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百團納新(2)_如歌:新疆石河記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如歌:新疆石河記憶 > 第四章 百團納新(2)

第四章 百團納新(2)(1 / 2)

11月中的某個下午,包括我在內,共有7人接到校報編輯部周老師的電話,邀請大家晚上7點整,到中區行政樓三樓307室校報辦公室集合。

我提前一刻鐘,來到307室門口。見門亮著一條縫,我禮貌地敲下門,聽到一聲“請進”,便輕輕地推門而入。

正對門的工位上,坐著一位皮膚白淨、身材微胖,穿著條紋T恤的短發男老師,正在劈裡啪啦地敲著鍵盤。他對麵是一位略顯瘦削,發際線輕微後移,帶著一副黑色圓框近視鏡、穿著淺藍色polo衫,年齡約莫35歲上下的中年男老師,也在伏案工作。

我無法分辨哪位是周老師,便隨機衝著其中一個問到:“請問,周老師是哪位?”

“我就是。”身材瘦削的男老師短暫停下手上的工作,抬起頭,側著臉看向我。

“您好,我是來校報記者團報到的。”

“你叫?”

“蘇陽。”

“奧,對,對。你先坐一下,等等其他同學。”周老師轉動座椅,雙手自然地垂到膝蓋上,然後伸出右手,微笑著示意我坐到靠牆的長條沙發上。

順著周老師手指的方向,我這才發現沙發上已經坐了兩男一女三位同學——看來,這幾位也是來校報記者團報到的。

三人的長相都比較普通,其中一個梳著分頭的男生,在辦公室四下張望,表情木訥;一個帶著鴨舌帽的男生皮膚有點黑,但眼睛很機靈,舉止自然,休息的間隙,還隔三差五跟周老師閒聊;另一個瓜子臉女生也有些拘謹,咬著嘴唇不敢說話,她的五官很端莊,臉上有不少青春痘,頭發烏黑得十分健康。

辦公室不算大,大約30平左右。南北走向,門朝北開,向南是兩扇寬大的米字格玻璃窗。緊挨著窗戶的位置有四個工位,兩兩相對,工位和工位之間用硬木板隔開。工位上擺滿了台式電腦、鍵鼠、文件夾、報紙以及相框、小台曆、水仙花、紫藤等私人物品。每個工位都滿滿當當,又各具特色,兩位男老師的工位,亂中有序;另外兩個空著的工位,則多了一些口紅、潤膚霜、鏡子、粉色玩偶等女性化特征明顯的擺設——應該是兩位女老師。

門口旁邊的北牆上,擺放有一排四人座沙發,以及一個單人沙發。沙發上麵,則有一幅棕色木框裝裱的書法字畫,上書:“春華秋實”四個大字,另有幾麵獲獎錦旗分列左右。整體看,既有忙碌的辦公氛圍,又充滿隨性的自然生活氣息。

大約10分鐘後,又有4位同學(兩男兩女)陸續進屋落座。因為沙發位置有限,周老師便讓兩位女生暫時坐在沒人的工位上。

“人都到齊了,咱們開個小會吧。”周老師將電腦屏幕切換到桌麵,然後轉動座椅,麵向大家。

“簡單做個自我介紹,我叫周宏斌,是校報辦公室的主任,也是咱們校報記者團的負責人,大家叫我周老師就行。”周老師頓了頓,指著工位對麵的男老師,繼續說道,“這位是副主任——陳永波,陳老師,他同時也是校報編輯部的負責人。”

“大家好。”陳老師站起身,禮貌地跟大家打聲招呼,便繼續坐回電腦前打字。

“我們校報辦公室兩個部門,今年都進了不少新人。編輯部3人,算上老人,目前共有6個人;咱們記者團新進了4人,算上老人,總共是7人。”周老師繼續說。

“本來打算和校報編輯部一起搞個新成員歡迎儀式,但他們部門臨時有事情。等下次吧,下次有機會,再一起搞個聯誼活動。”

“百團納新結束快兩個月了,咱們才開第一次會,實在有點對不住大家,最近實在是太忙了。”周老師抱歉道。

“今天呢,也沒什麼重要的安排,就是大家見個麵,互相認識一下,下周開始,我們便要陸續開展校園采訪工作了——新加入的小夥伴也不用擔心,我和小組長會幫助大家的。”周老師用手指一下坐在沙發上帶鴨舌帽的男生,男生站起身,順勢微笑著接話說:“我能力有限,不過會儘力而為!”

“不管大家以前沒有做過采訪,寫過稿子,隻要大家用心,以後有的是鍛煉機會。”周老師繼續補充說。

原本大家多少有些緊張,但聽周老師這麼一說,不禁鬆了一口氣。

“大家互相介紹一下吧,彼此認識認識。”周老師笑著說道。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敢起這個頭。

“作為小組長,我就先起頭,打個樣吧!”鴨舌帽男生“騰”的一下從沙發上站起來,把兩邊的人嚇了一跳。

他摘下帽子,自我介紹說:“大家好,我叫李明哲,大三數學係數學專業,我大一就加入了,算是記者團鐵打的老人了!大家以後有什麼事情,可以隨時找我,不管是采訪相關,還是學習上、生活上的,來者不拒!也希望咱們一起努力,共同把記者團做大做強!”

