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此人,實是能力超凡。然而,因他輔佐的君主苻堅乃五胡亂華時的氐族之人,故而在後世漢人統治的國度中,未得到大力宣揚。
身為臣子,出將入相堪稱至高榮耀,王猛達成了此等成就。其文才可與管仲、樂毅相較,武略能和薑子牙、韓信媲美。
在氐族統治的秦國,王猛大力推廣漢文化與儒家文化。即便西晉覆滅後,北方大地慘遭胡族踐踏,但漢文化的根基大致得以堅守,王猛在此功不可沒。
王猛心懷仁慈,屢屢勸誡苻堅減少殺戮,以寬厚之心感化百姓。在王猛輔佐期間,前秦強盛無比,周邊部落和小國紛紛主動前來朝拜、歸服,此乃戰略的至上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
王猛還眼光獨到。當慕容垂前來投奔時,王猛一眼便看出慕容垂絕非甘居人下之輩,多次勸苻堅將其誅殺。然而,苻堅因過度賞識慕容垂的才能,不願痛下殺手。王猛無奈,精心設計了千古陽謀金刀計。
金刀計的謀劃堪稱天衣無縫,常人恐怕難以逃脫。然而,王猛終究低估了苻堅的仁慈,慕容垂竟得以保全性命。這也為日後慕容世家其餘四個燕國的建立埋下了伏筆。
眾人皆言劉裕一生誅殺六位帝王,稱其為六位帝王玩。
而苻堅一生放過四位皇帝的性命,他死後更有六位曾經的臣子先後稱帝。也就是說,苻堅一生與十位帝王同朝,加上自身,十一帝曾同時存於一朝,這是千古未曾有的場麵。
先來瞧瞧苻堅一生放過的四位皇帝:
前燕皇帝慕容暐,公元370年,前秦滅前燕,慕容暐被俘,苻堅封其為新興侯。
前仇池國君主楊纂,公元371年,前秦攻滅前仇池國,楊纂投降,未遭殺害。
前涼末代皇帝張天錫,公元376年,前秦滅前涼,張天錫投降後被送往長安,苻堅未對其下毒手。
東晉皇帝司馬曜,淝水之戰,前秦大敗,苻堅亦未危及司馬曜的性命。
再來看看苻堅死後稱帝的六位臣子:
慕容垂於公元384年趁前秦內亂,恢複燕國,史稱後燕。
慕容泓於公元384年起兵反秦,建立西燕。
慕容德於公元398年在滑台自稱燕王,建立南燕。
姚萇於公元384年起兵反秦,公元386年稱帝,建立後秦。
呂光於公元386年得知苻堅被殺後,割據涼州建立後涼,公元401年呂隆即位後才正式稱帝。
拓跋珪於公元386年趁前秦分崩離析,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故而,王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因於遇見了仁慈的苻堅,二人仿若劉備與諸葛亮。劉備主司仁慈,其餘諸事皆交付諸葛亮處理。
最終,劉備為給兄弟報仇,亡於義;苻堅則被自己赦免的降將姚萇所殺,亡於仁。
而他們二人的軍師命運亦相似,諸葛亮積勞成疾而逝,王猛亦因勞累過度而終。
在此特彆提及,彼時王猛之孫王鎮惡年僅3歲。日後東晉王朝滅掉後秦、收複長安之時,王鎮惡竟為先鋒。不知是否因其生於長安,對長安頗為熟悉之故。
此時的長安,秋意漸濃,冷風如銳利的刀刃,肆意割掠著街巷。枯黃的落葉恰似失魂的舞者,隨風淩亂飛舞,似乎也在為這座都城未知的前途而憂心忡忡。風呼嘯著穿過屋簷,發出猶如鬼哭狼嚎般的淒厲聲響,給這即將到來的離彆蒙上一層悲涼的底色。
王猛的府邸內,氣氛凝重。
病榻之上,王猛形銷骨立。曾經洞察萬物的眼眸深陷,卻仍努力閃著微光。他麵色蠟黃、顴骨高聳、嘴唇乾裂,呼吸艱難微弱,仿佛在與死神苦苦抗爭。錦被襯出其身形單薄,似風一吹即倒。
此時,下人通報林浩前來探視。
林浩,這位在苻堅朝堂上身居國師高位之人,與王猛淵源頗深。早年間,王猛本為隱居名士,於山林間修身養性,研讀兵書史籍,對天下局勢有著獨到見解,卻不為世人所知。林浩偶然間與王猛結識,交談數語後,便被其才華折服,認定此人絕非庸碌之輩。此後,林浩誠意相邀,王猛便入了林家,擔任大管家一職。在打理林家事務之餘,二人常常徹夜長談,探討古今興亡、治國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