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情人節特輯《童話驚情夜》登陸銀屏,其衝擊力遠超一場普通的綜藝播出——恰似一顆重磅驚雷劈入香江娛樂圈,掀起的滔天波瀾不僅席卷了整個行業,更在觀眾心中烙下深刻印記,熱度之盛遠超所有人的預期。
各大媒體聞風而動,爭相將這檔特輯推上版麵核心,娛樂版頭條幾乎被相關話題徹底霸占。標題裡滿是毫不吝嗇的誇張盛讚:“史無前例!runningan改寫綜藝格局”“綜藝革命!《童話驚情夜》開啟全新紀元”“tvb再出王炸!用一檔特輯定義娛樂新高度”……
評論員們更是不吝溢美之詞,精準點出這檔特輯的突破性:它巧妙融合角色扮演的沉浸感、劇本推理的燒腦感與現場即興演繹的鮮活感,堪稱綜藝領域的“視覺化先鋒”。其創新程度足以跨越時代,在此之前,無論是香江本地,還是整個亞洲的綜藝市場,都從未有過如此複雜精妙、又能將趣味性與深度完美平衡的呈現。
更有資深媒體人撰文深度剖析,直言這絕非一期普通的綜藝節目,而是對傳統綜藝行業的“降維打擊”——它以肉眼可見的誠意,狠狠抬高了綜藝製作的行業門檻。豪華遊輪實景取景;電影級水準的戲中戲短片;精良的服化道;再加上毫不含糊的資金投入,每一項都在向觀眾鄭重宣告:綜藝,從來不止於輕鬆搞笑,它同樣可以擁有不遜於電影的沉浸體驗,以及能牽動人心的敘事魅力。
相較於媒體的專業解讀,觀眾的反響則更直接、更熱烈。收視率報告一經出爐,數據便以“爆表”之勢刷新紀錄,一舉創下tvb綜藝節目有史以來的最高收視峰值,隨之而來的廣告收入更是水漲船高,數字之驚人令業內人士都為之咋舌。街頭巷尾的茶餐廳裡,食客們放下筷子就討論劇情;辦公室的休息間隙,同事們圍坐一起爭論角色;就連鄰裡閒聊,話題也繞不開這檔特輯裡的人物與情節——
安妮的任性是否情有可原?亨利的傲慢與最後的成全哪個才是真?殺手夫婦的“殉情”是搞笑還是感人?伊莎貝拉到底算不算無辜?而最後江雪瓏與張國容互相“謙讓”誰贏的那一刻,更是被cp粉們反複咀嚼,封為“名場麵”,直呼“太好磕”!當然,也有觀眾為翁美菱的果決“開槍”和戚美貞的利落“補刀”津津樂道,認為這些瞬間沒有劇本的刻意設計,卻最能體現人物的真實反應,充滿了戲劇張力,讓人看得直呼過癮。an第一季畫上了一個無比輝煌、也足夠震撼的句號。而隨著第一季的落幕,第二季的呼聲瞬間席卷而來,無數人早已開始翹首以盼,期待下一季能帶來更精彩的旅程,續寫runningan的綜藝傳奇。
……
舊曆新年的喜慶正裹著萬家團圓的暖意漫遍全城,霓虹街巷間儘是辭舊迎新的熱鬨。可tvb大樓內卻依舊燈火通明,不少身影穿梭在辦公區,將節日的鬆弛感暫且擱在一旁,專注於手頭的忙碌。
江雪瓏應約推開方藝華辦公室的門,屋內沒有絲毫新年的輕鬆氛圍,反倒透著一股超越往日的鄭重。辦公桌中央,兩份厚厚的文件靜靜鋪開,透著沉甸甸的分量。
“阿瓏,過來看看。”方藝華抬眸,臉上掛著得體的笑容,語氣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這是最終敲定的入股合約,旁邊這份,是綜藝部副總監的聘書。”
她頓了頓,目光落在江雪瓏身上,字句清晰:“往後tvb的綜藝板塊,要多倚重你了。我對你隻有一個要求——每年,至少要策劃並成功推出一檔全新的節目。”
江雪瓏走上前,指尖拂過合約頁麵,密密麻麻的條款條理清晰,權責劃分得明明白白,處處透著專業與嚴謹。
聽到“每年一檔新節目”的要求時,她微微蹙起眉,語氣帶著幾分斟酌:“方總,每年一檔新節目,這壓力是不是太大了些?您看,新秀歌唱大賽要年年辦,不能斷了熱度;runningan第二季、第三季更要持續打磨策劃、突破創新。單是這兩項,就已經需要投入極大的精力。我不敢輕易保證,每年都能拿出超越前作、或是完全達到市場預期的新創意。”
方藝華似乎早料到她會有此顧慮,臉上依舊淡然,隻輕輕一笑:“綜藝市場本就瞬息萬變,觀眾的口味更是越來越刁鑽,不持續創新,本質上就是在退步。我信你的能力,才敢提這個要求。”
她想了想,語氣多了幾分彈性:“當然,如果——我是說如果,新節目最終效果沒達到預期,”停頓片刻,她補充道,“那麼,你需要為tvb拍攝至少一部電視劇,用來對衝收視風險。”
江雪瓏聞言,眉梢輕輕一挑,語氣裡帶著幾分調侃:“tvb每年新人輩出,靚女如雲,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方總哪用得著我來拍劇救收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突然想到什麼,話鋒一轉,眼神裡多了幾分認真:“不過,與其讓我去拍劇,不如換個思路——由我來獨立製作一部劇集,完成之後交由tvb播放,收益咱們按比例分賬,您覺得如何?這樣一來,既能減輕電視台的製作壓力和成本風險,或許還能跳出固有模式,產出些不一樣的作品。”
她提出的,其實是未來影視行業裡更為流行的“製播分離”模式。然而,方藝華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當即搖了搖頭,語氣斬釘截鐵:“不行。”
或許是因為,如今已是股東身份的江雪瓏,已經實打實屬於tvb的自己人,方藝華便打算多說幾句。
她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多了幾分嚴肅:“製作權必須牢牢握在電視台手裡。隻有自己製作,才能從根上把控品質、校準風格,最重要的是,才能培養屬於我們tvb自己的明星。你要知道,造星,才是電視台的核心競爭力。若是把製作外包出去,我們怎麼保證演員對電視台的忠誠度?怎麼借著劇集給新人鋪路、帶新人出圈?又怎麼形成獨屬於tvb的品牌效應?”
