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慕容垂再訪樓觀台(一)_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慕容世家之燕國傳奇 > 第65章 慕容垂再訪樓觀台(一)

第65章 慕容垂再訪樓觀台(一)(1 / 2)

在與林浩一番深入交談之後,慕容垂的內心深處湧起了一陣深沉且難以言喻的困惑與迷茫。

按說自己擁有《太公秘書》,在戰場上戰無不勝;而林家擁有《仁義經》,可以增加人道氣運。但是眼下,自己寄人籬下,生死完全掌握在彆人手裡;而林家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沒有取得任何的成績。

慕容垂開始懷疑,複興燕國、複興趙國這些目標到底有沒有意義?有沒有可能成功?如果沒有意義,沒有可能成功,那自己一輩子的努力就沒有意義,那自己的這一輩子到底在乾什麼?

想到這些,慕容垂覺得隻有找到《道德經》,感知天道,才能找到燕國和自己的正確方向。

而目前,自己對於《道德經》中的部分片段,依舊如墜濃重迷霧之中,難以參悟其中那高深玄奧、仿若天書般的真諦。而且慕容垂越來越感覺到自己跟《道德經》之間隱隱約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於是,慕容垂懷著堅定而決然的決心,決定再訪樓觀台,期望能夠在那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揭開自己心裡的疑團。

上一次在樓觀台,慕容垂在靜坐過程中,心神完全融入了周圍的自然山水之中。在樓觀台感覺更能感知天地運轉之道。

而慕容軒對此也是深有感觸,第一次來這裡,仍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所以,此次二人滿懷虔誠與熾熱的期待,快馬加鞭地再度前往那片充滿神秘與智慧的地方。

他們一路疾馳,沿途的山川秀麗如畫。

那連綿起伏的山巒,猶如蜿蜒盤旋的巨龍,恰如老子所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其雄偉之姿無需言語自顯威嚴。

那清澈見底的溪流,恰似飄逸舞動的銀帶,流淌之間蘊含著自然的韻律,正如道家所追求的“道法自然”。

那五彩斑斕的繁花,仿若璀璨耀眼的繁星,綻放之中彰顯著生命的蓬勃,此乃順應天道的自然之美。

然而,他們的心思全然被那道家的無上智慧所深深牽引,對於這大自然所慷慨饋贈的絕美之景,全然無暇欣賞,滿心滿念皆是對那能夠驅散困惑、指明方向的道家智慧的熾熱渴求。

不多時,他們便再次來到了樓觀台的腳下。

此地依舊雲霧繚繞,那輕柔的雲霧仿佛薄如蟬翼的紗幔帳,悠悠地漫掩著周圍的一切,正應了老子所說“惚兮恍兮,其中有象”,這朦朧之中似藏著無儘玄機。

仙風拂麵的感覺依然如初,絲絲涼意透著清幽之意,讓人心曠神怡,恰是“致虛極,守靜篤”的寧靜之態。

慕容垂下馬之後,與慕容軒沿著那蜿蜒曲折、宛如蛇行的小徑拾級而上。

周圍古木參天,繁茂的枝葉相互交錯,宛如一把把巨大的綠傘,遮天蔽日,仿若在詮釋著“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的道理。

它們似乎在低語著歲月的滄桑變遷,講述著那些被時間掩埋的古老故事,恰似道家所倡導的“善言無瑕謫”,默默傳遞著曆史的智慧。

清脆悅耳的鳥鳴聲聲啼叫,劃破山林的寂靜,那婉轉的歌聲似在訴說著自然的靈動與神秘,猶如“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的質樸韻味。

而他們的腳步愈發堅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承載著對智慧的執著追尋與不懈探索,帶著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

再次來到樓觀台,看著熟悉的景色,熟悉的環境,慕容垂似乎隱約記起來了前世之事。

由於見到熟悉的環境,他隱約曾記得前世部分片段,於樓觀台痛哭流涕,痛心疾首,為燕國的滅亡而悲傷。

不知道為何,此時居然又來到這裡,竟然覺得曾經無數次曾到過此地。

來到主殿之前,慕容垂輕輕叩響了那扇古樸厚重、充滿歲月痕跡的門扉。

隨著一陣低沉而悠揚的聲響,門緩緩打開,那位長須飄飄、神情矍鑠的盧姓老者再次出現在眼前。

見到他們,老者微微一笑,那笑容仿若洞悉一切的智者,又似蘊含著無儘玄機,仿佛他早已預知他們的到來,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老者看著風塵仆仆的慕容垂和慕容軒說道:“兩位居士知道為什麼當年老子選擇此地作為自己晚年的講經之地?那是因為此地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皆和道家的意境相同,此地山穀之中虎踞龍盤,天空之上紫氣環繞,在這裡宣講道家思想,可以讓弟子更容易參悟。同時,當年老子早就感知到,長安將成為中華大地的文化思想中心,因此隻有在這裡宣講道法,才能將道家思想傳播到中華大地和周邊邦國。”

