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費存折上被劃去大半的數字,像退潮後留在沙灘上的一道清晰水痕,標誌著某種結束,也預示著新的開始。阿星捏著那張薄薄的、印著縣城裝修公司地址和聯係電話的名片,指腹無意識地摩挲著上麵凸起的燙金字體。窗外是海角村尋常的午後,陽光透過瞭望室蒙塵的小窗,斜斜地打在布滿歲月痕跡的石地上,形成一塊溫暖的光斑。空氣中彌漫著鹹腥的海風、曬乾海藻的獨特氣息,還有瓦罐裡小米粥殘留的、溫吞的米香。
電腦屏幕幽幽的光,是這片古老燈塔裡唯一的新鮮光源。它映著阿星輪廓分明的側臉,那曾經被鎂光燈過度曝光的線條,如今在海風的磨礪下顯得沉靜而堅實。也照亮了阿汐靠在他肩頭、正全神貫注盯著屏幕的眼睛。她的眼睛很大,琥珀色的瞳仁在屏幕光的映照下,像兩顆浸潤在深潭裡的、溫潤的寶石,裡麵盛滿了對未來的好奇和一種近乎天真的熱忱。
屏幕上,是一個設計軟件簡陋的界麵。阿星用鼠標笨拙地拖動著一個代表“房屋”的方塊,旁邊是幾個同樣簡陋的圖形:代表“院子”的方框,代表“水池”的藍色橢圓,代表“菜地”的綠色條紋。鼠標移動時發出的輕微“哢噠”聲,在寂靜的塔內顯得格外清晰。
“這裡……”阿星的聲音依舊帶著砂礫般的質感,但明顯流暢了許多,不再有那種撕裂般的卡頓,如同生鏽的齒輪經過反複磨合,終於能艱難地轉動,雖然摩擦聲猶在,卻已能傳遞連續的思緒,“是……大門。”他移動鼠標,在代表院子的方框前端點了一下,一個簡筆畫的小門標識出現。“車……能進來。”他頓了頓,目光移向院子左邊那片空位,鼠標挪過去,小心地放下那個藍色橢圓,“這裡……挖個……魚池。”他的眼神亮了一下,仿佛穿透了屏幕的阻隔,看到了水麵映著天光,幾尾錦鯉曳動碧綠水草,攪碎一池雲影的靜謐畫麵。“旁邊……搭個……涼亭。”他又放下一個代表亭子的符號,一個四角攢尖的小小圖形,“我……在裡麵……寫東西。”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向往,那是對一個獨屬於思考、不被喧囂打擾的空間的渴望,是筆尖沙沙作響時,靈魂得以休憩的港灣。
阿汐原本亮晶晶的眼睛,隨著那藍色橢圓和亭子符號在前院大片空地上的落下,一點點黯淡下去,如同被突如其來的雲翳遮蔽了陽光。她小巧的鼻翼微微翕動,小嘴也微微撅了起來,泄露出主人內心的不認同。她緊緊盯著屏幕上那片被魚池和涼亭占據的、代表前院的寶貴區域,又看看右邊僅剩的那一小條象征菜地的綠色條紋區域,眉頭擰成了一個小小的、倔強的疙瘩。
“不行!”她猛地坐直身體,像隻被踩了尾巴的小貓,聲音清脆而響亮,帶著漁家姑娘特有的爽利和不容置疑的堅決,瞬間打破了燈塔的寧靜。她伸出纖細卻帶著薄繭的手指——那是常年與漁網、海草、鍋灶打交道的印記——用力戳著屏幕上代表前院的那片空白區域,指尖幾乎要穿透那層薄薄的液晶屏。“阿星哥!前麵地方那麼大!光弄個水池子亭子多浪費!”她的語氣急促,帶著對土地最原始、最深切的珍視,“這裡!這裡要劃出來!種菜!”她用力地在屏幕上那片空白的區域畫了一個大大的圈,仿佛要立刻用籬笆把它圈起來。