江雪瓏心中瞬間明了。她終於懂了,為何tvb即便背著“血汗工廠”的名聲,給演員和工作人員的薪酬相對偏低,眼睜睜看著培養出的明星紛紛外流,卻依舊死死攥著自製劇的道路不放手——根源就在於,他們要將整個影視產業鏈的核心環節,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通過控製製作,來控製藝人的發展、控製內容的輸出,進而穩穩維持住其“電視王國”的霸主地位,讓造星機器始終保持高速運轉。
這種模式固然成本高昂,甚至偶爾會麵臨虧損,可它帶來的平台影響力、在行業裡的話語權,卻是外包分賬模式遠遠比不了的。這是一種深植於戰略層麵的壟斷思維,就像後來愛優騰這類網絡視頻平台,即便連年巨額虧損,也非要堅持自製獨播劇一樣,都是為了守住核心競爭力。
想通這層關節,江雪瓏輕輕笑了笑,不再繼續堅持:“看來方總是鐵了心,要把tvb打造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啊。”
她語氣輕鬆下來:“拍劇沒問題,反正我現在也是股東了,tvb好,我自然也能跟著沾光。不過……”說到這兒,她眼神裡閃過幾分狡黠,“既然要我為tvb出力拍劇,那人工能不能給我漲點?不然,很影響我工作的積極性啊~”
方藝華被她這份直白逗笑了,伸手指了指桌上的合約,語氣帶著幾分打趣:“你都成股東了,還惦記著這點人工?年底安安心心等著分紅就好,怎麼還計較起片酬來了?”
“哇,方總這是打算吃定我這個小股東啊!”江雪瓏故意拖長了語調,裝作誇張的哀歎模樣,“那我現在反悔說不入股了,還來得及嗎?”
方藝華笑得更深了:“你都說我吃定你了,現在後悔也晚了。”
兩人相視一笑,原本略帶緊繃的空氣瞬間鬆弛下來,彌漫開一種微妙的氛圍。既有上下級間的默契,又藏著合作夥伴般的熟稔。
……
離開tvb大樓,室外的年味早已濃得化不開。街邊商鋪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門口貼著各式春暉,彩燈纏繞著樹乾,將夜色映得格外喜慶;行人們腳步匆匆,手裡提著鼓鼓囊囊的年貨袋,臉上都漾著藏不住的笑意,那是對團圓的熱切期盼。
江雪瓏驅車回到自己家,剛推開門,一股濃鬱的飯菜香便撲麵而來,瞬間驅散了室外的微涼。廚房方向傳來鍋鏟輕響,徐珍珍係著素色圍裙,正站在灶台前,專注地翻炒著最後兩道菜,額角沁出的細汗透著煙火氣。
“回來了?和方總的事談得怎麼樣?”徐珍珍聞聲探頭,眼裡帶著關切。
“還能怎麼樣,算是徹底綁死在tvb這條船上咯。”江雪瓏半開玩笑地答了句,放下隨身物品,洗手後便走進廚房,熟稔地接過她手裡的餐盤搭把手。
沒多久,一桌年夜飯便穩穩擺上了桌。菜色不算極致豐盛,卻道道精致用心。油亮的豉油雞、鮮美的清蒸魚、噴香的臘味拚盤,每一道都透著家的味道。
兩人相對而坐,手中酒杯輕輕一碰,“春節快樂!”清脆的碰杯聲在客廳裡散開,可話音落下後,屋內卻陷入了短暫的安靜。電視裡正播放著熱鬨的賀歲晚會,歌舞聲、笑聲不斷,反倒襯得這方小天地多了幾分冷清。
江雪瓏看著對麵的徐珍珍,想起兩人一路相伴的日子,心中泛起一陣感慨:“就我們兩個人,這團年飯,確實是有點冷清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