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清蓮步輕移,向前邁出一步,微微欠身,溫婉的聲音中透著睿智與憂慮:
“陛下,小女子認為,慕容將軍所言甚是。
但僅靠談判分化,恐難立刻奏效。
匈奴人向來崇尚武力,對利益的追求直白而急切。
我們需雙管齊下,一方麵加強情報收集,洞悉匈奴聯軍的戰略部署、後勤補給等關鍵信息,以便我們能精準應對;
另一方麵,可暗中聯絡草原上其他對匈奴心懷不滿的部落,許以重利,結成臨時同盟,共同對抗匈奴的威脅。
此外,還應加強城內糧草儲備,嚴管物資流通,以防戰時出現短缺。”
慕容軒緊接著上前一步,神情嚴肅,緊握著佩劍的手微微收緊,目光堅定地說道:
“陛下,末將覺得,主動出擊亦不失為一種策略。
匈奴聯軍長途奔襲,必定疲憊。
我們可組織一支精銳騎兵,趁其立足未穩,夜襲敵營,打亂他們的部署,挫其士氣。
但此舉風險頗高,需精心策劃,確保一擊即中,否則將陷入被動。
同時,應加強城內巡邏,防止敵軍奸細混入,擾亂民心。”
張袞拱手深深一揖,麵色凝重,語氣沉穩而深思熟慮:
“陛下,臣以為,外交手段亦不容忽視。
可派出能言善辯之士前往前秦,陳述代國與前秦唇亡齒寒之理。
若代國被匈奴所滅,前秦亦將麵臨匈奴的直接威脅。
嘗試說服前秦與我代國結盟,或至少使其保持中立,不趁火打劫。
另外,在國內應頒布法令,穩定物價,安撫百姓,激勵民眾同仇敵愾,共禦外敵。
同時,加強對官員的監管,防止有人通敵叛國。”
拓跋什翼健聽聞,微微側目,問道:
“你是何人?”
拓跋寔趕忙回道:
“父王,此乃兒臣的軍師張袞,雖尚無官職,但其才華出眾,為兒臣出謀劃策,多有建樹。”
拓跋什翼健目光中閃過一絲讚賞,說道:
“如此人才,怎能埋沒。
即日起,張袞出任我代國的三軍軍師。”
張袞跪地謝恩:
“謝陛下隆恩,臣定當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劉庫仁步伐沉穩有力地走到近前,抱拳高聲道:
“陛下,末將願親率大軍,抵禦匈奴先鋒。
末將深知匈奴作戰習性,定當製定嚴密戰術,以守為攻,消耗敵軍有生力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同時,可派遣細作潛入匈奴內部,散布謠言,擾亂其軍心。
再者,聯絡周邊小部落時,需謹慎選擇,確保其忠誠可靠,不為利益所動而反戈一擊。”
拓跋寔也挺身而出,麵色莊重,語氣堅定決然:
“父王,兒臣以為,我們在加強軍事和外交手段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內政。
應當整頓吏治,嚴懲貪汙腐敗之徒,確保政令暢通。
並且組織工匠,加快製造防禦器械,加強城防工事。
同時,開倉賑濟貧民,穩定社會秩序,以防內亂發生。”
林婉清再次開口,神色憂慮而急切:
“陛下,我們還需關注輿論導向。
在城中宣揚代國的正義之戰,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和戰鬥意誌。
對於投降派的言論,要堅決打壓,以免動搖軍心。”
慕容軒反駁道:
“但過度的輿論壓製可能會引起民眾反感,適得其反。
應當引導民眾理性看待戰局,增強他們的信心。”
張袞沉思片刻,說道:
“我們還需考慮戰後的恢複與重建。
提前製定規劃,儲備人才和物資,以確保戰後能迅速恢複國力。”
劉庫仁說道:
“沒錯,戰爭的消耗巨大,若不提前謀劃,戰後恐陷入困境。”
眾人各抒己見,爭論激烈。
慕容垂聽著眾人的辯論,眉頭緊皺,沉思良久後說道:
“諸位所言皆有理。
如今局勢錯綜複雜,我們需多策並用,靈活應對。
穩固內部是根本,加強軍事防禦是保障,外交斡旋是輔助,輿論引導是支撐。
刺殺匈奴首領風險過大且有失道義,暫且不議。
主動出擊需謹慎謀劃,把握時機。
重點防守要全麵布局,不留破綻。
招募義勇可作為後備力量,但需嚴格訓練。
與前秦結盟可嘗試,但要做好兩手準備。
劉庫仁將軍聯絡周邊部落之舉需加快推進,務必確保其可靠性。
拓跋寔殿下整頓內政之事刻不容緩,要落到實處。
我們需同心同德,共渡難關。”
拓跋什翼健聽完眾人之言,眉頭緊鎖,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殿內一片寂靜,眾人皆緊張地等待著他的回應。
終於,拓跋什翼健抬起頭,目光中透露出決然:
“既如此,那便依諸位之計行事。
代國的生死存亡,在此一搏!”
眾人齊聲應道:
“遵命!”
聲音整齊而洪亮,在殿內回蕩,透著堅定的決心和無畏的勇氣。
眾人紛紛附議,遂定下聯合之策。
在這風雲激蕩的局勢中,王猛的每一步決策都如同定海神針,引領著戰局的走向。
他的智慧和果敢,讓他成為了這場亂世紛爭中最為耀眼的將星。
喜歡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請大家收藏:()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