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說法,是他縱欲傷身。
朱常洛在太子時期,謹小慎微,欲望被壓抑。
等萬曆一死,他終於卸下心防,放飛自我。
白天批奏章,晚上折騰身體,縱然鐵打之軀,也經不起這麼來回折騰。
本就虛弱,他又在太監蠱惑下頻頻服藥提神,結果很快被掏空了。
但話說回來,就算縱欲無度,一個月也不至於就把命搭上。
隆慶在後宮折騰了整整六年,才拖垮身體。
朱常洛正值壯年,十天就垮掉?顯然說不通。
所以,更合理的說法是,他因縱欲染病,卻非真因縱欲而亡。
第三種猜測,則是被人毒害。
紅丸案中,嫌疑最大的兩人無非鄭貴妃和李可灼。
前者送美人,讓朱常洛元氣虧損;
後者獻紅丸,直接送他歸西。
鄭貴妃確有動機,若朱常洛暴斃,福王或有機會承繼大統。
可問題是,當時朱常洛已有太子,按理也應由太子繼位。
李可灼的動機更讓人費解。
要知道,謀害皇帝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更蹊蹺的是,事發之後,崔文生被發配南京,李可灼不過流放,鄭貴妃更是安然終老。
沒有一人被株連處死。
這就說明,在朝臣眼裡,朱常洛之死並非謀害,而另有原因。
於是,種種猜測篩下來,唯一合理的解釋隻剩下一個:
醫療事故!
朱常洛先吞了崔文生開的瀉藥“大黃”,接著又服了李可灼的補藥紅丸。
大瀉大補,陰陽交錯,本就虛弱的身子被折騰得徹底垮掉。
最後,命就這麼給折騰沒了。
在明朝,這種事可不稀奇。
太醫院“名醫”治死皇帝,簡直是常態。
劉文泰一人,就連害兩帝,照樣官運亨通。
相比之下,朱常洛不過是“又一例”。
更離奇的是,他的病壓根沒確診過。
大明堂堂天子,不去找太醫,反而信一個太監?
大概是前幾任皇帝被太醫院折騰怕了,朱常洛才不敢再信。
可即便如此,最終他還是死在了紅丸上。
或許,這紅丸案,和梃擊案、妖書案一樣,不過是黨爭撕裂下的副產物。
大明的權力鬥爭,才是將這王朝推向深淵的真正推手。
此後二十餘年,紅丸案反複被翻出。
魏忠賢掌權時,還特意把崔文生召回,封為漕運總督。
可見在權力麵前,真相根本無足輕重。
縱然你是皇帝,也逃不掉被當作棋子的命運。
……
洪武時期!
老朱望著天幕視頻,氣得瞠目結舌。
堂堂大明皇帝,就這麼稀裡糊塗沒了?
“混賬!”
“這些人,究竟是怎麼辦事的!”
在老朱看來,朱常洛的死漏洞百出,疑點重重。
後世天幕上的這些畫麵,讓他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從朱棣以後,大明皇帝一個比一個短命。
嘉靖險些被宮女勒死,好不容易壽終正寢。
隆慶縱欲而死不提。
萬曆倒活得長,卻又荒廢朝政。
輪到朱常洛,居然隻撐了一個月!
先有梃擊案,再有紅丸案。
難不成,大明天子真就能輕易被暗殺?
老朱一口咬定——
這絕不是巧合,而是赤裸裸的謀殺!
“朱常洛登基時還好好的,怎麼一個月就沒了?!”
“縱使荒淫無度,也不至於這般速亡!”
“崔文生區區一宦官,竟敢給皇帝開方?”
“李可灼一個庶臣,怎敢獻藥無憑?!”
“混賬,簡直混賬!”
老朱怒火攻心,在奉天殿中踱步,須發皆張。
他可以忍受子孫昏庸,但絕不容許他們死得稀裡糊塗。
一國之君的性命,竟掌握在宦官與庶吏手裡,這還像什麼話?
朱標見父皇雷霆大怒,隻能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