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答應了下來,他知道秦三水這個態度,至少讓自己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省委組織部對自己現在有些意見。
無論這一係列吹捧是不是李默的本意,但是他們都覺得李默沒能很好地處理。
第二天,李默就去了省委組織部。
接待他的正是秦三水。
“原本程部長想要見你的,但是因為有些事情,所以讓我先見見你了。”
秦三水說著,先是歎了一口氣。
李默看他為難的樣子,溫和說道:“秦部長,這個事情給你們帶來麻煩了。”
“倒也不是麻煩,而是這個事情搞得有點被動了。你在常溪縣做了不少工作,就連很多省裡的領導都對你看法很好。甚至王省長提出過,想要讓你再挪到一些重要崗位曆練……”
秦三水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也不由打量著李默。
距離上一次見麵,也有大半年了。
李默的氣質更加沉穩,他的成熟已經遠超他的年齡。而且作為一個縣委書記,雖說是省管領導,卻能夠讓很多省領導熟知,這足以說明他的本事。
不過這一次輿論事件,卻又將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秦三水不相信李默會這麼傻,自己吹捧自己,妄圖通過民間的宣傳來把自己推上神壇。
因為得到流量眷顧者,早晚會被流量所傾覆。
這麼簡單的道理,李默肯定是知道的。
可是事情出了之後,常溪縣反應確實不及時,這也導致了如今的被動。
王明月依然很有個性,他覺得就應該順勢提拔李默。哪怕不是提到副廳級,也要提拔到一些重要崗位曆練。
省一把童清逸以及其他省領導的意見完全相反,覺得李默適合去坐坐冷板凳,理由就是年輕人還需要沉澱沉澱。
正因為省裡麵的意見不同,這才導致這一次談話,組織部部長程昊友都不願意出現。
秦三水想到這裡,開口問道:“李默同誌關於這一次民間輿論的事情,為什麼常溪縣沒有及時做出反應。你作為一把手,應該知道輿情引導的重要性吧。”
麵對秦三水的問題,李默淡淡道:“之所以沒有及時做出反應,是因為我們都知道,掀起這個輿論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我。我們懷疑,這是有人故意想要把民間關注的常溪縣閒置資產案子關注點,轉移開。”
秦三水想過很多原因,卻沒有想到,常溪縣的真實想法是這樣。
李默說道:“無論我怎麼回應,我都會深陷這場輿論風波裡麵。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先捧我,然後再找我黑料砸我。通過操縱這樣的輿論,迫使我們的精力從案子上轉移到其他方麵。”
李默有的話並沒有說透,但是以秦三水的敏銳,自然立刻明白了過來。
這是有人要保王東生,所以不惜要毀掉李默。隻要李默接招了,那麼後麵的招數層出不窮。
李默總不能拿著常溪縣的各種資源,來見招拆招。所以最好的辦法,那就是不予理會,繼續狠挖王東生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