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額頭直冒冷汗。
自己體質差,這沒錯。
可這並不代表後人們都因他而短命啊!
他明白,老爹並非真怪他身體虛弱。
朱棣是在諷刺,這些子孫的死因,透著詭譎蹊蹺。
金豆子卻沒聽明白其中深意。
心中暗自偷樂:
“大哥,你不中用,爹給你機會你也撐不住。
你看你那後代,一個個都不成器。
要是讓我繼位,肯定比你強百倍!”
從爹的語氣裡,他似乎嗅到了對大哥的失望。
這皇太子的位置,莫不是要有變數?!
金豆子心頭一陣狂喜,但立刻壓了下去,故作正色開口道:
“爹,這話兒子得替大哥說句公道話。
他自小身子弱,這是誰都知道的事。
可後代短命,又怎能全賴到他身上呢?!”
朱棣冷冷掃了他一眼。
隻一眼,便看穿了這二兒子眼底那點掩飾不住的蠢念頭。
愚笨至極的算計,怎能瞞過他?
他懶得理會,隻將目光重新投向天幕。
狂妄居士靜靜站在兄長身後,一言不發。
他心裡明白——爹若真動怒,接下來定要徹查此事。
……
嘉靖時期!
“唉……”
嘉靖長歎一聲。
子孫運途多舛,叫人無奈。
“朱常洛、朱由校……”
這兩人的死因,怎麼看怎麼不尋常。
嘉靖又怎會不懂這裡頭的門道?
他在西苑避居十餘年,寸步不出。
而朱由校,你小子竟敢跑出去泛舟取樂?!
這種死法,嘉靖實在太熟悉了!
當年堂兄朱厚照,不就是這麼折了命?
明明已經打出應州大捷,聲勢正盛。
眼見寧王作亂,正好是天賜良機,他本可借機率軍南下,肅清東南!
要知道,東南自古賦稅繁重,權力盤根錯節。
若能整頓乾淨,武宗之勢必將一飛衝天!
可惜,平定寧王叛亂返京途中,朱厚照卻偏偏落水。
接著,就死了。
於是這皇位,才落在自己頭上。
正因如此,嘉靖自即位以來,處處提防,不敢有絲毫鬆懈。
可即便如此,文官們依舊花樣百出。
先是行宮連遭大火,足足三次,每次都燒到他!
再後來,竟有人在深宮之中,差點將他勒死!
那一刻,嘉靖徹底明白——
後宮、朝堂,水深似海。
稍有不慎,便會被活活淹沒!
天啟帝,朱由檢。
大明第十五位皇帝。
在大多數人的傳統認知中,他是個昏庸無能的君主。
不上心朝政,終日沉迷木工手藝,結果讓魏忠賢趁機專權,造就了明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在那段歲月裡,魏忠賢把持朝綱,廠衛橫行無忌,閹黨權傾一時。
東林黨人更是遭到殘酷迫害,整個大明官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直到天啟駕崩,崇禎繼位,才一舉清算魏忠賢及其閹黨,重新啟用東林黨人。
壞人被鏟除,正義得以伸張,看似符合世人對曆史劇本的期待。
但那時的大明,早已被魏忠賢折騰得百孔千瘡,崇禎縱然勵精圖治,也無力回天。
最終,這個曾經的強盛帝國,仍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覆滅。
不過近些年來,卻出現了新的聲音。
不少人認為,天啟並非史書上描繪的那般昏庸,而是另有心計。
他之所以倚重魏忠賢,重用閹黨,乃是有意削弱東林黨,把控皇權,推動商業稅收,以減輕農戶的沉重負擔。
倘若天命再寬容一些,或許他真有可能成為一代中興之主。
可惜,他死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