一陣掌聲響起,李明哲重新戴上帽子,滿臉笑意地坐回沙發。

坐在旁邊表情木訥的男生,在李明哲胳膊肘的攛掇之下,隻好站起來:“我叫宋威龍,大一計算機係計算機專業。”說完這一句話,宋威龍便沉默著坐下去,大家隻好象征性地給以掌聲。

“我叫曹文婷,大一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專業,愛好遊泳、唱歌,很高興認識大家。”曹文婷挨著宋威龍坐下去,接著便輪到我。

“我叫蘇陽,大一高教學院應用化學專業,愛好寫作、唱歌,希望以後互相學習交流,共同進步,謝謝大家。”

聽到“寫作”兩字,周老師不禁眼睛一亮,同時李明哲以及其他幾位同學,也紛紛看向我,好像我是什麼稀罕物,這反應不禁使我有一絲惴惴不安。好在“愛好寫作”並不是我的專長,剩下幾位同學,也都提到了“愛好寫作”“愛好閱讀”“愛好文學”之類的字眼——自然,進記者團不喜歡寫作,才是讓人吃驚的。

依照一條龍的順序,大家頗有默契地從左至右,依次介紹完。

在第7次掌聲過後,周老師接著說道:“本次呢,其實是社團補招,因為有些社員麵臨實習或考研的壓力,今年開始便不在社團了,為了維持社團的活力,我們才優選了你們4個人。希望大家今後多多努力,在完成既定學習任務之外,能夠在校報記者團發揮各自的長處,爭取學有所長,不負韶華!”

沒有人不喜歡聽恭維的話,尤其是“千挑萬選”之類的誇讚。我們四個新人一來沒筆試,二來沒麵試,“優選”可能隻是周老師的冠冕之詞,旨在鼓勵我們4個新人罷了。

第一次社團見麵會開得很簡短,不超過20分鐘。周老師讓每個人都留了備用聯係方式,以備不時之需。校報辦公室有個QQ群,記者團和編輯部的成員都在,包括周老師和陳老師。周老師告訴大家QQ群號,讓大家都加一起,並說以後會不定期在群裡發布通知或消息——當然,大家平時如果有問題,想深入交流和探討的,也可以在群裡儘情發言。

我們四個新人彼此都不熟悉,散會以後,便各忙各的去了,平時也基本很少往來。倒是小組長李明哲很熱情,路上加了好幾個人的QQ好友,外向的同學,還主動跟李明哲攀談了一路。

此後1周,周老師專門抽出一個晚上,給我們四個新人做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記者準則、新聞采訪的注意事項、稿件的類型與格式要求,拍攝的構圖技巧等。期間還以《石河大學報》為例,著重向我們介紹了一條新聞應該具備的四個基本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末了,還不忘提醒我們:作為記者,最重要一點便是要如實客觀記錄,像機器一樣,不應帶一點情感。我們聽得都很認真,還記了不少筆記。

學校有幾類免費發行的報紙,有某些學院刊印的、也有某些文藝社團刊印的,通常是16開本的;而《石河大學報》卻是正統,有官方背書,由校報辦公室刊印的報紙,半月一期,通常是大8開,48個版麵。拿在手上的感覺,明顯跟那些16開的小報不一樣。而我們撰寫的采訪稿件,將會出現在《石河大學報》上。

三天後的一個下午,我接到周老師的電話,安排我跟著小組長李明哲,一起去北區大禮堂,進行學校“消防安全工作報告”的采訪工作。李明哲負責拍照,而我則負責新聞采寫。

社團成員搭夥采訪,以老帶新,是周老師的主意。隨著新人漸漸摸到門路,輕車熟路以後,兩個新人組合跑新聞的情況也漸漸多起來。

而我跟各個社團成員之間的互動,以及感情的培養,也在這種默契和相互配合的過程中,漸漸得到升溫。

儘管對前幾日的培訓內容曆曆在目,但實操起來,還是免不了緊張。李明哲安慰我說:“這次不需要采訪領導,記錄一下會議內容就行。版麵有限,內容也不是很重要,500字左右就行。”

見我將信將疑,李明哲補充說:“放心吧,聽我的沒錯!”


最新小说: 舔狗七年被踹,我轉嫁正牌白月光 那年我們的17歲 猶記少年時 釣係美人一笑,在場都被撩成翹嘴 遊子的漂泊歲月 功法賦我雙修大陰陽混沌訣 砸穿地府當女帝,大佬團寵萬人迷 我的變強方式:專搞校花心態! 媽咪!七個喪屍萌崽等投喂 瘋批帝王:小乖不怕,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