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都是聰明人,綜合處現在的處境,說好聽一點,跟夜壺差不多。
如果再不改變的話,所有人都沒有前途。
隻是想要改變,還是缺一個領頭人。
楊鳴當不了這個領頭人,他的性格太軟了,不適合跟人較真碰硬。
李默的性格完全可以,再加上他又主動提出這一事,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所以這個會議從方案開始,最終到確定綜合處新的定位結束。
李默提出了十條新規定,這也成為綜合處新的約束。
李默給了他們三天時間作為緩衝期,將他們手頭上彆人的工作給結束,從此以後,所有任務要聽從處裡的意見。
想必其他處室的好日子,也算是到頭了。
自上一任處室負責人開始,綜合處這些材料人,就成為公用的了。
其他處室的材料任務,也都直接找了過來。
領導不說話,下麵也不好拒絕。
更何況在搞材料過程中,自身得到了提高,也拓展了人脈。
所以這種事情,就慢慢習以為常了。
上一任處室負責人退休之後,楊鳴提為副處長。
他也沒有什麼彆的能力,隻能蕭規曹隨。
跟著上一任的想法繼續乾,而綜合處的這些精英骨乾,無形之中,就成了其他處室的外請牛馬。
最絕的是一些處室領導,竟然有自己的禦用牛馬。
現如今規矩定下了,那麼形勢就要因此改變了。
想用綜合處的人沒那麼容易,不付出一點資源,就憑借畫餅說好話,那是不可能的了。
剛開始肯定會很難,但是隻要把規矩繃住了,很快就會發現綜合處排在前幾是有原因的。
其他處室再想要獲得綜合處的幫助,付出相對應的資源,綜合處就會大不相同。
李默回到辦公室之後,將規定進一步細化。
他要形成一個相對便捷卻實用的流程。
隻要流程出來了,那麼規矩就可以固化。
正在李默整理的時候,他接到了趙啟東的電話。
趙啟東隻是很溫和地讓他去一趟辦公室。
這樣的老狐狸,都擅長偽裝自己的語氣。
李默想到趙啟東跟高盛易有聯係,心裡不免有些警惕。
隻是在體製內,有時候就是明槍不好躲,暗箭更難防。
李默接到電話,自然要過去一趟。
來到趙啟東辦公室,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幅書法,寫著“厚德載物”。
以前聽人開玩笑,有些領導是缺什麼就掛什麼。
有的領導小氣吧啦的,掛著“胸懷天下”或者“有容乃大”。
趙啟東這家夥,看起來就陰得很,掛著“厚德載物”,也不知道是不是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