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冗長沉重,總結一句話:
要造兵工廠!
因為之前跟蘇國千絲萬縷的聯係,在管理架構中不知道對方滲透了多少,這個工廠的推進困難重重。
所以要從頭開始。
就像龍江機械廠當年一樣,從一片荒野開始,開局一個鏟子的那種。
何天頭皮發麻。
北大荒的開發建設,才九牛一毛,現在又有這麼重的任務壓下來。
關鍵是沒有錢,說啥都是白搭,對於整個國家機關來說,錢就是國民生產總值,也就是國家的生產力和創造力。
說到底還是要全民勞動,全民勒緊褲腰帶。
因為之前的不歡而散,很多正在推進的項目,或者建到一半的項目突然停擺,雙方正在談判,而且形勢不容樂觀,要是不行了,到時候接手一堆爛攤子的,還是在座各位。
參與會議的也都是工科各領域的佼佼者,不知道段工把她一個小孩兒拉過來目的何在,總之想到從頭開始辦廠,何天就眼前一黑。
然而摸摸兜裡還熱乎的軍功章,雖然申請書被退回來了,但是組織上委實沒有虧待她,這,還是勤勤懇懇乾活吧!
組織上需要他們往哪裡去,他們就往哪裡去。
這回十五歲的何天已經一米六七,雖然這年代胖子不算多,何天也不過九十六斤,看著精瘦,但是何天常年鍛煉,渾身都是力氣。
國家開始倡導建設三線,從自主建設軍工廠,到開墾北大荒,建設大西北,讓更多因為原先援建項目停工,突然失去工作的青年人們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在哪裡都是建設祖國。
還有一批大學即將畢業的畢業生等等,都在全國各地奔走,這就是最早的知識青年下鄉到基層。
大概是因為龍江機械廠的成功,趙光農場,新華農場,還有軍墾隊打樣,北大荒也引起領導們高度重視。
1954年,打過孟良崮戰役的97師徹底改名為農建二師,整建製的移民北大荒。
全體官兵都不再受級彆限製,全部可以將家屬帶過來,落戶龍江。
也是這一年,國家感受到危機,又嘗到了開墾龍江的甜頭,麵對關外偌大尚未開發到的肥沃土地,全國各地十四萬複原官兵,二十萬支邊青年,五十四萬城市知青,十萬大中專畢業生和地方乾部,組成百萬墾荒大軍。
楊振將軍親自動手,點燃了雜草叢生的北大荒,第一把燎原之火。
這些都是何二奎寫信跟何天說的。
知道何天跟著段工一起,在秘密進行工廠初創,知道她過的辛苦,何二奎兩口子心裡感到愧疚,又為之自豪,不斷寫信鼓勵她。
何天沒覺得爹媽虧欠她什麼,童年吃的苦,誰也不想的,都是時代的烙印。
現在吃的苦,都是自願的。
在西北荒無人煙的地方開廠,何天跟著工程兵們,還有段工這個師父,以及轉業的團級乾部領導一起,住在簡易的土坯馬架子裡,喝溝塹水,吃炒黃豆,人拉肩扛的開荒挖地燒磚蓋房子。
戰天鬥地的,在西北惡劣的環境裡,愣是從無到有,秘密建起一個城池一樣的兵工廠。
有了廠房,總算不用睡在野外,每天一摸臉,就是一層黃沙。
段工拿來一張圖紙給何天。
喜歡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請大家收藏:()年代快穿凡人求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