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他們這個碰頭會,潘學貴之所以如此,就是讓李默沒有辦法行使決策權。
很多事情,在碰頭會結束。
哪怕就是召開黨組會討論,那也就是走個過場。
可是潘學貴這麼做,是因為他快要退休了,可以我行我素一些。
趙啟東卻不敢這麼我行我素,真要是李默對此意見過大,到時候鬨起來了,誰的臉上都無光。
從李默近期的表現來看,他還真的能夠乾這樣的事情。
所以趙啟東也不敢對他太硬,隻能懷柔對待。
這樣一來,李默也不客氣,當即說道:“深入一線本就是我們三農乾部的職責所在,隻是我們要選的點,肯定是情況特殊的,是難啃的硬骨頭。
為了確保調研指導工作不流於形式,真正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有價值、可複製的基層經驗,我考慮了幾個不成熟的思路,需要廳裡支持。”
雖然趙啟東沒有說哪些點,但是李默心裡跟明鏡一樣,他們不可能讓自己去什麼比較好的點。
例如說回到常溪縣、老山縣,那他們等於送政績給他。
李默點明了這個事情,也就是大家心中有數了,也彆繞彎子了。
既然給我的點是難啃的骨頭,那麼你們就要給予支持。
趙啟東點了點頭:“但說無妨,我們儘量解決。”
趙啟東的話也沒有說滿,他是做好了坐地還錢的準備了。
“第一,是關於調研權限。”
李默語氣誠懇,“既然是‘指導創建’,就不能隻站在田埂上看。我希望能有一個省廳跨部門協調員的臨時頭銜,必要時可以請財政、發改、交通等兄弟部門的同誌一同會診。畢竟,鄉村振興不是農業一家的事。”
趙啟東指尖輕輕敲擊沙發扶手。
這一招很高,等於將李默的“發配”變成了“欽差”,權力反而擴大了。
趙啟東沉吟道:“想法很好,但跨部門協調……難度不小。我可以原則上同意,以廳辦名義給你出協調函,但具體能否請動人,要看你的本事了。”
趙啟東既給了麵子,又埋下了“辦不成是你能力不足”的伏筆。
“感謝廳長支持。”
李默不動聲色,拋出第二個條件,“第二,是關於調研深度。走馬觀花看不出真問題,我請求此次調研時間不設硬性上限,以摸清摸透為準。同時,調研報告我將直報廳黨組,並建議抄送省委政研室,為我們省未來的鄉村振興政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趙啟東眼角微微一跳。
不設時限,等於讓李默暫時脫離了廳裡的日常管控。
直報黨組且抄送省委政研室,更是將這次調研的層級和影響力拔高了,他若再想從中作梗,難度極大。
趙啟東深吸一口氣:“時間可以彈性安排,但每階段要有小結。報告程序……就按你說的辦,體現我們對基層聲音的重視。”
趙啟東意識到李默不好對付,他被迫點頭,心裡卻堵了一下。
“最後一點……”
李默露出些許為難的神色,“是關於經費和人員。深入基層,交通、住宿、資料收集,開銷不小。我希望廳裡能批一筆專項調研經費,獨立核算。另外,綜合處的幾名骨乾對基層情況也比較熟悉,我希望帶他們一起去,組建一個精乾的臨時項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