她轉過身,琥珀色的眼睛直視著阿星,裡麵燃燒著對土地最樸素的渴望和一種當家女主人的天然規劃感,那光芒如此純粹而強烈,不容忽視:“小白菜!水蘿卜!韭菜!還有小蔥!多好!現吃現摘!比鎮上買的蔫巴菜鮮多了!水池子涼亭放後麵去!”她小手一揮,帶著一種不容置喙的氣勢,仿佛已經看到了綠油油的菜畦在前院蓬蓬勃勃地生長,瓜果墜滿藤架,清晨的露珠在嫩葉上滾動,那是她心中最踏實、最富足的生活圖景。對她而言,泥土的芬芳和親手采摘的滿足感,遠比一個隻能觀賞的水池和僅供靜坐的涼亭來得真實和重要。
阿星愣住了。屏幕上的藍色橢圓和涼亭符號仿佛凝固在那裡。魚池涼亭在前,這是他潛意識裡對寧靜和創作空間的具象化規劃,是他熬過無數個孤寂夜晚、用文字艱難鑿開一條生路後,對心靈港灣的無聲訴求。那池水,那亭角,是他對抗外部喧囂、向內尋求平靜的堡壘。而阿汐眼裡那片生機勃勃、必須占據陽光最充足前院的菜地,則是她對生活最踏實的掌控與期許,是她用雙手創造溫飽和豐盈的戰場,是她紮根於這片海角、繁衍生息的本能。兩個藍圖,同樣基於對“家”的熱愛和建設,卻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生活重心和心靈需求,此刻在這簡陋的圖紙上,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撞在了一起,壁壘分明,互不相讓。
“涼亭……要安靜……”阿星試圖解釋,眉頭也微微蹙起,鼠標無意識地點著那個藍色的橢圓,仿佛在為自己的構想辯護,“前麵……靠路,人來人往……小虎子……吵鬨……”他想象著阿海伯那穿透力極強的大嗓門在門口響起,小虎子帶著一群皮猴子追逐打鬨的笑鬨聲穿過前院,毫無遮攔地直撲他涼亭裡攤開的稿紙,打斷那好不容易凝聚的思緒。在前院,那份他渴求的寧靜似乎遙不可及。
“水池子放後麵才安靜呢!”阿汐立刻反駁,邏輯清晰,像海邊礁石般穩固,“前麵靠路,挖個水池,萬一小虎子他們玩瘋了掉進去怎麼辦?多危險!涼亭放後麵,靠著咱們屋子,又安靜又方便你寫東西!離灶房也近,渴了餓了喊一聲我就聽見了!”她頓了頓,眼神裡帶上點小得意,仿佛找到了製勝的關鍵,“菜地放前麵,陽光最好!一整天都曬得著!澆水也方便!我從灶房窗戶一眼就能瞅見長沒長蟲,有沒有鳥來偷吃!”陽光和便利,是她為菜地爭取前院位置最有力的武器。
“魚池……要有……景……”阿星的聲音低沉了些,帶著點不易察覺的固執。他想象著坐在前院精心搭建的涼亭裡,抬眼就能看到大門進來的蜿蜒小路,看到遠處海天一色的壯闊,看到夕陽下歸航漁船的剪影緩緩駛入港灣,看到潮汐漲落,雲卷雲舒。魚池在前,波光粼粼,是這幅動態畫卷中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是風景的一部分,是他汲取靈感的源泉。挪到後院,如同明珠蒙塵,隔絕了他與這片海角最鮮活脈動的聯係。
“涼亭放後麵,看後院的菜地不是景?”阿汐寸步不讓,小臉因為激烈的爭論微微泛紅,像熟透的海棠果,“綠油油的,開花的時候黃的白的紫的,還有蜜蜂蝴蝶嗡嗡飛,不比光禿禿一個水池子好看?有生氣多了!”她描繪著菜園四季的生機,試圖用另一種“風景”說服他。“再說了,”她語氣忽然軟了一點,帶著點撒嬌的意味,輕輕拉了拉阿星的袖子,“阿星哥,你寫東西累了出來走走,順手摘根頂花帶刺的嫩黃瓜,拔個水靈靈的紅皮水蘿卜,多新鮮!哢嚓一口,又脆又甜!水池子裡的魚再好看,總不能撈出來生啃吧?”她用最樸素的、關乎味蕾的直接體驗,來對抗他略顯抽象的“景致”論。
