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政務,多由太子朱高熾操持。
十餘年來,名為太子,實則早已替父治國。
誰讓老爹整日征戰沙場呢?
朱高熾沉思片刻,鄭重答道:
“或許可行。
我會與楊士奇等人商議,再遞奏一本。”
朱棣點頭,指尖輕輕一敲:
“嗯,要快。
北方戰事拖不得。
開源節流,齊頭並進。”
說到底,朱棣心裡隻盤旋著兩個字:
打仗。
……
嘉靖時期!
嘉靖對雍正的舉措極感興趣。
尤其是那些“斂財”的辦法!
畢竟,他這位大明的真·戶部尚書,最在乎的便是銀子。
他縱容嚴嵩等人,以默許換分賬,
那些錢歸根結底還得流入他手。
可若不借助嚴嵩,要想順利收錢,豈能如此容易?
大明與大清終究不同,
不是所有的招數都能照搬。
嘉靖凝望天幕片刻,心中卻湧起幾分悵然。
當年,他也曾立誌要做大明的中興之主。
可不知從何時開始,那份雄心逐漸消磨殆儘。
如今,他不過是一個居於幕後,高坐廟堂的孤獨帝王。
究竟是何時?
是自行宮烈火之夜?
還是那場幾乎命喪宮女之手的噩夢?
嘉靖深深吸氣,壓抑的長歎,在靜室中回蕩……
……
康熙時期!
“嗯?!”
康熙在看到雍正的政績時,眼神頓時一亮!
然而,那抹光彩很快暗淡下去。
說到底,老四做的這些,不過是在替他收拾爛攤子。
康熙回顧自己的一生,前半段可稱聖主無愧,功勳赫赫,豐碑可立。
可到晚年,他卻常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皇子間的奪嫡之爭,他不是不知,可心力交瘁,再難插手。
財政虧空如毒瘤一般深埋帝國肌體,揮之不去。
貪腐之風盛行,官吏們在寬縱下肆意搜刮民脂民膏。
而康熙仍執著於那一套分配體製,不願調整,哪怕弊病早已昭然若揭。
這既是權力集團內心不安的投影,也是他垂暮之年的無奈寫照。
外敵威脅亦如影隨形,而他應對起來愈發乏力。
晚年的康熙,常常淚流滿麵。
那是一種無奈、孤獨、又無力的痛。
這就是命啊!
縱是聖君,也終將迎來衰暮。
他此刻,就像一頭老去的猛虎,雖仍有利齒與利爪,卻已不複往昔鋒銳。
再強橫,也擋不住歲月侵蝕!
康熙並非看不見帝國的問題。
若天再給他二十年,他定要一一清剿!
可惜,他已沒有這樣的時間了。
悲涼過後,康熙看向不遠處的四阿哥。
眸中滿是欣慰。
幸好,他康熙沒有看錯!
老四果然是有能之人,當得起那句評價——堅剛不可奪其誌!
在他身後,雍正將那些頑疾一一清理,讓大清煥發新機。
康熙心底陡然湧上一股暢快。
“好!做得好!
前赴後繼,代代如此,大清何愁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