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天,張仲景老師正悠哉地研究醫術呢,突然,一個小弟子像隻小麻雀似的蹦蹦跳跳跑過來,滿臉都是求知的小渴望。
小弟子撓撓頭,眨巴著大眼睛說:“老師老師,我心裡有個超級大的疑惑,我特彆想知道‘下利,脈數而渴者’到底是啥道理呀?這幾個詞湊一塊兒,我腦袋都快想破啦,您快給我講講唄!”
張仲景老師一聽,忍不住樂了,笑著摸摸胡子,慢悠悠地開始講起來:“小徒弟呀,聽好了啊!一般來說呢,要是有人出現了下利就是拉肚子啦),同時脈象還數這脈象數呢,就好比心臟這個‘小馬達’轉得比平時快,跳得有點急乎乎的),而且還覺得口渴,這種情況啊,大多數時候是能自己好起來的,也就是‘令自愈’。”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溜圓,嘴巴張得老大:“啊?老師,這咋就能自己好起來呢?這也太神奇了吧!”
張仲景老師哈哈一笑,說:“你彆急,聽我慢慢給你說。這身體呀,就像一個超級厲害的小宇宙,自己有一套調節的本事。當出現下利、脈數又口渴這種情況的時候呢,說明身體裡有一股熱乎勁兒在搗亂。這股熱呀,就像一把小火苗,在身體裡燒得有點旺。”
“為啥會這樣呢?打個比方哈,你就把身體想象成一個大城堡,各個臟腑呀,就是城堡裡的小居民。這熱就像是突然闖進來的小怪獸,搞得城堡裡有點亂套。下利呢,就好比城堡裡的排水係統開始工作,身體想通過拉肚子把那些不好的東西排出去,就像把城堡裡的垃圾清理出去一樣。”
“脈數呢,就好像城堡裡的警報器響了,心臟這個‘大管家’發現有情況,就加快工作速度,讓血液更快地流動,想把身體裡的能量和營養送到需要的地方,去對付這個小怪獸。而口渴呢,是因為身體裡的水分被這股熱給蒸發掉一部分啦,就像城堡裡的小水池被太陽曬乾了一些,所以身體就發出信號,告訴你要補充水分。”
“在這個過程中呀,身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就開始發揮作用啦。隻要這股熱不是特彆厲害,身體就能慢慢地把這個小怪獸給打敗,把城堡裡的秩序重新恢複好,所以就有可能自己好起來。這就是為啥說‘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
小弟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追問:“老師,那要是沒自己好起來呢?這時候會咋樣呀?”
張仲景老師表情變得認真了一些,說:“要是過了一段時間,病情沒好轉,還是一直下利、脈數又口渴,那就麻煩點啦。這時候啊,可能就會出現‘清膿血’的情況。啥叫清膿血呢?就是拉出來的大便裡會帶有膿血,這可不是個好現象哦!”
“為啥會這樣呢?還是接著剛才那個城堡的比喻哈。如果這股熱一直沒辦法被身體控製住,這個小怪獸就會越來越囂張,在城堡裡到處搞破壞。它會把腸道這個‘運輸通道’給弄壞,讓腸道裡的一些組織和細胞受傷,就像城堡的城牆被破壞了一樣。”
“這些受傷的地方就會流出一些像膿血一樣的東西,跟著大便一起排出來。這就是因為身體裡的熱一直沒散掉,一直在搗亂,所以才出現了清膿血的情況,也就是‘以有熱故也’。”
小弟子皺著眉頭,擔心地說:“老師,那出現清膿血這種情況,該咋辦呀?”
張仲景老師笑著說:“小徒弟,彆著急。出現這種情況呢,就說明身體靠自己沒辦法把問題解決啦,這時候就需要我們醫生出馬啦!我們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好好地診斷一番,看看是熱邪太盛了,還是身體裡的正氣不足了,然後再開出合適的藥方。”
“比如說,如果是熱邪太厲害,我們可能會用一些清熱瀉火的藥物,就像給身體裡潑一盆冷水,把那股熱乎勁兒降下來。要是身體正氣不足,我們就會用一些補正氣的藥,讓身體的抵抗力變強,就像給城堡裡的士兵們補充武器和能量,讓他們能更好地對抗小怪獸。”
小弟子又問:“老師,那在判斷到底是能自愈還是會發展到清膿血這種情況的時候,有沒有什麼竅門呀?”
張仲景老師點點頭,說:“小徒弟,這當然有竅門啦!首先呢,我們得看看下利的程度。如果下利不是特彆嚴重,一天拉個兩三次,而且大便的樣子雖然有點稀,但還不是特彆糟糕,這就說明身體的情況還不算太壞,自愈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再看看脈象。要是脈象雖然數,但還比較有力,就好比城堡裡的警報器雖然響得急,但士兵們的精氣神還不錯,說明身體的正氣還比較足,也有可能自己好起來。”
“另外,口渴的程度也能給我們一些提示。如果隻是稍微有點口渴,喝幾口水就能緩解,這也說明熱邪不是特彆嚴重。要是口渴得特彆厲害,喝很多水都不管用,那就可能問題比較大啦。”
“還有哦,我們還要觀察病人的精神狀態。如果病人雖然下利、脈數又口渴,但精神還挺好,能吃能睡,那就說明身體的底子還不錯,有自愈的希望。要是病人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沒精打采的,那就得小心了,可能病情會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又問:“老師,那在古代,有沒有具體的例子,能讓我更明白這種情況呀?”
