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子:“你們當乾部的,尤其你這個當書記的。年年催公糧,可是哪年看過農民的日子什麼樣了?種糧食的農民,欠收的挨餓豐收的不讓賣。豆芽子可以賣,綠豆不讓賣。你說說這是什麼道理?米永剛那個組去年的苞米還壓在囤子裡,今年的還是賣不出去。這樣下去誰他媽還種地?”
國詠梅:“發發牢騷也就算了。國家的政策咱們管不了。可是我相信會越變越好。”
華子:“我和滿自由核計,開一家殺豬菜館兒。既能幫蘑菇崴子屯兒把苞米賣出去一些,還能鼓勵他們養豬。可是我倆跑遍了各個衙門口兒,就是不給營業執照。就是這個豆芽作坊,還是靠柳依依的三產指標弄來的。允許職工做生意,不許農民做買賣。這還有道理可講麼?”
白淩雲:“你還要在縣城開飯店?”
華子:“要是把蘑菇崴子屯兒的餘糧穩定的賣出好價錢,至少得進省城,夠規模。一年至少銷售五百到一千頭生豬!”
“我的媽呀,華子你要捅破天啊。”白淩雲驚歎道。
華子:“農民種地再不能指望牛馬,我得都換成農機。我的一輛老解放就闖開了一片天,一天頂十天!真要換了農機,什麼田淑雲、蔡香萍、康淑君等等都能解放出來,進城做生意!”
國詠梅:“農民都做生意,誰來種地呀?”
華子:“這就是你們城裡人,職工乾部的真實想法。憑什麼非得我們農民種地?憑什麼賺錢的生意都得城裡人做?誰規定的?誰這麼規定誰就得被徹底推翻!”
國詠梅:“華子你……”
華子:“你先彆攔我。中國革命成功的道路就是農村包圍城市。凡是改朝換代,哪一次不是源自農民起義?遠的不說,就說這德化縣,如果有三分之一的農民拒絕交公糧。那將是什麼結果?那麼好的一斤糧食竟然換不來一包火柴!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柳二妞:“龍哥,你說的太好了。後邊那些話是什麼意思啊?”
華子:“這是批林批孔的時候,我從《論語批判》裡看來的。意思就是說,當官的掌權的,不要擔心人少,應該擔心的是財富分配不均。也不要擔心錢賺的少而應該擔心民心不安。錢財分配平均大家都一樣人民也就和睦了,國家也就沒有危險了。”
國詠梅:“華子,你彆說了。我汗都下來了。太可怕呀。”
華子:“你一直坐在辦公室裡,天天想著怎麼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如果你是我,天天帶著一群褲子露屁股的鄉親摸爬滾打,你早該想到看到這些了。你上大學的時候,米永剛是隊長。他夠厲害吧?現在最無奈的農民就是他。那麼多糧食囤在那裡,卻拿不出孩子的學費錢!”
國詠梅:“那你說,我能幫點什麼?”
華子:“不讓私買糧食,總不能不讓賣大餅子碴子粥吧?能不能以生產隊的名義幫我們弄點貸款。我們建一個小型糧米加工廠,把苞米變成苞米麵兒大碴子。把穀糠配比成豬飼料,我想那麼做我們這些姐妹就有本事把存糧一斤一斤賣出去。”
國詠梅:“沒想到一個豆芽作坊,把你的思路全都打開了。我試試吧。”
田淑雲問道:“華子,咱們庫房裡還有幾萬斤綠豆,你乾嘛還收綠豆啊?”
華子:“去年為買那台拖拉機,我們把綠豆賤賣給蛋糕廠了。豆芽生產也停了。今年不一樣啦,一台車倆美女,再加這座小院,豆芽銷量翻了四五倍!這還沒到銷售旺季。豆芽最好賣最值錢的季節正是咱們春耕夏鋤的時候。到那時候沒有綠豆,我哪有時間四處淘換去?”
田淑雲:“還有啊。你這座院子是怎麼租來的?我沒看見你的支出單子啊。”
柳二妞:“還說呢。是華子哥把省城的祖產抵押出去才貸款買下來的。他要是年底還不上,那祖產就被拍賣了。我要把豆芽錢給他還貸款他說啥都不乾。”
國詠梅頗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那可不行。為老百姓謀福利,不能讓個人傾家蕩產。我回去就上報縣委,爭取集體貸款,先把房子贖回來!”
“那我們的糧米加工廠……”
國詠梅:“加工成成糧,這沒問題。咱們原來就有生產隊的電動磨坊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白淩雲:“康富當了一年隊長。機器都讓康榮賣了一多半。”
國詠梅:“嗬嗬,你就應該讓他吃屎!不過再辦加工廠以倒賣糧食為目的,我不敢負責。”
華子不禁開口:“你要能支持就不是你了。”
國詠梅:“你個小崽子,還嫌事兒少啊?”
國詠梅她們走後的第三天,華子的老解放正在裝車,一個戴著眼鏡花白頭發的五十多歲的男人拎著一塑料袋豆芽找上來了。
老頭自稱姓鄭,舉著塑料袋叫嚷,張麗茹賣的豆芽缺斤短兩。一斤豆芽,回去過秤,隻有九兩多一點。
華子一看那老頭就斷定他是個老教師,這種人最難纏。尤其自己賣的是豆芽,最容易掉秤。現在已經在他家放了一天一宿了,就算是足秤現在也符不上秤。他把張麗茹叫過來悄悄嘀咕幾句然後點點頭。
他隨手到架子上拿過一袋豆芽:“爺們兒,這是剛裝完的。你再回去過秤,要還是不足秤。我們賠你雙倍!”
老頭回去不到半個小時就回來了,華子看了一眼豆芽袋的封口。還是張麗茹係的梅花結,這種結除了少數農村姑娘一般人不會。說明老頭沒打開過。
華子進屋把從工商局訂購驗證過的托盤台秤搬出來,放到架子上,調整平穩。把老頭的豆芽連袋子放上去,一斤二兩。
華子對那老頭和來買豆芽的人們說道:“各位,豆芽這玩意兒是水菜,最容易掉秤。所以我們每天早晨裝袋兒都是一斤多二兩,二斤多三兩。”
那姓鄭的老頭:“不對!你們的秤不準,蒙人的。”
華子:“那好。咱們到外邊借或者到商店買一杆秤,當場試驗!依依,放下你的車,領幾個主顧借秤,或者買秤!”
人們一陣議論,多數人都能看見托盤台秤的認證標誌。
老鄭頭:“商店賣那鉤秤盤秤都不見得準。”
華子:“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您說句話,哪裡的秤準咱就帶著豆芽到哪裡去測試!秤,都得經過工商局計量科檢驗測試,商家才能使用。咱們去工商局。”
老鄭頭:“我還得上班,沒時間去那裡。缺多少我認了。”
華子頓時冷下臉來:“你認我不認!我們這是開店的,得長期在這賣豆芽。從打開張到現在,蘑菇崴子屯兒豆芽聲譽越來越好,你這是砸我們招牌!”
老鄭頭:“我就相信我家的秤!”
華子:“你還相信你老婆呢。你敢保證你家孩子是你揍的?”
老鄭頭:“你敢罵人?”
華子:“耽誤我生意,毀我聲譽,砸我招牌。老子還揍你呢!”說著啪一個嘴巴扇了過去。老頭眼鏡都被打飛了……
喜歡山精女人請大家收藏:()山精女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