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跟針頭線腦打交道的軍服廠。
但是何培源師傅一問何天,學過什麼種類的焊接,待聽到何天的回答後,直接傻眼了。
何天摸頭訕笑。
“師傅,我說我今天是第一次接觸焊接您信嗎?但是我是真的喜歡,而且我看一眼就能學個大差不差,不信您考考我!”
“啥?你說你啥?”
何天聲音很小,隻有何培源師傅能聽見,但是何工這一嗓子可把整個車間大半工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
何天縮縮脖子,指著正在車零件的操作工道:
“師傅,他這一下子,誤差在兩毫米。”
何培源跟葉雲瀾麵麵相覷,紛紛把目光轉向一邊正在車零件的工人。
車床上機油到處都是,擦也擦不乾淨,車刀還在火花四濺的運作中,何天怎麼就能看出來的?
等車工完成操作後,兩位師傅趕緊把零件拿過來測量,果然是兩毫米的間隙。
何天見狀,心裡穩了一半。
“師傅,我說什麼來著?”
何培源仍舊皺眉,但是看向何天的目光帶著探究。
如果何天說的都是真的,第一次接觸,那她絕對是不二的天才。
“那你來試試?”
何天疑惑。
“我能嗎?不合格怎麼辦?”
何培源也想起之前那兩個焊點,大手一揮。
“允許你有三次機會。”
何天壓根不需要三次機會,她隻要試試機器的穩定性,還有切割落腳點就知道了。
她的手很穩,而且經過她操作車刀,何天已經在腦子裡尋思出一個節省力氣而且更加優化的改造車床方案。
隻要給車刀增加一個誤差很小很小的軌道,就能節約力氣,還能增加穩定性,減少因為工人疲勞,操作手抖,增加的次品率還有誤差。
在一個零件上試過一次後,何天第二次嘗試的時候,臉上表情,周身氣場就都變了。
在場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出,等著看何天的結果。
一個零件車好,不僅焊接師傅看,車床師傅也忍不住湊過來。
眾人量間隙,粗略一看,甚至已經找不到間隙。
何師傅轉身。
“快,老曹,拿激光卡尺來。”
老曹師傅也是個妙人,已經拿過來了。
結果就是間隙甚至沒有一根頭發絲粗,經過測量,隻有0.2毫米。
“好好好,老何你這從哪兒挖來的人?給我吧!”
自己培養哪有順手快,直接伸手就要。
何培源跟葉雲瀾對視一眼,紛紛上前,站在何天前麵。
“彆想了,這是我們焊接組的學徒工,是我的關門弟子。”
何培源已經多年不帶內門徒弟,隻在廠裡帶學徒工,現在能讓他說出這樣的話,也是愛才之心,加上被老曹逼急眼了。
萬一小何跟老曹走了,好苗子可就錯過了。
還是他發現的好苗子,這得讓他拍一輩子的大腿。
何天也沒想到,峰回路轉,剛剛還想著萬一要是被開除了,還是得去軍服廠,現在好了,成了關門弟子。
她也是個妙人,直接站出來,坐實了這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