“噗……”阿星被她最後那句“生啃活魚”的荒謬畫麵逗得差點笑出聲,緊繃的氣氛瞬間被戳破了一個口子。他看著阿汐那張寫滿認真、又因為自己脫口而出的“生啃”而有點不好意思、微微泛紅的小臉,心中那點因為精心構想被推翻而升起的不快,如同陽光下的薄冰,迅速消融了。一種更深的理解和包容湧上心頭。
是啊,他寫的是生活。活生生的,帶著泥土氣息、鍋灶油煙、汗水和笑聲的生活。前院是門麵,是迎來送往,是熱鬨的煙火氣,是阿汐用雙手耕耘、為這個小家創造物質豐盈的舞台。後院才是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可以休憩和耕耘精神家園的天地。魚池涼亭需要絕對的寧靜來孕育文字,阿汐的菜地需要最充沛的陽光和便利來結出果實,它們本就不該擠在同一個喧囂的前台。
他緊蹙的眉頭徹底舒展開來,深潭般的眼底掠過一絲釋然和濃濃的暖意。他伸出手,粗糙的指腹帶著海風和墨水的混合氣息,輕輕刮了一下阿汐因為激動而微紅的鼻尖,動作帶著毫不掩飾的寵溺和無奈妥協的笑意:“好……聽你的。菜園子……放前麵。”
阿汐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像落入了兩盞最明亮的小太陽,所有的堅持和緊張都化作了純粹的、巨大的喜悅,幾乎要滿溢出來。“真的?阿星哥你最好啦!”她歡呼一聲,像隻歡快的小鹿,差點蹦起來。
阿星的心被她純粹的笑容填滿。他重新看向屏幕,鼠標移動起來,這一次帶著清晰而堅定的決斷,再無半分猶豫。他果斷地將代表魚池的藍色橢圓,從圖紙前院那顯赫的位置,拖拽起來,穩穩地放置到了代表房屋後方的區域,緊貼著未來臥室的窗下。接著,又將那個小小的亭子符號,挪到了魚池旁邊,兩者相依,形成了一個靜謐的角落。“這裡……魚池……涼亭。”他的聲音平穩,帶著塵埃落定的踏實,“安靜……有……後窗的景。”
接著,他在房屋前院靠近大門的一側,畫下了一個規整的長方形:“這裡……停車。”這是給阿海伯偶爾開來的小三輪,或者以後可能添置的代步工具留的位置,實用又不占用太多寶貴的陽光地帶。
然後,他挪動鼠標,帶著一種近乎鄭重的儀式感,將那片代表菜地的綠色條紋,大片地、毫不吝嗇地鋪展在了前院最中心、陽光最充足、位置最醒目的區域!幾乎占據了前院剩餘的所有空間!那片綠色在屏幕上如此醒目,如同阿汐眼中跳動的生機。
“這裡!”他指著那片醒目的綠色的區域,看向身邊興奮得臉頰緋紅的阿汐,嘶啞的聲音帶著笑意和一種“領土交割”的鄭重,“你的……菜園子!小白菜……水蘿卜……韭菜……小蔥……”他學著阿汐剛才報菜名的語氣,一樣一樣數著,“全……種上!”
“還有茄子和西紅柿!辣椒!黃瓜豆角要搭架子!”阿汐立刻興奮地補充,聲音雀躍,小臉因為喜悅而光彩照人,仿佛已經聞到了泥土翻新的氣息和蔬果成熟時清冽的甜香。她指著圖紙上那片綠色,手指靈動地點劃著,已經開始細致規劃,“這邊靠牆根種葉菜,那邊空出來搭高高的架子爬藤!中間留條碎石子小路,下雨天也不沾泥!”
