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子撓頭不已:“哎呀媽呀,這中醫古籍裡的學問可真夠深的!今天,我就鬥膽向咱們醫聖張仲景仙師請教個問題,大夥兒給捧個場啊!”
這時傳來一陣悠長的笑聲,張仲景仙師的形象緩緩顯現,仙風道骨,手持藥簍,笑容可掬。
張仲景仙師捋著胡須,笑眯眯地說:“哦?小徒有何疑惑,但說無妨。”
小弟子恭敬行禮道:“仙師在上,弟子想弄明白,這太陽病裡說的‘脈浮緊’,究竟是個啥情況?”
張仲景仙師故作神秘地說道:“哈哈,這可是個有意思的話題。來來來,咱們坐下慢慢聊,保證讓你聽得津津有味,還能笑出腹肌來!”
兩人擺好姿勢,仿佛要開始一場相聲大會。
張仲景仙師講解道:“首先啊,咱們得知道,太陽病,那可是中醫六經辨證裡的頭一遭,就像是人體防禦係統的第一道大門。一旦這門被‘外邪’比如風寒)給踹開了,咱們就得提高警惕了!”
小弟子恍然大悟道:“哦~原來太陽病就是身體的大門被風吹開了啊!”
張仲景仙師點頭微笑道:“對頭!這時候,身體就會出現一係列反應,比如脈浮緊。脈浮呢,就好比河裡的水漲了,水麵上的浮萍都跟著漂了起來,說明咱們身體的氣血正往體表趕,想要把外邪趕出去。而脈緊,就像是緊繃的琴弦,一觸即發,代表著身體裡的正氣正在跟外邪較勁呢!”
小弟子比劃著說道:“那豈不就是身體裡的正義聯盟大戰外星人的既視感?”
張仲景仙師大笑:“哈哈,這個比喻倒是貼切!不過咱們這正氣聯盟啊,有時候戰鬥得太激烈,體表毛孔就緊閉著,汗水出不來了,這時候人就會發燒,感覺全身熱騰騰的,像是被烤熟了的小龍蝦。”
小弟子表情誇張地問道:“那可真是熱得慌啊!那怎麼辦呢,仙師?”
張仲景仙師故作高深地說道:“彆急,咱們身體有時候會有自我調節的神奇機製。比如,有的人燒到一定程度,突然鼻子一熱,‘噗嗤’一聲,鼻血就自己流出來了,這就叫‘自衄者愈’。”
小弟子驚訝不已:“啊?流鼻血還能治病?”
張仲景仙師笑而不語,比劃著又解釋:“想象一下,身體裡的熱氣太多了,就像高壓鍋裡的蒸汽,總得找個出口釋放一下。鼻血一流,相當於給這股熱氣開了個‘減壓閥’,壓力一減,體溫自然就降下來了,病也就跟著好了大半。”
小弟子拍手笑道:“原來如此,中醫真是奇妙無窮啊!看來,流鼻血有時候也是身體在自救呢!”
張仲景仙師點頭說道:“沒錯,中醫講究的是陰陽平衡,和諧共生。身體出現症狀,往往是在告訴我們哪裡出了問題,而不是一味地打壓症狀。了解這些原理,咱們就能更好地照顧自己,預防疾病啦!”
小弟子,一臉懵懂地跑來問:“師父啊,我這心裡頭有個大大的問號,就是那個二陽並病,它到底是咋回事兒啊?您能給我講講不?”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長長的白胡子,說道:“哎呀,你這小家夥,今天算是問對人了!來來來,聽我慢慢給你道來。”
“咱們先說說這二陽並病啊,其實它就像是兩個調皮搗蛋的小夥伴——太陽和陽明,一不小心就攪和到一塊兒去了。你想啊,太陽呢,就像是咱們身體的守門員,要是有個風吹草動,它就得趕緊出來應對,把敵人——那些病邪啊,給趕出去。可是呢,有時候這守門員一不留神,或者力氣使大了,沒能把敵人完全趕跑,那就糟糕了,敵人就會趁機溜到裡麵,找到陽明這個小夥伴玩去了。”
“這陽明啊,也是個熱心腸,但它有時候分不清敵我,一看太陽那邊來了人,就以為是自己家的,趕緊開門迎接。結果呢,那些病邪就堂而皇之地進了咱們的身體內部,開始搞破壞了。這就是所謂的‘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啦!”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說道:“哇,原來這樣啊!那接下來呢?”
張仲景仙師繼續說道:“彆急彆急,咱們繼續。這陽明啊,一開始還挺高興呢,覺得來了新朋友可以一起玩。結果呢,它發現這些新朋友不太對勁,一個個都像是小搗蛋鬼,到處搗亂。陽明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被太陽給‘坑’了!不過呢,它也不是吃素的,趕緊調動自己的力量,想要把這些搗蛋鬼趕出去。所以啊,這時候的人就會‘續自微汗出,不惡寒’了。”
“微汗出啊,就像是咱們平時運動完,出了一點點汗,感覺身體挺舒服的。不惡寒呢,就是不再覺得冷了,因為陽明啊,它可是個熱情似火的小夥伴,它一來,那些寒氣啊、冷意啊,就都被它給趕跑了。”
小弟子一聽,點了點頭,說道:“哦,原來是這樣啊!那要是這時候太陽的病證還沒好呢?又該怎麼辦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仲景仙師微微一笑,說道:“問得好!要是這時候太陽的病證還沒好,那咱們就不能急著用下法,也就是不能用那些猛藥去攻它。為啥呢?因為這時候太陽和陽明還在那兒打架呢,你要是這時候插一腳進去,說不定會把事情攪得更糟。所以啊,咱們得等它們倆分出勝負來,或者幫太陽一把,讓它趕緊把病邪趕出去。這時候呢,咱們可以稍微發點汗,就像是給太陽加加油、鼓鼓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