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蒙靜靜地聽著,目光掃過村口土牆上那幾行用白石灰刷寫的、醒目的大標語。
“愛國防疫,喝開水不喝生水!”。
再看看眼前這幾個因為沒洗頭而情緒低落、又對農村燒水困難充滿不解和抱怨的城裡姑娘,徐蒙心中了然。
沒有批評她們“嬌氣”,徐蒙反而臉上露出一絲理解的笑意,那笑意很淡,卻衝淡了女生們的窘迫。
“嗯,這確實是個問題。”
徐蒙點點頭,語氣平和,像是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
“農村現在就是這樣,很多地方還沒通電,或者電不穩定。燒水做飯,靠的就是土灶和柴火。柴火從哪裡來?玉米杆、麥秸、柴火上山砍的樹枝...這些都是要花力氣去收集、搬運、晾曬的。一抱柴燒開一大鍋水,不容易。”
徐蒙指了指遠處田野裡堆放的秸稈垛,又指了指村後連綿的山林。
“你們這幾天也參與了勞動,應該體會到每一根柴火,每一粒糧食,都浸透著汗水。”
女生們順著他的手指望去,回想起這幾天割麥子時腰酸背痛、撿柴火時被樹枝刮破手的經曆,沉默地點點頭。
抱怨的情緒似乎消減了一些,但燒水難的問題依然橫亙在眼前。
“所以,”徐蒙話鋒一轉,目光變得明亮起來,帶著一種引導性的期許,看向何雨水她們幾個。
“這不正好嗎?回去之後,你們幾個,尤其是今天沒洗上頭的,好好琢磨琢磨。這就是一個擺在眼前的、非常實際的問題!怎麼讓大家,特彆是像李嬸這樣的農村家庭,能更方便、更省柴、更快速地燒點熱水?不管是用來喝,還是用來洗漱。”
徐蒙頓了頓,強調道。
“不用想著搞什麼驚天動地的大發明。就從最實際的需求出發,想想有沒有改進灶膛的辦法?有沒有更輕便、適合家庭用的燒水工具?哪怕隻是一個讓柴火燒得更充分、熱量流失更少的小點子,都是好的!”
徐蒙的話像一顆投入平靜水麵的石子,在幾個女生心中漾開了漣漪。
何雨水的眼睛尤其亮了起來。燒水難?這不正是徐老師一直強調的“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嗎?而且,這問題她剛剛親身經曆了!熱水...燒水...這兩個看似不同的問題,似乎都指向了“能源”和“效率”?
“徐老師,”何雨水忍不住開口,帶著一絲急切和躍躍欲試。
“那您...您肯定有辦法吧?您那麼厲害,連水泵都能修好!”
其他幾個女生也期待地看著徐蒙。在她們看來,無所不能的徐老師,解決燒水問題還不是小菜一碟?
徐蒙看著她們充滿信賴的眼神,特彆是何雨水那雙亮晶晶的、充滿求知欲的眼睛,心裡確實閃過幾個清晰的念頭。
“電水壺,熱得快,更簡單,以他的能力和關係,搞到材料甚至成品,並非難事。”
但是...
“辦法嘛,”徐蒙故意拖長了語調,臉上露出一絲高深莫測又帶著鼓勵的笑意。
“我腦子裡倒是有那麼一兩個雛形。但是——”
徐蒙話鋒一轉,語氣變得認真,“我不能告訴你們。這是給你們布置的‘作業’!是你們自己親身體驗到的問題。動動腦筋,回去查查資料,互相討論討論。”
“下周返校,實驗室就位,你們就把自己的想法,不管成熟不成熟,大膽地提出來!我們一起研究,看看到底哪個想法更可行,或者,能碰撞出更好的點子!”
徐蒙看著幾個女生,尤其是何雨水從期待轉為思索的臉,最後補充道。
“記住,辦法總比困難多。關鍵在於,有沒有那顆想去解決它的心,和動手嘗試的勇氣。好了,車來了,準備上車吧!”
話音未落,村口傳來卡車引擎的轟鳴聲。綠色的解放卡車卷著塵土,穩穩地停在了空地上。
“徐老師!同學們!上車嘍!”司機探出頭喊道。
學生們開始有序地往車鬥裡爬。
何雨水沒有立刻動,她站在原地,看著徐蒙走向村支書老趙和王鐵柱做最後的道彆,又看了看遠處李嬸家那冒著淡淡炊煙的屋頂,最後目光落在村口牆上那“喝開水不喝生水”的標語上。
“燒水...方便...省柴...徐老師說的電?熱能?灶膛改進?”
一個個念頭在何雨水腦海裡飛快地旋轉、碰撞。她下意識地抓緊了書包帶,仿佛裡麵裝著的筆記本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記錄下新的靈感。
“雨水!發什麼呆呢?快上車呀!”
於海棠已經爬上了車,探出頭招呼她。於海棠的頭發洗得烏黑柔亮,在晨光中泛著健康的光澤,臉上也收拾得乾乾淨淨,在幾個沒洗頭的女生襯托下,顯得格外清爽漂亮。
於海棠看著何雨水有些淩亂的頭發和若有所思的樣子,嘴角幾不可察地向上彎了一下,隨即又換上親熱的笑容。
“快上來,我給你占了位置!”
何雨水回過神,應了一聲:“來了!”
小跑著來到車尾,何雨水抓住冰冷的車幫,用力爬了上去。
車廂裡,男生們大多精神抖擻,女生們則涇渭分明——洗了頭的互相整理著辮子,小聲說笑。
沒洗頭的則安靜地坐在角落,或者靠著車廂擋板,顯得有些沉默。
卡車啟動,緩緩駛離村口。
老趙、王鐵柱和李嬸等鄉親們站在柳樹下,用力地揮手告彆。
“同學們再見!歡迎下次再來!”
“徐老師!謝謝您啊!一路順風!”
喜歡四合院:他是老師?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他是老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