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僅僅如此。
因為有快速生長特性的存在。
原本三四個月才能成熟,現在隻需要一個多月即可。
也就是說,
原本種植一季的地方,現在可以種植兩季甚至三季。
原本種植兩季或三季的地方,現在可以種植四季、五季甚至六季。
產量變相的翻了兩三倍。
最關鍵的是,
眼前的這一片水稻擁有遺傳特性,
能夠把另外三個特性遺傳下去。
解決了種子不足的問題。
一陣東風吹來。
現在正是春天。
水稻種植完的地方還沒有開始播種。
他這邊已經收獲了。
今年還有足夠的時間在種植水稻。
又過了兩天。
水稻徹底成熟了。
李旭站在田埂上,目光如炬地盯著眼前的收割作業。
十多名工人戴著白手套,手持特製的收割工具,小心翼翼地割下一株株稻穗。
他們的動作輕柔得像在對待珍寶,每一株稻穗都被單獨捆紮,裝入防潮防震的專用運輸箱。
"李總,第三區收割完畢,已清點稻種數量。"技術員小周捧著平板電腦跑來彙報,"目前累計收割稻種約5000斤,預計全部收割完成後可達斤。"
鹽堿地一共十二畝。
畝產1200斤左右。
全部收獲後,大約斤。
李旭點點頭,目光掃過正在作業的工人:"再強調一遍,必須確保每一粒稻種都回收。掉在地上的要用吸塵器收集,田邊水溝裡的要派人打撈。"
每一粒種子,都能在鹽堿地上生長出一顆水稻。
李旭非常珍視。
"明白!"小周立即通過對講機傳達指令。
很快,幾個工人推著改良過的農用吸塵器開始在地裡來回清掃,連田埂縫隙都不放過。
七大爺蹲在田頭抽著旱煙,看著這陣仗直咂舌:"我種了一輩子地,沒見過收個稻子還要用吸塵器的!"
李旭笑著走過去:"七爺爺,這些可都是金種子。一粒就能種出一株稻,一株稻能結出上百粒新種。您算算,漏掉一粒得損失多少?"
老頭兒掰著粗糙的手指頭算了算,突然瞪大眼睛:"哎呦喂!那還真得跟淘金似的!"
說著就要起身幫忙找掉落的稻種。
當天傍晚,所有稻種都被運進了恒溫恒濕的種子庫。
李旭站在倉庫裡,看著一排排密封箱,腦海中已浮現出更宏大的藍圖。
"張薇,長灘縣鹽堿地的資料整理好了嗎?"
"都在這兒了。"張薇遞過平板電腦,"長灘縣北部鹽堿區總麵積10.2萬畝,其中重度鹽堿化7.8萬畝,其餘為中度。縣政府去年還發布過鹽堿地改良招商文件,但無人問津。"
長灘縣,是豐城市的下轄縣。
縣內有10萬畝重度鹽堿地。
長期閒置。
李旭打算玩一個大的。
租賃下來後,
全部種植豐收農場水稻。
等到它們豐收後,
就有足夠的種子,進行全國推廣。
李旭放大衛星地圖,一片灰白色的荒原映入眼簾。
那裡沒有莊稼,沒有樹木,隻有零星的耐鹽雜草和夏季泛起的鹽霜。
"安排車,明天一早去實地考察。"李旭的手指輕點屏幕,"重點看這片區域,地勢平坦,臨近水庫,適合大規模機械化種植。"
……
同一時刻,豐城市政府會議室裡煙霧繚繞。
林市長把一遝文件重重拍在桌上,驚得幾個局長手裡的茶杯差點打翻。
"上級國土的督辦函都下來了!"林市長指著牆上的衛星影像圖,"過去三年我們城市建設占用基本農田1856畝,按照"占補平衡"政策,必須補回同等麵積耕地!現在整改期限隻剩半年!"
會議室鴉雀無聲。
經發局副局長趙成海偷偷抹了把汗——那些被占的農田上,現在立著市裡重點引進的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