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發易服、製度壁壘,這些一度奉為至高無上的根基,在他筆下幾乎成了笑話。
所以乾隆繼位後,第一時間就將這本書查禁。
然而,從中卻能看出,雍正確實是個真性情的皇帝。
……
乾隆時期!
“蠢貨。”
乾隆低聲吐出兩個字。
實話實說,他對老爹搞大義覺迷錄這事,覺得蠢透了。
這不是自毀長城、自砸皇威嗎?
所以他一登基,就立刻查禁此書,並將曾靜處決。
能保全體麵的,都幫他們保全。
有人打趣說:
曾靜說雍正褲兜子破了,雍正偏要指著褲子解釋“你看,沒破!”
而讓雍正折戟沉沙的準噶爾汗國,最終也亡在乾隆手裡。
這事,算是他這個兒子替父親善後。
……
大秦!
“若有流言蜚語,不必理會便是。”
“百姓愚昧,這類胡言怎可能徹底禁絕?”
“若是惡意中傷朝廷與皇室,依律誅殺即可。”
嬴政同樣覺得雍正此舉,純屬吃力不討好。
堂堂天子,居然親自和書生百姓對線?!
難道不要政務了?
而且,愚民多是隨風搖擺,越描越黑,反倒弄巧成拙。
……
漢武帝時期!
“敢妄議皇家威嚴,殺了便是。”
“何必多費唇舌?”
“反而讓民眾窺見皇家秘辛,這本就是不該外泄之事!”
劉徹同樣搖頭。
文人最會耍嘴皮子,你和他們唇槍舌劍,不是自找麻煩?
敢造謠,砍了最為痛快!
劉據卻低聲道:
“兒臣以為不妥。既是謠言,便應澄清。若隻是匆匆殺人,反倒更引人遐想。”
“不過,雍正帝也不該親自下場辯駁,未免失了帝王氣度。”
劉徹看了他一眼,笑道:
“你倒是仁善。但過度的仁善,往往是拖累。”
“帝王手段,當以雷霆為主,方能平息風波。”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臣子子民,怎可隨意妄議皇家秘事?敢造謠,必得斬草除根!”
麵對父皇的訓斥,劉據沉默不語,顯然心中仍有異議。
劉徹見狀,隻是笑笑,沒有再說。
……
貞觀時期!
李世民卻點了點頭。
“這雍正帝,倒也是個真性情之人。”
“曾靜造謠中傷,他貴為九五之尊,卻寧願親自澄清。”
“此等胸襟,實屬難得。”
李世民素來心胸開闊。
當然,這開闊也有限度。
汙蔑皇帝、妄議謀反,曆朝曆代都是死罪!
可雍正不但沒殺曾靜,反而以寫書自證清白,讓百姓自行明辨真假。
若非真性情,斷做不來!
“朕如今倒能理解,他為何會將父皇廟號定為‘清聖祖’了……”
李世民輕輕頷首。
若換作自己處在雍正的位置,未必能如此寬容。
光是“謀反”這頂罪名,就足夠要人性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