阿星笑著點頭,目光又落到後院那片區域。他在代表魚池的橢圓旁,又添加了幾個小小的、代表雞鴨鵝的簡筆符號。“後院……魚池……涼亭……再養……幾隻雞鴨。”他看向阿汐,眼神帶著商量的溫和,“你……管菜園子……和……它們。”這樣分工明確,前院是阿汐生機勃勃、大展拳腳的戰場,後院是他靜思筆耕、兼有生趣的港灣。一個家,兩種節奏,彼此獨立又相互依存。
“成交!”阿汐響亮地應道,笑容燦爛得晃眼。她伸出手指,小拇指微微翹起,像完成一個極其重要的、關乎未來的神聖儀式,和阿星同樣帶著薄繭的小拇指用力地、緊緊地勾了勾。圖紙上的線條和色塊,在這一刻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他們共同編織的、觸手可及、充滿煙火氣的未來圖景。海風穿過窗縫,帶來遠處隱隱的濤聲,像是在為這份協議作證。
幾天後,海角村通往燈塔的那條被海風常年吹拂、略顯荒僻的小路儘頭,響起了久違的、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這聲音打破了漁村午後的寧靜,引得附近幾戶人家的狗狂吠起來。一台明黃色的挖掘機,如同從現代工業文明闖入這片古老海角的鋼鐵巨獸,轟隆隆地沿著小路駛來,巨大的履帶碾壓過坑窪不平的路麵,發出沉悶的聲響。它最終停在燈塔腳下那片雜草叢生、圍著破敗低矮泥坯牆的院子前。
駕駛室裡,戴著黃色安全帽的司機探出頭,和阿星確認了一下方位。阿星站在稍遠處,點了點頭,神情複雜地看著這片承載了他太多記憶的土地——絕望的沉淪,無聲的掙紮,細微的溫暖,以及最終抓住的那一縷微光。阿汐緊緊挨著他,小手不自覺地攥緊了他的衣角,指節微微發白。
巨大的機械臂如同巨人的手臂,帶著冰冷的力量感,高高揚起,在陽光下投下長長的陰影。粗壯的鋼爪閃爍著金屬的寒光,帶著千鈞之力,狠狠地砸向那堵在風雨中飄搖了幾十年、早已斑駁不堪的泥坯院牆!
轟隆——哢啦啦!
沉悶到令人心悸的巨響伴隨著磚石土塊瞬間崩裂、塌陷的刺耳聲音驟然爆發!煙塵如同被驚醒的黃色巨獸,猛地騰空而起,翻滾著,膨脹著,迅速彌漫開來,形成一片渾濁的霧障,將挖掘機和那倒塌的院牆完全吞噬。濃烈的塵土氣息混合著老屋特有的、陳年海腥和潮濕黴味,撲麵而來。細小的碎石和土塊被氣浪裹挾著,劈裡啪啦地濺射到周圍的地麵上。
阿星下意識地抬起手臂擋在阿汐麵前,自己也微微眯起了眼。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腳下大地的微微顫抖,如同這片土地發出的沉重歎息。煙塵彌漫中,視線一片模糊,隻能隱約看到那巨大的鋼鐵手臂在黃霧中冷酷地揮舞,一次又一次地砸下、抓取、傾倒。每一次撞擊,都伴隨著又一陣磚石碎裂的哀鳴和更濃重的煙塵騰起。
那間低矮破舊、牆體早已被海風鹽霧侵蝕得坑坑窪窪、卻為他們遮擋了無數風雨、在冰冷絕望中提供了唯一庇護、也默默見證了他們從相互依偎取暖到如今攜手規劃未來的老屋,正在眼前被這無情的鋼鐵力量,一寸寸地拆解、粉碎、化為齏粉。煙塵翻滾,仿佛能看到舊日的時光碎片——初來時的死寂麻木,阿汐端來的第一碗熱粥,煤油燈下教寫字的剪影,病痛中的互相扶持,決定重建家園時的爭吵與和解——無數光影在飛揚的塵土中明滅、閃爍,最終無可挽回地墜落、消散。
