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由全村人共同奏響的“合奏”,餘音在海角村的空氣裡回蕩了一整夜。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將舊水產站那空曠的骨架染上淡金色時,昨日的熱火朝天沉澱為一種更具體、更踏實的期待。
工地上不再有廢銅爛鐵,積攢了二十年的塵埃與垃圾被清理一空,露出了潮濕卻堅實的水泥地麵。海風從空洞洞的窗框裡穿堂而過,不再是嗚咽的歎息,而像是新居落成前,一次通透的呼吸。
阿勇來得很早,手裡拿著一個被翻得起了毛邊的藍色筆記本。他黝黑的臉上帶著幾分不好意思的局促,走到正在陪景曦看海的林星麵前,撓了撓頭。
“林作家,”他把筆記本遞過去那上麵用粗大的鉛筆字,密密麻麻地記著一頁頁的條目,“這是……我們合計了一下,接下來要用的料。您看看。”
林星接過筆記本。那不是一份潦草的清單,而是一本寫滿了海角村人樸素智慧的賬本。
“高標號水泥五十袋用來加固地基和新立的承重柱。”
“螺紋鋼,二十厘粗的三十根。”
“紅磚五千塊補牆砌灶台用。”
“黃沙,河沙比海沙好不返潮我托鎮上的親戚去拉,能便宜點……”
每一項材料後麵,都跟著一個市場價,和一個阿勇想方設法找來的“友情價”。總計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阿勇的眼神有些閃躲,似乎生怕這個數字會嚇到林星。
“林作家,這……這隻是個大概。”他搓著手補充道“您放心,每一筆錢,我們都會記清楚賬,絕不多花您一分。有些舊木料還能用,我們都挑出來了能省一點是一點。”
林星安靜地聽著,臉上沒有絲毫意外或為難的表情。他合上筆記本,看著阿勇那雙真誠又帶著點緊張的眼睛,笑了笑。
“阿勇哥”他說語氣平靜而溫和,“我相信你們。錢的事你不用擔心,你把賬號給我,我先把第一筆款打給你。材料一定要用好的尤其是地基和水電,這是給孩子們用的地方,安全第一。”
他拿出手機,當著阿勇的麵,沒有絲毫猶豫地,將一筆遠超那份預算的款項,轉到了阿勇提供的賬戶上。
“這……這也太多了!”阿勇看到手機上那一長串的數字,嚇得連連擺手,“用不了這麼多!林作家,您這……”
“多出的部分,算是大家的辛苦費和夥食費。”林星將手機收起,語氣不容置喙,“按市場價給工錢,是你們應得的。為村裡出力是情分,但情分不能當飯吃。我不能讓大家餓著肚子,來圓我的夢。”
這番話,樸素卻擲地有聲。阿勇愣愣地看著林星,眼眶微微有些泛紅。他原以為這隻是一場出於善意的幫忙,卻沒想到,對方從一開始就將他們放在了最專業、最值得尊重的位置上。
他重重地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客套話,隻是將那份沉甸甸的信任,牢牢地記在了心裡。“林作家,您放心!”他拍著胸脯,聲音洪亮,“這活兒,我們保證給您乾得漂漂亮亮的!”
送走阿勇,林星回到客廳。阿汐正抱著景曦,在地毯上玩著一個彩色的皮球。她剛才在旁邊都聽到了心裡那塊因為龐大開銷而懸起的小石頭,被林星那份從容的擔當,溫柔地安放回了原處。
她看著林星,眼底閃爍著一種名為“驕傲”的光。她的男人,不僅能寫出震撼人心的故事,更能用最沉穩可靠的方式,將夢想的藍圖,一步步變成現實。
“阿星哥,”她走過去從他手裡接過景曦,臉上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鄭重“房子的事,你和阿勇哥他們費心了。那……食堂的事,就交給我吧。”
她不再是那個隻會跟在後麵,為夢想歡呼雀躍的小女孩了。當夢想開始落地,她也找到了自己最堅實的位置。
那個下午,林星在書房裡,對著電腦,開始查閱各種關於兒童書屋的設計案例。而阿汐,則將那本畫著歪歪扭扭草圖的筆記本翻到了新的一頁。
她沒有再去畫不切實際的夢想而是開始認真地規劃起“阿汐食堂”的每一個細節。
“後廚要大,水槽要兩個一個洗菜,一個洗碗。”
“灶台要兩個一個煮麵,一個炒菜。”
“要買一個大大的冰箱,存放新鮮的食材。”
“還要有一個烤箱!可以給孩子們烤小餅乾和蛋撻!”
她甚至開始在本子上,寫下了食堂的第一份菜單。
“招牌海鮮雞蛋麵,裡麵要放蝦蛤蜊還有最新鮮的青菜。”
“番茄牛腩飯,牛腩要燉得爛爛的孩子們才咬得動。”
“周末限定:阿汐牌愛心小餅乾,免費送!”
她寫得那麼認真,那麼投入,仿佛已經聞到了從那棟紅磚房裡飄出的飯菜香氣。
就在這時,幾個村裡的孩子,大概是放了學,背著書包,小心翼翼地湊到了舊水產站的工地旁。他們不敢靠得太近,隻是伸長了脖子,好奇地往裡望著。
一個膽子大點的虎頭虎腦的小男孩,看到站在門口的林星,忍不住大聲問:“林作家,這裡……這裡真的要變成一個可以看書的地方嗎?”
他的聲音清脆,充滿了孩童特有的天真與渴望。
林星轉過身,看到那幾雙烏溜溜的充滿了期盼的眼睛,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輕輕觸動了。他對著孩子們,露出了一個溫和的微笑,點了點頭。
“是啊。”他說“很快你們就可以在這裡,看到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書。還可以在這裡寫作業累了就去隔壁阿汐食堂,吃一碗熱騰騰的麵。”
孩子們發出一陣壓抑不住的歡呼,隨即又像怕驚擾了什麼,趕緊捂住嘴巴,但那一張張漲得通紅的小臉上,寫滿了無法掩飾的巨大喜悅。
第二天上午,一輛滿載著水泥和紅磚的大卡車,轟隆隆地駛進了海角村。這是築夢工程的第一批“彈藥”,它的到來像一聲響亮的號角,讓整個村子都沸騰了。
村民們自發地從各自的家裡走出來圍在卡車旁。阿勇指揮著幾個年輕人,手腳麻利地開始卸貨。王叔和幾個老漁民,也捋起袖子,幫忙傳遞著一塊塊沉重的紅磚。
陽光下,水泥的粉塵混合著村民們的汗水,在空氣中彌漫開來帶著一種粗糲卻充滿生命力的味道。
林星和阿汐抱著景曦,站在不遠處,靜靜地看著這幅熱火朝天的畫麵。
那不再是一張畫在牛皮紙上的藍圖,也不再是一份寫在筆記本上的賬單。夢想在這一刻,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水泥與磚石,被一雙雙樸實而有力的手,穩穩地傳遞著,即將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砌成一座全新的港灣。
水泥是平凡的星光是遙遠的。
但當水泥開始為了星光而堆砌,平凡的本身,便也擁有了不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