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惟石陪著夏蓉和張芊語在鄉裡轉了一圈,主要是張芊語想參觀一下夏蓉所投資的桔梗種植產業基地。
“芊語如果感興趣的話,其實我手上還有一個上億的項目。”
見兩位女財神所聊話題不離‘投資’二字,梁鄉長找準機會插了下嘴。
“什麼項目?”張芊語語氣異樣地問道。
心想難道是那話兒?
否則十裡鄉這樣的窮鄉僻壤,根本毫無潛力可挖,投資個百十來萬的產業基地,也就是極限了,何談上億的項目?
“鄉村特色旅遊開發項目。”梁鄉長神色認真地回答道。
張芊語不禁一怔,然後用一種‘你莫不是在開玩笑’的目光看著梁惟石。
十裡鄉有什麼特色景觀值得旅遊觀光的?
“這裡有好山好水好風光,有極具地方風味的農家美食,有極具地方特色的鄉村文化,有獨具地方魅力的民俗風情。在這裡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大自然的寧靜和美麗,儘情享受田園生活……”
梁鄉長用充滿感情的聲音,給兩位女財神描繪出了一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無限美好畫麵。
“你這段廣告詞寫得不錯。但是‘廣告’和‘實物’之間的差距太大,所以很抱歉,你沒有打動我。”張芊語實事求是地評價道。
夏蓉想了想,開口說道:“現在國內一些地區,比如西南、冀北、京城等地,鄉村特色旅遊都很流行。所以我倒是覺得惟石的這個項目有搞頭。”
張芊語瞥了夏蓉一眼,心說恐怕你不是覺得項目有搞頭,你是覺得梁惟石有搞頭!
似乎看出了閨蜜的想法,夏蓉微微一笑繼續說道:“芊語你沒有在這裡好好觀賞過,十裡鄉有幾個村子依山傍水,風景確實很不錯。”
“我夏天來的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望山村的那條清水河,還有在中遊形成的那個天然蓄水池。那水是真清,一眼都能望見底。”
“如果基礎設施能跟得上,開發以田園風光為主題的特色旅遊,應該很有前景。”
梁惟石上前一步,十分正式地和夏蓉握了握手,十分感歎地說道:“知己啊!老同學!我們倆的想法是不謀而合。”
說實話,他之所以到處求爺爺告奶奶,一門心思地修路鋪路,除了是為農產品的運輸和村民們的出行提供便利,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給鄉村旅遊發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條件。
脫貧致富,必須兩條腿走路,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條件。
借鑒上輩子的‘農家樂’經驗模式,大力開發‘農村餐飲、農家住宿、農耕體驗’式的鄉村特色旅遊,就是梁惟石謀劃布局的另外一條‘腿’!
“芊語啊,我這有一份武林秘,哦,是項目規劃書,你不妨先拿回去看看,如果你覺得廣告和實物相差的太大,可以明年五六月份再來,我親自帶你領略一下,什麼是如登仙境,如歸故鄉!”
梁惟石掏出兩份材料,分彆遞給了張芊語和夏蓉。
像這樣的規劃書他打印了好多份,隻要見到有實力的大財主就發,主打一個‘廣撒網,多斂魚,擇優者而從之。’
張芊語和夏蓉不禁笑了笑,她們已經看出來了,對方這是早有預謀。
梁惟石並不著急,因為正如夏蓉所說,想要發展鄉村特色旅遊,基礎設施必須跟得上。這其中就包括道路、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硬環境必須達到合格以上的標準。
所以他打算先解決這些問題,然後再以望山村做為試點。
給他兩年時間,他有足夠的把握,將十裡鄉打造成一個繁榮富裕,文化特色鮮明,且完全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標準的先鋒模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