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海棠也吃得很快,她夾的肉塊最大,吃得也最急,仿佛要把那份嫉妒也一起吞下去。她一邊吃,一邊狀似無意地問。
“雨水,你哥對你可真好!這肉...現在可不好弄吧?還有這雞蛋...徐老師幫忙帶的?他路子也挺廣的嘛?”
於海棠的語氣帶著羨慕,但眼神深處卻藏著一絲探究。
何雨水咽下嘴裡的食物,滿足地舔了舔嘴唇,隨口答道。
“我也不知道我哥哪弄的,可能是廠裡分的吧?徐老師就幫忙帶了一下。”
宿舍裡麵的人也就是嘗了一口,畢竟現在誰家也不富裕!
紅星高中那間臨時辟出的實驗室裡,燈還亮著。
徐蒙沒回四合院,直接紮進了這裡。空氣中還殘留著新打掃過的塵土味。他從倉庫角落翻出一大卷粗糙但厚實的白紙,鋪在剛清理出來的大實驗台上。
徐蒙開始思考,前世在鄉下新農村,聽說的省柴灶!
“城裡用電方便,熱得快、電水壺是優選。但大柳樹村村民柴火的消耗是筆不小的負擔。省柴!提高熱效率!這是最實際、最緊迫的需求,其他的還是先等等吧!”
徐蒙拿起炭筆略微沉吟,前世見過的、經過時間檢驗的高效省柴灶結構清晰地浮現在腦海。
徐蒙手腕沉穩,線條果斷地在牛皮紙上鋪開。
徐蒙邊畫邊在關鍵節點旁用簡潔的文字標注原理:“進風足,燃燒完全”。
......
一張結構清晰、原理明確的省柴灶草圖很快占據了牛皮紙的大半。
效果?徐蒙在心裡快速過了一遍。
“理論上,這種結構能將柴草燃燒的熱效率從傳統灶的1015提升到2530以上。意味著燒開同樣一鍋水,能省下近一半的柴火!”
畫完最後一筆,徐蒙放下炭筆,手指沾了點灰。
徐蒙看了看窗外漸暗的天色,又看了看這張還帶著炭灰味的草圖,一個念頭冒了出來。
“紙上談兵不如現場點火!正好晚自習時間,食堂後麵有塊空地,堆著些廢棄磚頭和泥土。”
“張偉!王二柱!”
徐蒙走出實驗室,對著正在走廊裡檢查紀律的高一一)班班長張偉和副班長王二柱喊道。
“再叫上三四個有力氣的男生,帶上鐵鍬、水桶,跟我去食堂後麵空地!有活兒乾!”
張偉和王二柱對視一眼,有點懵,但看到徐蒙不容置疑的眼神,立刻應聲:“是,徐主任!”
兩人飛快跑去叫人。
食堂後麵,借著食堂窗戶透出的燈光和徐蒙帶來的大手電,一塊不大的空地成了臨時工地。
被叫來的五六個男生,包括張偉和王二柱,都好奇地看著徐蒙鋪在地上的那張大的白紙。
“徐主任,這是...啥?”
張偉撓撓頭,看著紙上那複雜的結構圖。
“灶。省柴的灶。”徐蒙言簡意賅,用手電光指著圖紙的關鍵部位。
“今晚咱們就按這個圖,在這搭一個簡易版的出來,試試效果!”
“搭灶?”王二柱瞪大了眼睛,“在這?”
“對,就在這。”徐蒙點頭,開始分配任務。
“張偉,帶兩個人,去食堂後麵廢料堆找些完整的舊磚頭,越多越好!王二柱,帶剩下的人,去那邊挖土,要粘性好的黃泥!再去食堂借個大水桶,提幾桶水過來和泥!動作快!”
雖然滿心疑惑,但學生們對徐蒙有種近乎盲目的信任。
徐蒙一聲令下,張偉他們立刻行動起來,搬磚的搬磚,挖土的挖土,提水的提水,小小的空地上頓時一片忙碌。
徐蒙也沒閒著拿著卷尺和一根木棍,在地上仔細地畫出灶台的基礎輪廓和關鍵尺寸:進風口位置、爐箅高度、灶膛直徑、鍋圈大小、回煙道的寬度。
徐蒙畫得很仔細,確保搭建時結構不走樣。
很快,材料備齊。磚頭堆成了小山,黃泥也和好了一大堆,黏糊糊的。
“看好了!”
徐蒙挽起袖子,親自示範。
“地基要平實!磚頭這麼擺,留出進風口!爐箅的位置是關鍵,要平,要穩!”
徐蒙一邊說,一邊動作利落地開始砌第一層磚。
男生們圍在旁邊,瞪大眼睛看著,有樣學樣地跟著動手。
“徐主任,這...這底下留個大窟窿乾啥?不怕漏灰嗎?”一個男生忍不住問。
“就是要進風!沒氧氣,柴火燒不旺,全是煙,還浪費柴!”徐蒙解釋著,手上不停。
“那這個攔火圈...這麼個小坎坎有用?”張偉指著圖紙上灶膛裡凸起的部分。
“用處大了!待會兒點火你就知道了。它能把火‘兜’住,讓火苗使勁兒舔鍋底,而不是亂跑浪費掉!”
喜歡四合院:他是老師?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他是老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