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濤說道:"林市長,我有一個朋友,現在養豬,前段時間他的養豬場不小心排放了一些汙水到了河裡,經過淨化,現在的河水非常清澈。"
林市長與專家們交換了一個眼神,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希望。
一周後,豐澤湖畔拉起了施工圍擋。
豐收農場的工人們駕駛著小船,在湖麵布置特製的浮框,然後將一株株水葫蘆小心地放入框中。
岸邊聚集了不少好奇的市民,有人拍照,有人議論紛紛。
"聽說這水葫蘆能淨化湖水?真的假的?"
"我女兒家的浴缸就用這個,水確實乾淨多了。"
"這麼多水葫蘆,以後不會把湖麵都蓋住吧?"
林市長站在臨時搭建的觀景台上,手持望遠鏡觀察湖麵情況。
周局長在一旁拿著對講機,隨時與湖上的工作人員溝通。
"第一批投放完成,"周局長彙報道,"按計劃覆蓋了湖麵5的麵積,主要集中在水質最差的西北區域。"
林市長點點頭:"密切監測水質變化,每天向我彙報。"
最初幾天,變化並不明顯。
湖麵依舊泛著綠色,隻是水葫蘆周圍的區域顏色稍淺。
但到了第七天,早起晨跑的市民發現,湖水的顏色開始變淺了。
"快看!水變清了!"一個戴著遮陽帽的大媽指著湖邊驚呼。
確實,靠近岸邊的水域已經能隱約看到水下三十厘米處的石頭。
水葫蘆的根係上掛滿了絮狀物——那是在吸附水中的雜質。
兩周後,變化更加顯著。
豐澤湖中心區域的水質檢測數據顯示,氨氮含量下降了60,總磷下降了45。
湖邊的垂釣愛好者們驚喜地發現,魚兒的活躍度明顯提高,有人甚至釣到了多年未見的大鯉魚。
"這水葫蘆神了!"一位白發老釣友對電視台記者說,"我在這湖釣魚二十年,從沒見過這麼清的水!"
林市長每天都會收到詳細的監測報告。
第三周結束時,報告顯示湖水的主要指標已達到國家景觀用水標準。
最令人驚喜的是,水葫蘆如李旭所言,在覆蓋湖麵約15後停止了擴張,形成了穩定的生態浮島。
一個月後的清晨,豐澤湖迎來了"新生"儀式。
林市長親自劃著小船,與工作人員一起收回了最後一批水葫蘆。
陽光透過清澈的湖水,在湖底投下斑駁的光影。一群小魚從船邊遊過,清晰可見。
岸邊擠滿了市民,有人歡呼,有人拍照。
幾個小朋友趴在棧橋上,試圖用手去夠水中的魚兒。
喜歡我隨手澆水的植物變異了?請大家收藏:()我隨手澆水的植物變異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