張仲景老師笑著說:“當然有啦!以前有個村民,有段時間老是拉肚子,脈象還挺快,也覺得有點口渴。剛開始呢,他沒太在意,覺得可能過幾天就好了。結果過了幾天,不僅沒好,反而拉出來的大便裡開始有膿血了。”
“我給他仔細檢查了一下,發現他的脈象又數又弱,說明身體裡的熱邪還挺厲害,正氣卻有點不足了。我就給他開了一副藥方,裡麵既有清熱的藥,又有補正氣的藥。他吃了幾副藥之後,病情就慢慢好轉了,下利的情況減輕了,大便裡也沒有膿血了,脈象也恢複正常了。”
小弟子感慨地說:“老師,中醫真是太神奇啦!那在現代,這種情況還常見嗎?又該怎麼處理呢?”
張仲景老師哈哈一笑,說:“小徒弟,這種情況在現代也不少見呢!現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太健康,經常熬夜、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還不愛運動,身體裡就容易產生熱邪。一旦身體抵抗力下降,就可能出現下利、脈數又口渴的情況。”
“在現代處理這種情況呀,中醫的方法還是很有用的。我們還是會先通過望、聞、問、切這些方法,準確地判斷病情。然後根據具體情況,開出合適的中藥方劑。當然啦,現代醫學也有一些輔助的檢查手段,像化驗大便、做腸鏡這些,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腸道的情況,這樣就能更準確地治療疾病啦。”
咱們接著深入嘮嘮這背後更詳細的中醫知識。下利、脈數又口渴這種情況,在中醫裡其實反映了身體內部陰陽平衡的一種失調狀態。人體就像一個精密的天平,陰陽要保持平衡,身體才能健健康康的。
當出現熱邪的時候,就好比天平的一端加重了,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熱邪在身體裡搗亂,會影響到脾胃、腸道這些臟腑的正常功能。脾胃就像身體的“後勤部長”,負責把食物轉化為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
熱邪一來,脾胃這個“後勤部長”就有點忙不過來了,工作出現了失誤,導致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就出現了下利的症狀。而脈數呢,是因為熱邪讓心臟這個“動力泵”加速運轉,想把身體裡的氣血更快地送到需要的地方去對抗熱邪。
口渴呢,是因為熱邪就像一把火,把身體裡的津液也就是水分和一些營養物質的混合體)給烤乾了一部分。津液就像身體裡的“潤滑油”,對各個臟腑的正常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津液不足了,身體就會發出信號,讓你感覺到口渴,提醒你要補充水分。
如果身體的正氣比較充足,就像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能夠有效地對抗熱邪。在這種情況下,身體通過自身的調節功能,比如加強新陳代謝、調整氣血運行等方式,就有可能把熱邪趕走,讓身體恢複平衡,下利、脈數和口渴的症狀也就會逐漸消失,實現自愈。
但是,如果身體的正氣不足,就像軍隊兵力薄弱、武器落後一樣,無法有效地抵抗熱邪。熱邪就會在身體裡越來越猖獗,進一步損傷腸道的黏膜組織,導致腸道出血、化膿,出現清膿血的症狀。這時候,就需要借助藥物的力量來幫助身體恢複健康了。
咱們再說說具體的中藥調理方法。如果是熱邪為主導的下利、脈數又口渴,常用的藥物有黃連、黃芩這些。黃連可是清熱燥濕的高手,就像一個滅火小能手,能迅速把身體裡的熱邪給滅掉。黃芩也不遜色,它能幫助黃連一起,把熱邪清理得乾乾淨淨。
要是正氣不足比較明顯,那就得用上人參、白術這些補正氣的藥物啦。人參就像給身體注入一股強大的能量,能讓身體的正氣迅速提升。白術呢,則可以幫助脾胃更好地工作,增強脾胃的功能,就像給“後勤部長”配備了更得力的助手,讓脾胃能夠更好地運化食物,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首先,飲食要注意清淡,少吃那些辛辣、油膩、刺激性的食物。這些食物就像一個個小火球,吃多了會在身體裡產生很多熱邪。
比如說,麻辣火鍋雖然吃起來特彆過癮,但是裡麵的辣椒、花椒這些調料都是熱性的,吃多了身體就容易上火,出現下利、脈數又口渴的情況。所以呀,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像苦瓜、黃瓜這些,它們都是清熱的好幫手,能幫身體把熱邪降下來。
其次,生活要有規律,不要熬夜。熬夜就像給身體的“小鬨鐘”調亂了,會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和氣血運行。晚上是身體休息和自我修複的時間,就像工廠的機器要在晚上進行保養一樣。如果經常熬夜,身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熱邪就容易趁虛而入。
另外,適當的運動也很重要。運動就像給身體注入一股活力,能讓氣血在身體裡順暢地流動。氣血通暢了,身體的抵抗力就會增強,就像給城堡的城牆加固了一樣,熱邪就很難攻破防線啦。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