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翠芝在家也沒事,索性過來幫何天帶孩子。
季瑾的母親還沒有退休,也沒時間過來,每月隻能給錢,倒是說過讓何天請保姆,但是請陌生人何天也不放心,讓苗翠芝打聽一下家裡哪個親戚有空,苗翠芝就親自上陣了。
儘管有人照顧,何天還是減少了工作,潛心寫作。
她想出一本,帶著故事色彩,引導閱讀趣味的書,彙總西北民風民俗,帶著點教育意義,可以作為彆人想起黃土高坡,就能想起的書。
老婆孩子都在陝地,季瑾積極奔走,誓要把陝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提高起來,要為城市建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又三年任期結束,無為縣早已擺脫了往日窮困破爛的模樣,煥然一新,雙向八車道的主乾道,吸引外資和外地商人前來。
本地的特產源源不斷運輸出去,又有特產二次加工和深加工的工廠入駐,經濟騰飛的同時,環境優美。
隨著何天的書在全國熱賣,這裡也成了遊客聚集地。
當初何天曾經跟七個熱血青年,站在山坳裡,對著滿天繁星感歎這裡的美和窮。
現在,無數遊客躺在客製化帳篷裡,看著許多年不見的星空,感歎這裡的美好和富足,世外桃源也不過如此了。
不少人的夢想就是退休後,帶著一輩子的積蓄,到這裡來生活。
何天的兒子季禾,爸爸給取的名字,爺爺拍板選中了這個,隻有這個能拿得出手,其他的什麼季愛河,季向何,老爺子覺得實在不像話。
季禾四歲的時候,季瑾調動到長安來,無為縣好多老百姓自發走上街頭,懇求小季書記留下來。
之後多年,季瑾留下的城市建設仍舊是一張名片。
無為縣成了西北第一大縣。
不少人來了無為都驚訝於這座城市與周邊黃土高坡的格格不入。
同時,陝地的蘋果走進千家萬戶,蘋果園也成了農戶的重要投資和資產組成部分。
再有就是養殖業,果農普遍伴隨著吃不完的歪瓜裂棗,那就少不得養殖。
這兩大產業發達起來,加上道路運輸問題解決,要致富隻是勤勞就可以做到了。
在長安三年,何天榮升文化館副館長,但是很快,季禾就麵臨轉學問題。
他們要轉到鄂州去了。
季瑾的能力讓上頭看到,但是太年輕,加上這十年下來,他依舊桀驁不馴,一身傲骨,還不沉穩,需要繼續曆練不說,也可以用他這一手雷霆手段,治理頑固不化的窮鄉僻壤。
老爺子有點不放心大孫子被帶到偏遠地區上學,何天跟季瑾商量之後,就把孩子送到老爺子身邊,老人家教導出來的孩子,錯不了。
沒有孩子牽絆,何天又開始了新的曆史追溯路,為自己的理想和熱愛奮鬥著。
季瑾依舊雷厲風行,鄂州人聽說季瑾的豐功偉績,紛紛如臨大敵,果然,季瑾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繳獵槍。
這鬼地方,當地山裡農戶村民手裡,總能找到幾把突突,沒事還要去山裡獵點野味,怎麼保護都沒用。
季瑾直接帶人用金屬探測儀探測,同時製定舉報有功,獎懲做事都很嚴明,還給足了時間讓人自己上交。
“我清繳的是突突嗎?不,我處理的是那些不服管教的反骨,要辦事兒先管人,人聽話,執行力到位,才能辦出你想要的事兒,彆跟我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來對策,最後錢花了事兒沒辦好,罵名都是我的,再給我送進去,那不行!”
喜歡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請大家收藏:()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