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關於明史的論壇上,有一部分人說是徐光啟將《永樂大典》偷盜或默許傳教士抄錄送給西方,才導致西方在近代科技發生井噴。
所以朱由校穿越以來,對此事也格外留心。不過根據他的了解,《永樂大典》的嘉靖副本,此時正深藏於防守森嚴的皇史宬之中。
那裡是存放皇家實錄、聖訓及核心機密檔案的重地,戒備森嚴,絕非一般人能輕易接近。
以徐光啟目前的身份,想從中盜取或大規模抄錄《永樂大典》,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曆史上真有其事,恐怕也是在崇禎朝他位極人臣之後。
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是洗不白的:徐光啟確已皈依了天主教,成為了所謂的“天主的仆人”。孫元化、王徵也是深受其影響,與傳教士關係密切。
這也觸及了朱由校心中一個根深蒂固的底線——神權與皇權的衝突!
華夏文明,自商紂王力圖擺脫神權束縛開始,曆代帝王無不致力於將宗教力量牢牢壓製在世俗皇權之下。
華夏文明自古以來的信仰核心,是祭祀抽象的“天”(宇宙法則、自然規律的象征)和血脈相連的祖先(宗族延續、人文精神的寄托)。
這種祭祀,是對自然規律的敬畏,對生命傳承的感恩,對倫理秩序的維護,而非崇拜某個具象化的、人格化的、淩駕於世俗皇權之上的“神”。
朱熹在宋代係統闡述並提煉的“敬天法祖”思想,正是對這種傳統信仰的哲學升華;
“敬天”:並非崇拜某個具體神明,而是敬畏自然法則、順應天命(民心所向即天命所歸),強調君主需“以德配天”,施行仁政。
“法祖”:效法先王(尤其指堯舜禹湯等聖王)的德行與治國之道,遵循祖宗成法,維係宗法製度,其核心是人文倫理而非宗教崇拜。
這一思想,被明太祖朱元璋明確寫入《皇明祖訓》:
“朕膺天命,君主華夷,……凡我子孫,欽承朕命,無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敬天法祖,無怠無荒。”(《皇明祖訓·序》)
如今讓一個信奉西方“天主”、自稱“仆人”的人,身居高位,掌握核心技術與機密,朱由校內心深處,始終存著一份難以言喻的芥蒂。
他思慮良久,眼神逐漸變得銳利而深邃。
技術可以學,畢竟閉關鎖國的大清結果已經顯而易見,而大明也需要外來文明的刺激和挑戰,但個人的立場必須明確!這個心,必須向著大明!
“劉若愚!”朱由校放下奏折,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一直侍立在旁的劉若愚立刻趨步上前,躬身應道:“奴婢在。”
朱由校的目光掃過那份奏折,最終落在殿外,“宣工部尚書徐光啟、大明火器廠主事孫元化、工部員外郎王徵,入宮覲見!”
“奴婢遵旨!”劉若愚心中一凜,不敢怠慢,立刻躬身退出,親自安排傳旨事宜。
朱由校重新拿起那份奏折,指節輕輕敲擊著案幾。
他決定,趁著這次新炮告成的契機,與這三位帝國頂尖的技術官僚,好好“攤一次牌”。
他要親眼看看,這三人心中,究竟是裝著煌煌大明、敬天法祖的華夏道統,還是……已然悄悄供奉起了那西方的“天主”?
這不僅僅關乎幾門新炮,更關乎未來帝國科技發展的主導權,關乎那絕不能動搖的文化根基!
不多時,徐光啟、孫元化、王徵三人,在內侍的引領下,帶著幾分激動與忐忑,步入暖閣。
他們剛剛經曆了南海子試炮場的巨大成功,此刻又被皇帝緊急召見,心中既有對成果被認可的期待,也隱隱感到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氛。
“臣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三人整齊跪拜。
“平身。”朱由校的聲音聽不出喜怒,“孫卿,南海子試炮,朕已閱奏章。四炮連試,射程倍增,堅韌可靠,節省銅料逾四成!此乃大功一件!朕心甚慰!”
孫元化聞言,激動得臉泛紅光,連忙躬身:“全賴陛下洪福,臣等不敢居功!若非陛下賜下天啟重炮,又傾力支持,臣等斷無此成就!”
朱由校微微頷首,目光轉向徐光啟:“徐卿慧眼識才,舉薦有功。孫卿不負所托,實乃我大明之幸。”
徐光啟連忙謙遜道:“陛下過譽。元化精研火器,實心任事,此皆陛下知人善任之功。”
朱由校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深沉:“新炮告成,固是大喜。然朕心中,尚有一事不明,欲與三位卿家探討。”
他目光如炬,掃過三人:“朕聽聞,三位卿家,皆與泰西傳教士交往甚密,甚至……受洗入其教門?”
此言一出,暖閣內的氣氛瞬間凝固。徐光啟三人臉色微變,心中那絲不安被證實了。
徐光啟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躬身道:“回陛下,臣等確與利瑪竇、湯若望等泰西傳教士有所往來。
彼等精於天文曆法、火器機械,其學亦有可取之處。至於受洗入教……”
他斟酌著詞句,“天主教雖與我中原文化有所差異,然其教義亦是教導世人向善,畏天愛人,勸人向善,還請陛下明察。”
“畏天愛人?”朱由校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目光瞬間變的銳利,
“好一個‘畏天愛人’!我漢家自有信仰!敬天法祖,信奉上天,祭祀祖先!此乃數千年之根本!何必要去供奉一個萬裡之外的西方神祇?
怎麼?我華夏漫天神佛,就入不得幾位卿家的眼?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三皇五帝,孔聖先師,我煌煌華夏,自有神明護佑,自有聖賢指引!豈容那西方蠻夷之神,淩駕於我祖宗神靈之上?”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背對著三人,聲音帶著穿透曆史的沉重:“朕可不敢!朕怕背棄祖宗!
朕怕太祖高皇帝從孝陵出來,指著朕的鼻子罵:‘不肖子孫!竟引狼入室,欲使我華夏苗裔,儘奉蠻夷之神乎?’”
這誅心之言,如同驚雷炸響在三人耳邊!徐光啟、孫元化、王徵渾身劇震,臉色瞬間煞白如紙,慌忙再次跪倒在地,額頭重重磕在金磚之上:
“臣等惶恐!臣等萬萬不敢!臣等罪該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