慕容垂聽後露出慚愧之意,說到“由於我如今心亂如麻,確實忽略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需要從一草一木的大自然中感悟,是我太著急了,還望道長見諒。”

說完這些,慕容垂恭敬地向老者行禮,身姿筆挺,神色莊重,猶如一位虔誠的信徒在向神聖的神明表達自己的敬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者聽後,並不言語,臉上稍顯滿意的表情。

慕容垂接著說道:“道長,上次回去後,晚輩日夜苦思,猶如置身於茫茫黑夜中的孤舟,在困惑的海洋中漂泊,仍有諸多疑問,實在無法尋得答案,隻好再來向您這智慧的燈塔請教。”

老者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幾分嘉許,說道:“慕容居士,既來之,則安之。道家思想講究順其自然,福禍相依,你所遇到的,就是天道想要你遇到的,在你看來很糟糕的事情,或許你看到事情的全貌之後,就會知道,這個或許已經是最好的安排。不過既然二位今日前來急切的想了解《道德經》之奧妙,又對燕國和自己的前程想進一步了解,既然如此,但說無妨。”

慕容垂率先問道:“道長,您上次提及的老子思想中,關於‘大國者下流’,晚輩實在難以領會其中深意,仿若在黑暗中摸索,始終找不到那指引方向的明燈,還望道長能為晚輩詳細闡釋。既然是大國,為什麼下流!”

老者輕撫那如霜雪般的長須,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深邃而悠遠,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看到了千年之前的景象。

他說道:“慕容居士,下流不是下作,而是指的河流的下遊,稱為下流。所謂‘大國者下流’,其含義乃是,真正具有大國風範的國家,恰似那寬廣無垠、能納百川的河流的下遊。

這種寬廣的胸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要知自秦始皇統一天下至今,這五百年來戰亂不斷,其中緣由複雜難辨。

當年你們先祖太子丹密謀行刺,林家先祖蓋聶偷走《仁義經》並導致《道德經》被焚毀,這一係列事件讓天道運行發生改變。

原本已經統一天下的秦國,本可以給百姓創造一個太平盛世,結果因種種變故,秦國迅速滅亡,天下再次陷入戰亂。

當年秦始皇統一天下,便是天意,便是天道,而燕國太子丹卻看不到這一點,以為單純的刺殺嬴政,就可以阻止燕國被消滅?

而你們慕容家的祖先更是逆天而行,當年燕國都滅亡500年了,還妄圖複國?

你可知道為了你這個複國的執念,讓這天下遭受了多少戰火?

大國者下流,當年的燕國為什麼滅亡?那是因為燕國的統治者不思進取,欺壓百姓,燕國是自己把自己毀滅掉的,而不是秦國。而當年的六國都是一樣,自己把自己推向了亡國邊沿,就算秦國不去攻打他們,他們也會自己滅亡。

而真正的大國,應順應天道運行的規律。

它需具備寬廣豁達的胸懷,能夠毫無保留地接納來自各方的溪流,自身擁有深厚雄渾的底蘊卻不顯露絲毫鋒芒,表麵平和穩定,仿若那波瀾不驚的寧靜湖麵。

也就是說,一個國家若欲強大興盛,必須廣泛吸納天下的賢才異能之士,不排斥任何能夠使自身變得更強大的因素,並且在擁有強大實力的同時,還能做到待人謙遜溫和、公正平等,仿若那溫潤而澤、光華內斂的美玉。

唯有如此,天下的人才和財富才會如同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彙聚而來,國家的強大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這就如同我們常說的,高山不拒絕微小的塵土,故而才能成就其巍峨高大之姿;大海不嫌棄每一滴水的注入,所以才有了其浩瀚廣闊之態,此乃自然之道,亦是治國之理啊。

就像上次居士前來拜訪樓觀台,之後不久樓觀台就遭受到了陰陽家的猛烈攻擊,導致樓觀台的道門弟子死傷慘重,大部分傳承幾百年的建築亦毀於大火,貧道也險些慘遭毒手。但是貧道並不怪罪二位,因為既然樓觀台擺下天道八卦大陣,種下了那個因,那順著這個因,導致那個果,則是順其自然的天道。”


最新小说: 陰嫁女,冥王夫 綁定乙遊抽卡後,大佬閃現搶撐腰 盜筆:張天師來了 胃癌晚期,我爆料洗白成頂流女王 謝總,夫人掉馬後帶崽跑了! 惡女重生奪後位,兩眼一睜就是殺 嬌軟主播萬人迷,大哥們上位殺瘋了 長生種開啟了獵人朋友圈 我的痞子先生 狂龍出淵,女帝退婚後我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