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背的雷雲紋,會隨月相變化。
正藍旗的福晉,貼身藏著骨珠串,
108顆珠子,都是用高僧舍利磨的。
最闊氣的,世襲罔替的王爺,
馬車裡供著尊“鎏金黑煞神”,
說是從雍和宮密殿,請出來的,鎮宅之寶。
他們白日裡吃齋念佛,
夜裡,卻偷偷在宅院四角,埋“壓勝錢”。
指望著,借青龍鎮的風水龍氣,給自家衰敗的運勢,借陰補陽。
常言說得好,“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之後,
戴河古鎮的古玩市場,就像被潑了油的乾柴,“呼啦”一下,燒得紅火起來。
攤位上,擺的都不是尋常玩意兒。
有“陰皮”的青銅爵,
帶“血沁”的玉佩,
刻著“鬼工符”的銅鏡,
甚至,還有從墳裡刨出來的“冥器”。
懂行的老江湖都知道,
這些寶貝,十有八九,都是從神秘的青龍鎮,流出來的。
不過,滿清遺貴的後代,如今早已敗落。
有的甚至淪落到,給人扛活、種地,成了徹頭徹尾的“泥腿子”。
祖上留下的寶貝,在他們眼裡,不過是些“破銅爛鐵”,
隨手丟在牆角,
甚至拿來墊桌腳、喂雞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誰能想到,
這些“破爛”裡,隨便一件,擱在潘家園,都能讓那些“吃土”的藏家,搶破頭?
七八十年代,古玩行當剛興起,
一群“鏟地皮”的販子,聞著味兒就來了。
這幫販子,個個都是油嘴子,
專挑鄉下老趕下手,
進行坑蒙拐騙。
先裝成,走街串巷的貨郎,
或者假扮成收破爛的,
跟村民套近乎,
遞根煙、嘮嘮家常,
等混熟了,再踩盤子。
看見誰家堂屋裡,擺著個青花瓷瓶,
或者炕頭,擱著塊老銅鏡,
立馬就下套。
“哎喲,老哥,這瓶子不錯啊,可惜這兒有道裂紋,釉色也走樣了,擱現在不值錢嘍!”
販子一邊搖頭歎氣,一邊掏出,幾張皺巴巴的票子。
“這樣吧,我看您也是個實在人,五十塊,我拿回去當個擺設,咋樣?”
老實巴交的村民,哪懂這些門道?
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還真以為,自家祖傳的寶貝,是“破爛”,
稀裡糊塗就賣了。
更狠的販子,還會玩“調虎離山”。
先找同夥,在村裡鬨點動靜,
比如喊“著火了”,
或者“誰家孩子掉井裡了”,
趁亂低價撿漏,
甚至直接順走。
馬豆豆,就認識個叫老王的,“鏟地皮”高手,
江湖人稱“鬼眼王”。
這廝最擅長“踩陰宅”,專門收陪葬品。
有一回,聽說某村有戶人家,祖上出過官,
家裡,藏了個老木箱,
據說,還是從墓裡帶出來的“棺箱子”。
老王,立馬扮成,收山貨的商人,
拎著兩瓶劣質白酒,
上門假意討水喝。
那戶人家心善,讓他進屋歇腳。
一進門,眼珠子轉得,跟夜貓子似的,
“唰”地盯上,牆角那個木箱,
箱麵雖斑駁,但木紋細密如流水,四角包銅,雕著“螭龍紋”,
隱隱還泛著一層“屍光”。
心裡咯噔一下:
“好家夥,這特麼是‘陰沉木’做的,裡頭肯定有‘硬貨’!”
喜歡淘汰749局,午夜當冥界奸商請大家收藏:()淘汰749局,午夜當冥界奸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