓住“祖製”的名義,死死壓製神宗,強推朱常洛。
在他們看來,朱常洛遠勝福王,更是理想的儲君人選。
尤其在梃擊案發生後,鄭貴妃遭責,福王被迫出京,朱常洛太子之位牢不可破。
從任何角度看,鄭貴妃都不像是幕後黑手。
除非她愚蠢至極!
但一個能在後宮受寵十餘年的女人,豈會如此糊塗?
劉據恍然,深深一拜。
“父皇英明,兒臣受教。”
其實他心裡也覺得此案不簡單,隻是沒有父皇那般洞察入微。
……
貞觀時期!
“荒唐至極!”
“太子居然能在東宮遇襲?!”
“如此大事,神宗竟隻輕描淡寫,敷衍幾句便罷了?”
李承乾滿臉不忿。
畢竟他自己也是太子,聽聞朱常洛遇襲,不免生出共鳴。
太子在宮中遭刺,這還得了?
他甚至腦補出一種場景——
若自己哪天在東宮吃著火鍋唱著曲,突然青雀派出死士衝了進來……
那簡直是荒唐透頂!
“此事絕非表麵那般單純。”
李世民語氣淡然,輕輕搖頭。
他與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互相對視,幾人眼神一觸,心中已然有了共識。
他們的判斷,與始皇、漢武幾乎如出一轍!
若非鄭貴妃愚笨到極點,又怎會做出這種荒唐之舉,把所有人的思路都帶偏?
若換個角度想,這樁案子就壓根不是她一手謀劃。
“梃擊案之所以未被神宗深查,恐怕正因如此。”
“他或許早已心知肚明,鄭貴妃並非幕後之人,所以才隻是口頭斥責。”
“若真動真格徹查下去,恐怕牽扯太廣,不可收拾。”
長孫無忌緩緩說道。
要知道,太子遇襲案,放在任何一個王朝,都是震驚天下的驚天大案。
可偏偏在大明,卻被神宗輕描淡寫地揭過,未曾細究。
其中蹊蹺,可想而知。
若細細查下去,恐怕會揭出一張巨大的網,牽連四方。
鄭貴妃沒有受到重罰,並非隻是因受寵。
更可能是神宗早已看穿其中的玄機,因此才象征性責罰幾句。
否則,堂堂太子遇刺,又怎可能如此輕易揭過?
明神宗若是真的寵愛鄭貴妃,為何不早早冊封她為後?
若是真心要立福王為太子,手段多得是。
可偏偏萬曆沒有這樣做。
歸根結底,他隻是把太子這件事,當成和群臣角力的籌碼罷了。
……
洪武時期!
“荒唐至極!”
“咱大明儲君,居然能在皇宮裡被人明目張膽行凶。”
“這膽量,簡直逆天了!”
老朱氣得須發皆張,龍顏怒不可遏。
說句心裡話,後麵這些大明皇帝的天幕影像,他越看越火大!
一個個朱家子孫,壽命莫名短暫;
朝堂之上,竟隱隱有一個專門針對皇帝的文官集團;
暗潮翻湧,權力爭鬥……
看得他心中怒火翻騰。
自己辛苦打下的大明江山,怎會被折騰成這副烏煙瘴氣的模樣?
如今洪武朝雖說不上四海太平、天下承安——
可至少政風清明,朝綱猶在!
反觀後世視頻中的景象,老朱隻覺得四個字——烏煙瘴氣!
皇帝一個接一個短命而亡;
臣子們彼此傾軋,鬥得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