阿汐的身體繃得緊緊的,靠著他手臂的力道加重了。阿星能清晰地感受到她傳遞過來的緊張和一絲不易察覺的難過。他什麼也沒說,隻是伸出寬厚的大手,堅定地覆在阿汐緊緊抓著他胳膊的小手上,用力地、帶著安撫意味地握了握。他的目光穿透翻騰的、令人窒息的塵土,落在那片正在被粗暴清理出來的、開闊的宅基地上,眼神沉靜而堅定,如同風暴中屹立的礁石。沒有沉湎於過去的不舍,隻有一種破繭成蝶、向死而生的決絕。舊的庇護所倒塌,被徹底抹去,是為了讓新的、更堅固、更溫暖、承載著他們共同期望的家園,從這片浸透了汗水和希望的土地上,重新生長出來。
塵土漸漸沉降,如同巨獸緩緩收斂了氣息。視野重新變得清晰。挖掘機的鋼爪變成了巨大的鏟鬥,開始高效地清理廢墟。破碎的土坯、斷裂的木梁、腐朽的茅草、散落的舊瓦……所有舊日的痕跡被一股腦地鏟起、運走,堆放在遠處的空地。新鮮的、深褐色的泥土被翻掘出來,帶著潮濕的土腥氣和勃勃生機。原先局促的小院輪廓被迅速擴大、推平,一個方正、開闊、平整的地基清晰地呈現在眼前,麵積比原先大了幾乎一倍,裸露的泥土在陽光下散發著濕潤的光澤,像一塊等待描繪的巨大畫布。
阿汐拉著阿星的手,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就跑到了那片剛剛平整出來的、散發著新鮮泥土腥氣的宅基地上。腳下是鬆軟而富有彈性的泥土,每一步都留下清晰的腳印。她像隻掙脫了束縛、回歸山林的小鹿,在前院規劃中屬於她的大菜園區域裡撒歡似的跑來跑去,用腳步丈量著邊界,小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紅暈,剛才那點感傷早已被眼前廣闊的可能性衝刷得一乾二淨。
“這裡!這裡!”她指著靠近未來大門左側的一片陽光地帶,聲音清脆如鈴,“種黃瓜和豆角!要搭高高的架子!比阿海嬸家的還要高!”她踮起腳尖,用手比劃著高度,仿佛已經看到了翠綠的藤蔓爬滿竹架,垂下累累果實。“這邊!這邊陽光最好!給西紅柿!紅彤彤的掛滿枝頭!”她又跑到中間偏右的位置,那裡日照時間最長。“角落那裡,”她指向院牆拐角相對避風的地方,“種幾棵辣椒!要最辣的那種!冬天曬乾了做辣醬!”她清脆的聲音在空曠的工地上回蕩,充滿了勃勃的生機和主人翁的豪情,如同最動聽的樂章,徹底驅散了剛才那聲巨響和彌漫煙塵帶來的最後一絲沉重陰霾。
阿星站在宅基地的中央,看著她在屬於她的“領土”上雀躍的身影,嘴角噙著溫和而滿足的笑意。海風拂過他額前的碎發,帶來鹹澀的自由氣息。他轉過身,慢慢踱步到後院預留的區域。這裡地勢略高一些,更靠近嶙峋的礁石,能聽到更清晰、更有節奏的海浪拍岸聲,嘩——啦——,嘩——啦——,如同亙古不變的背景音。他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鹹腥中帶著泥土的清新。他想象著不久之後,這裡將出現一池碧水,幾尾悠閒的遊魚穿梭在水草間,一座小小的、原木色的涼亭依水而建。他將在這裡,聽著腳下濤聲的低語,看著前院阿汐在陽光下彎腰勞作、采摘鮮蔬的生動側影,繼續書寫屬於他們的、細水長流的故事。這份想象,讓他的內心充滿了平靜的力量。
他從肩上挎著的那個洗得發白、邊角磨損的舊帆布包裡,掏出一個厚厚的、用韌性十足的牛皮紙仔細包裹保護著的硬殼本子。封麵上沒有花哨的圖案,隻有他用那支烏木鋼筆寫下的、遒勁有力的一個字:《灶》。這個字,像一塊沉甸甸的基石,也像一團溫暖跳動的火焰。
他走到一塊被推土機推到邊緣、稍顯平整的大石頭上坐下,石麵還帶著陽光的餘溫。他解開牛皮紙,露出本子深藍色的硬質封麵。翻開本子,裡麵是密密麻麻、同樣飄逸灑脫卻似乎更添了幾分溫潤的手寫字跡。與《孤塔》字裡行間透出的沉鬱孤絕、掙紮於黑暗深淵的冰冷氣息不同,這新本子裡的文字,似乎浸潤了更多真實的陽光、海風的鹹味和人間灶火的溫暖煙氣。
