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他爺爺,戰國超長待機王秦昭襄王嬴稷,基本已經把敵人都清理得差不多了!
所以說到統一的難度,嬴政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遠不如明太祖。
“父皇說得沒錯。”
“明太祖的確令人欽佩。”
“難怪世人都說亂世出英雄,而明太祖毫無疑問就是頂尖的那個。”
“他的那些布局,幾乎沒有一處出錯。”
“若換做兒臣來做,恐怕遠遠不及。”
扶蘇眼神中同樣透出敬意。
“明太祖這‘千古一帝’的名號,確實名副其實。”
嬴政微微頷首,算是認可。
能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人,果然沒有平庸之輩!
朱元璋能以乞丐之身,從泥濘中爬起,最終執掌天下,在嬴政眼裡幾乎就是一個奇跡。
可令人震驚的是,朱元璋居然隻排在曆史十大帝王的第四!
那前三位,又該是何等妖孽般的人物?!
……
漢武帝時期!
劉徹第一次如此深入地去了解老朱。
看完這段視頻,他臉上浮現出的隻有一個字。
“服!”
劉徹長長吐出一口氣,沉默良久才開口:“那些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事,總有人偏偏做到了。”
“能完成彆人認定為不可能的事,才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稱呼。”
“明太祖此人,看似粗豪,卻內藏江山。”
“他的謀劃,總是比對手超前一步。”
“如此膽魄與眼光,的確讓朕心服!”
劉徹忍不住由衷讚歎。
朱元璋能夠開創大明,他的將臣們固然功勞巨大。
可更關鍵的,還是朱元璋本人!
他不僅能用人,還能下出堪稱開掛般精準的戰略棋。
最終才成就一統。
劉徹心底滿是佩服。
“兒臣對明太祖,也十分欽佩。”
劉據語氣真摯地說道。
“更彆忘了,明太祖是個出身貧寒、沒讀過書的人。”
“他所有的知識與本領,都是靠後天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此人的悟性,簡直驚世駭俗!”
劉徹注意到一個天幕未曾強調的細節:
朱元璋,原本就是個文盲!
從放牛娃、乞丐,到九五至尊,這中間全靠自己摸索學習。
若他隻是個草根農夫,又怎能有後來的成就?!
視頻裡提及,朱元璋打仗之餘還堅持讀書。
換句話說,他的眼界與本事,全是靠自我修煉與成長得來的。
一個未經正規帝王教育的人,竟能表現出這種水準,簡直令人咋舌。
要知道,曆代起義,多半敗在首領缺乏遠見,難以成國。
而朱元璋顯然沒有這毛病。
他采納謀臣的建議時,展現出來的政治智慧,早已遠超同輩。
“明太祖果真不凡。”
“他在軍事上的天賦固然驚人,但朕反而覺得,他的治國手腕更在戰功之上。”
劉徹下了判斷。
在他看來,朱元璋那種恐怖的學習與進化能力,遠遠超越了常人。
或許打仗還不是他最強的地方!
劉據頭一次聽見父皇如此稱讚彆人,不由得目瞪口呆。
“父皇竟會如此推崇明太祖?!”
……
大宋!
趙大眼都不眨地盯著天幕,將視頻從頭到尾看完。
沉默許久,他才幽幽歎息。
“若論本事,朕不及明太祖。”
單說武力,趙大能碾壓曆代帝王。
可論治世與謀略,就顯得差距不小了。
他自認軍事天賦不差,也懂謀略。
可一和朱元璋比,就顯得有點拿不出手。
朱元璋幾乎是謀士、統帥、猛將三合一的存在。
不僅能力差距大,功績上更是相形見絀。
朱元璋南北雙線開花!
還把分裂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收了回來,連雲貴都一並納入!
光是這一點,趙大便望塵莫及。
燕雲十六州,那可是趙大做夢都想拿回來的!
為了這件事,他願意付出一切代價。
可惜,他沒做到。
“若是大哥麾下也有李文忠、常遇春、徐達這樣的猛將,燕雲十六州怕是早已是大哥囊中之物。”
趙二在一旁勸慰。
趙大翻了他一眼。
這借口也太爛了吧?!
難道自己手下就沒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