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裡做官,花銷可不是小數目。
若是在京裡沒有自家的宅邸,總得租個院子吧?起碼得有個落腳的地方。
否則身為朝廷命官,卻連個府第都沒有,傳出去豈不成了笑話?!
出行時也得坐轎子吧?
府中還得有些仆役婢女伺候吧?
這些都需要花錢。
平日同僚之間還要走動應酬,這筆開銷同樣不少。
更不用提人情往來之事,處處都得花銀子。
因此,對於京城的官員們來說,朝廷給的俸祿根本不頂用。
要說朱元璋定下的俸祿,雖說沒法讓官員們奢侈揮霍,但維持基本生活倒也勉強夠。
可問題在於,這些高居廟堂的大員們,總不能隻滿足於溫飽吧?
俸祿有限,若是伸手貪腐,又麵臨極其嚴苛的懲處,甚至掉腦袋的危險。
於是乎,這滿朝文武常常活得彆扭而壓抑。
但礙於朱元璋的威嚴,誰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如今太子朱標把話挑明擺上了台麵,群臣自然是心花怒放。
要是能稍稍提高些俸祿,那便再好不過!
朱元璋聽完朱標的奏言,並未立即回應,隻是裝作沉吟的模樣。
其實朱標想說什麼,他心裡早有數——
無非是關於提高薪俸罷了。
不過朱元璋也早已看透:
不論俸祿高也好,低也罷,該貪的,照樣會貪。
這便是人性!
規章法度能攔得住人心的貪欲嗎?
能壓製住那如洪流般的欲望嗎?
不能!
唯有讓這些人心生恐懼,連起貪念都不敢,那才是真正的辦法。
因此朱元璋一登基,便對貪腐之人施以重刑!
可即便如此,仍難擋那些人心底的貪欲。
朱標顯然也明白父皇的心思,可他仍舊開口勸諫:
“父皇,大明官員的俸祿,確實低了些。
開國初定時雖幾經調整,但仍有不少人生活艱難。
若能仿效雍正帝設立的‘養廉銀’,或許會有益處。”
朱元璋斜睨了兒子一眼,沉默許久,這才緩緩點頭:
“這養廉銀,確實是個法子。
大明也能試著推行。”
他雖不指望這養廉銀能解決所有問題,
但終歸也不是全無益處。
至少能讓一些確實清苦的官員鬆口氣,
也能多少減少貪墨的發生。
至於那些大貪大惡之徒,斷然不會因一點銀子就收手。
因此,推行養廉銀的同時,
依舊要延續他以往的鐵血手段——
對貪官汙吏,必須嚴懲不貸,示眾以刑!
雙管齊下,才見成效。
見父皇點頭,朱標臉上不由浮現笑意。
殿中群臣們也都暗暗舒了口氣。
尤其是那些真正清廉的官員,更是如釋重負。
能稍添一些銀子,他們的日子總算不用再捉襟見肘。
……
永樂時期!
“嗯,雖非我族,但也是個明君。”
“這些舉措,的確利國利民。”
“難怪能列入曆史十大帝王之列。”
朱棣淡淡一語,不以為意。
雍正能登榜,倒也算名至實歸。
不過他更在意的,卻是自己能否榜上有名。
我永樂大帝的江山,雖說是靠刀槍奪來,
但為國為民所做之事,可不少!
怎會沒資格登榜?!
念及此處,他回首望向朱高熾,開口道:
“你覺得雍正的這些法子,能否在我大明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