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清軍還從未遭過如此慘敗!
最終,雍正不得不將阿爾泰山脈等地拱手相讓給準噶爾。
幸虧他有個還算長進的兒子乾隆,二十餘年後將準噶爾徹底滅國,為老爹雪了當年的恥辱。
但無論真相如何,這口鍋,都死死扣在雍正頭上。
至於“對線高手”,則源於雍正繼位後的一樁驚人操作。
那時,文人曾靜與弟子張熙受呂留良思想影響,不滿滿清統治,四處散布謠言,指控雍正罪狀。
兩人被捕後送到京師,在刑部的“酷刑逼供”下,逐一招認。
雍正看完供詞後,心中極度悲憤。
於是下令將上諭與口供整理成大義覺迷錄,傳抄天下,用以辟謠。
這本奇書裡,逐條羅列曾靜等人的指控,雍正則逐一反駁。
曆來眼裡容不得沙子的他,幾乎是氣急敗壞地逐字回應。
他不僅要求朝廷官員人手一本,還下令地方官學官必須依此向百姓講解,務必要讓天下人明白他登基的正當性。
可偏偏這部書裡,夾帶了大量皇家秘辛。
雍正雖想澄清謠言,結果卻讓百姓津津樂道的,是那些宮廷秘聞!
書中甚至有一段“自證清白”的話,用現代話說大概是:
“朕自幼不近女色,全天下男人裡,朕是最不貪色的一個。”
若康熙聽到,怕是滿臉問號。
雍正本想借大義覺迷錄為自己正名,誰料乾隆一即位,就把這書列為禁書。
然而到了乾隆晚年,川陝一帶白蓮教起事,這本書卻成了反清義軍的重要讀物。
因為雍正在書中披露的清製與宮廷秘辛,竟然大多屬實!
……
康熙時期!
“聖祖?”
“你給我聖祖?”
康熙滿腦子回蕩的都是這三個字。
好家夥,竟然把他捧到天上去了!
可說來也怪,他心裡卻半點高興不起來。
他陰惻惻地盯著老四,遲遲不語。
站在諸皇子間的四爺,早已冷汗直冒,心思急轉。
皇阿瑪,這“清聖祖”稱號沒毛病啊!
以您的功績與品德,完全配得上聖字!
在兒臣心中,您就是那樣光輝偉岸的存在!
而周圍眾人,此刻目光也都聚焦在他身上。
……
雍正時期!
“和通泊戰神……”
雍正看到這外號時,臉色瞬間鐵青。
後人這樣稱呼他,其實也是變相的譏諷。
但雍正並沒有因此怒不可遏。
畢竟和通泊一戰,確實是輸得慘烈無比!
雖說主要責任在傅爾丹,但他作為皇帝,同樣難辭其咎。
“此戰,我大清顏麵儘失。”
“朕有不可推卸之責。”
雍正長歎一聲。
李衛立在一旁,欲言又止,最終隻是默默陪侍。
片刻後,雍正重新抬眼看向天幕。
“市井間多有流言,說朕登基名不正言不順。”
“更有人到處造謠中傷。”
“朕撰大義覺迷錄,便是要光明正大地告訴天下,朕這皇位來得堂堂正正!”
雍正絲毫不覺得自己做錯。
有謠言,就該去駁斥;有流毒,就要澄清,以正人心!
百姓愚昧,往往不明真相,所以才會偏信曾靜之流的胡言亂語。
他這個皇帝親自發聲,難道還不如文人三言兩語更能取信於民?
事實上,雍正編撰大義覺迷錄,並非單為自證清白。
更重要的是,他想讓天下人知道,滿洲人完全能治理好這片大地。
那些所謂“胡人無百年國運”的謬論,必須破除!
他意在借此確立大清的合法性。
然而,他幾乎把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福臨、玄燁幾代先人苦心維係的“滿洲本位”徹底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