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光陰,如白駒過隙。
北城的冬雪依舊,沈家小院內的紅燈籠卻比往年掛得更早更密,映得積雪都帶上了融融暖意。
今天是沈家嫡孫沈知行迎娶蘇扶搖的大日子。
四年時間,足夠發生很多事。
蘇扶搖已從食堂窗口那個笑意大方的年輕姑娘,成長為北城乃至都城飲食圈子裡都小有名氣的“蘇師傅”。
她的私人定製宴席一席難求。
不僅因她得了退休國宴大廚魏老的青眼,收為關門弟子,更深得魏老“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真傳。
更因她總能將尋常食材化出令人驚歎的滋味,兼具北地的豪爽與南方的靈秀。
沈知行也已是廠裡的骨乾,沉穩持重,唯有在看向蘇扶搖時,眼中愛意勝過當年。
婚禮並未選在都城沈家大宅,而是依了蘇扶搖的意思,就在北城這個小家屬院裡辦。
當然,都城是夫家,也會補一場。
隻是蘇扶搖對北城和家的感情特殊。
她兩世在此。
蹉跎和重生亦在此。
此刻。
天還未亮,蘇家已是燈火通明。
蘇扶搖穿著一身正紅色的流行西裝外套和長裙,衣襟和袖口用金線繡著並蒂蓮與鴛鴦戲水。
老太太量衣,沈知行為她請了淮城的繡娘。
蘇扶搖也沒嗔怪他鋪張——兩輩子,最後一次了。
現在已經是92年,這年代結婚有的流行婚紗,有的還用古法秀禾,可也時興女式的西裝。
蘇扶搖選的西裝。
她不喜歡把人束縛在剪裁裡的長裙,西裝好,後世的象征多意味職業女性。
雖然蘇扶搖在後廚的打扮和西裝近乎絕緣——但總歸也算有職業,好兆頭好意味,乾脆並在一起。
老太太和李紅梅正忙著給她做最後的整理,眼眶都紅紅的,滿是欣慰與不舍。
“好了好了,新娘子可不能哭,妝要花了。”李紅梅吸吸鼻子,強笑道。
老太太則拉著孫女的手,千言萬語隻化作一句:“好好的,知行那孩子,錯不了。”
蘇扶搖重重點頭,心裡暖成一片。
外頭,喧鬨聲漸起,迎親的隊伍快到了。
按照北城混搭了都城規矩的新式流程,沈知行得經過一番考驗才能接到新娘。
而主考官方,除了以蘇文星為首的娘家人,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魏老。
魏老年逾古稀,精神矍鑠,一身板正的中山裝,目光如電。
這次聽聞故交之孫與自己愛徒大婚,非要親自掌勺一道主菜添喜。
此刻,他正坐在堂屋太師椅上,慢悠悠地喝著茶,看著儼然出落成挺拔青年的蘇文星,和如今已經是半大小子的沈培德。
他倆帶頭領著一群年輕人堵著門。
鬨哄哄地出難題,眼裡帶著笑意。
沈知行一身挺括的深色中山裝,胸前彆著紅花,被兄弟們簇擁著,臉上是壓抑不住的喜悅和緊張。
塞紅包、唱歌、保證書……
流程一道道過,終於到了最後一道關卡——美食關。
英雄難過美人關,可親近他倆的都知道沈知行是卡在美食關上了。
倆人還沒在一塊,沈知行的胃先離不開蘇扶搖了。
這是大家早知道會有的一環,由魏老監考。
蘇文星憋著笑,端上一個蓋著紅布的托盤:“姐夫,最後一關!我姐說了,不掀開蓋子,猜出這裡麵是哪三道菜,人立刻接走!”
沈培德氣得叫:“還叫我們不準攔!”
沈知行直接上去彈了沈培德一個腦瓜崩:“你到底是我弟弟還是蘇扶搖弟弟,跑到蘇家娘家人那頭去了!”
沈培德朝他吐舌頭。
沈家老夫婦二人在旁邊掩唇竊竊私語,看著三個孩子輕笑。
沈知行深吸一口氣,也不猶豫。
沈培德和蘇文星擠眉弄眼:“他才猜不——”
話音未落。
沈知行篤定開口。
“醋溜白菜,西紅柿雞蛋,冬瓜炒肉。”
蘇文星張大了嘴巴。
沈培德也是一樣。
沈知行笑了一下,滿目柔情。
這是自己第一次見到蘇扶搖的時候,她做的三道菜。
現在想想,沈知行簡直覺得當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