他隨意翻動著,目光掃過那些熟悉的字句,指尖無意識地劃過粗糙的紙頁,感受著墨跡的微凸。他抬起頭,目光越過尚在清理中的宅基地,望向前院那片阿汐正在“規劃”的土地。此刻,她正彎腰從地上抓起一把濕潤、黑亮的泥土,湊到鼻尖,像最虔誠的信徒感受聖物的氣息般,深深地、滿足地嗅著。隨即,她直起身,臉上綻放出無比純粹而燦爛的笑容,仿佛手中捧著的不是泥土,而是最珍貴的黃金。
夕陽正從海平線沉落,將漫天雲霞點燃,也將萬道金輝慷慨地潑灑在這片忙碌而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給阿汐整個人鍍上了一層溫暖而神聖的光暈。她似乎感受到了阿星凝視的目光,猛地轉過頭來,對著他揚起那個燦爛無比的笑容,高高舉起手中那把黑亮的、孕育著無限可能的泥土,像是在向整個世界展示她所擁有的、最珍貴的寶藏。
阿星心中猛地一動,一股溫熱的、飽含著感動與力量的暖流瞬間湧遍全身,直抵指尖。這笑容,這姿態,這泥土,這夕陽下的剪影……如此鮮活,如此動人,如此……值得書寫。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膝頭攤開的《灶》上,翻到最新一頁空白處。手中的烏木鋼筆仿佛被那笑容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筆尖仿佛擁有了自己的意誌,流暢地、甚至帶著一種近乎歡快的韻律劃過略顯粗糙的紙麵,發出沙沙的輕響,如同春蠶食葉,又如細雨潤物:
“灶膛裡的火苗,是冬日裡最忠實的夥伴。它不安分地跳躍著,金紅色的舌信貪婪地舔舐著烏黑厚重的鍋底,發出嗶嗶剝剝的輕快聲響,將融融暖意毫不吝嗇地輻射開來。女人蹲在灶膛前的小板凳上,身形被火光勾勒出一道溫暖的金邊。她微微側著頭,專注地盯著火候,小心地用火鉗將幾束曬得乾脆、帶著海鹽清香的海草添進灶口。‘噗’的一聲輕響,新添的海草被迅速點燃,火勢陡然旺了一瞬,明亮跳躍的火光瞬間照亮了她沾著一點鍋灰的柔潤側臉,也清晰地映亮了她眼中那份專注而純粹的滿足。鹹腥的海風像個調皮的孩子,穿過敞開的、帶著歲月包漿的木門縫隙,打著旋兒鑽進灶房,不由分說地將鍋裡‘咕嘟咕嘟’燉煮著的雜魚湯所散發出的、混合著海魚鮮美、蘿卜清甜和薑片辛辣的濃鬱香氣,一陣陣地送出院牆,霸道地飄向暮色漸合、濤聲隱隱的海灘……”
他寫得很慢,很專注,仿佛不是在寫字,而是在用筆尖細細描摹、用心感受眼前這真實存在的煙火畫卷。不再是痛苦地挖掘靈魂深處的黑暗傷疤,而是懷著虔誠的喜悅,去描摹、去捕捉眼前這鮮活生動的、帶著海鹽鹹味、泥土芬芳與灶火暖意的日常。每一個字落下,都仿佛在心頭點燃了一簇小小的、溫暖的灶火,驅散過往的陰霾,照亮腳下平凡卻堅實的路。
不遠處,推土機和挖掘機仍在另一側轟鳴,清理著最後的碎石,為新家園的基石做準備。阿汐在前院,用腳步和想象丈量、規劃著她未來的菜畦王國,不時彎腰抓起泥土感受,笑聲清脆。阿星坐在未來魚池涼亭的位置,背靠著尚有餘溫的礁石,筆尖流淌著炊煙與海風交織、汗水與笑容相伴的故事。夕陽徹底沉入墨藍色的海平線之下,隻留下漫天燃燒的瑰麗霞光,將這片忙碌喧囂、卻充滿無限生機與希望的土地,溫柔地染成一片溫暖而磅礴的金紅。新的家園,新的故事,正在這片剛剛被推平、尚帶著歲月傷痕與新生力量的土地上,破土萌芽,茁壯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