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華坐在副駕駛,一動不敢動。陳主席在後座翻看文件,偶爾和韓雲濤交談幾句。車子駛出縣城,窗外的景色逐漸由樓房變成了田野。
“小林,”陳主席突然開口,“你知道我們為什麼去田禾村嗎?”
林小華轉過身:“是去調研居民增收情況?”
“具體點說,是去看我們政協幫扶的養豬場。”陳主席合上文件,“去年我們聯係縣裡的技術員,幫村民謝玉民解決了生豬拉肚子的問題。”
韓雲濤補充道:“這個項目是陳主席親自抓的,投入了不少精力。”
林小華認真記在心裡,暗自慶幸昨晚熬夜看了政協的工作簡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個多小時後,車子駛入田禾村。村支書早已等在路邊,熱情地迎上來握手。一行人步行來到謝玉民家,遠遠就聽見豬的哼叫聲。
謝玉民見到陳主席就激動地握住他的手不放:“陳主席,您可算來了!快看看我們的豬,長得可好了!”
養豬場比林小華想象的要乾淨整潔,幾十頭肥豬在圈裡哼哼唧唧。謝玉民如數家珍地介紹:“現在有一百四十多頭,按照今年八塊五一斤的行情,能賣三十三萬呢!”
陳主席臉上露出罕見的笑容,他仔細詢問飼料價格、防疫情況,還親自走進豬圈查看。林小華趕緊掏出筆記本記錄,不時用手機拍照。
“多虧了政協幫忙聯係技術員,”謝玉民感激地說,“去年豬拉肚子差點全軍覆沒,現在總算熬出頭了。”
陳主席拍拍他的肩膀:“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你們富起來了,我們工作才有意義。”
回程的路上,陳主席明顯心情愉快,甚至哼起了小曲。他突然對林小華說:“小林,你把今天的情況寫個新聞稿,重點突出謝玉民家的增收賬目。”
林小華受寵若驚:“好的,我回去就寫。”
“寫好了直接發給我審核。”陳主席說完就閉上眼睛休息了。
回到辦公室,林小華顧不上吃午飯,立刻開始撰稿。他反複推敲用詞,既要樸實又要生動,既要突出成績又不能顯得浮誇。寫到第三稿時,他終於滿意了,戰戰兢兢地發給了陳主席。
不到半小時,陳主席就打來電話:“寫得不錯,稍作修改後發給省報駐安康記者站和安城日報。”他頓了頓,“把你名字也署上。”
林小華激動得手都有些發抖。他按照陳主席的意見修改後,將稿件《謝玉民的增收賬》發了出去,然後一直盯著郵箱,生怕錯過任何回複。
第三天早晨,林小華比平時更早到單位,直奔收發室取報紙。當他看到《省報》和《安城日報》頭版都刊登了他的文章時,心臟幾乎要跳出胸膛。更讓他震驚的是,文章幾乎一字未改。
整個上午,政協辦公樓裡電話不斷。先是省政協辦公廳打來電話,接著是省委宣傳部。中午時分,韓雲濤神秘兮兮地跑來:“小林,你火了!新來的婁書記批示要總結我們縣的經驗呢!”
林小華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辦公室電話又響了。是陳主席秘書打來的,讓他立刻去主席辦公室。
陳主席正站在窗前打電話,見林小華進來,示意他坐下。掛斷電話後,陳主席難得地麵帶笑容:“小林,你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引起了省委高度重視。”
“是陳主席指導得好。”林小華謙虛地說。
陳主席擺擺手:“不用謙虛。婁書記已經批示省政協來調研我們的聯鎮幫扶工作,省委宣傳部也要派記者來采訪。”他走到林小華麵前,“這對我們縣政協是個重大機遇。”
林小華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一篇文章竟然引發了如此大的反響。正當他想說什麼時,門外傳來敲門聲。
“請進。”陳主席說。
門開了,縣委書記文尚武拿著報紙走了進來:“老陳,好消息啊!”他看見林小華,眼睛一亮,“這就是小林吧?”
林小華連忙站起來:“文書記好!”
文尚武親切地說:“文章寫得真不錯,把我們的幫扶工作生動地展現出來了。”他轉向陳主席,“老陳,你們政協真是藏龍臥虎啊。”
陳主席難得地笑了:“小林剛來不久,表現確實不錯。”
文尚武仔細打量林小華:“文筆這麼好,縣委也需要這樣的人才啊。”他半開玩笑地說,“老陳,到時候可得支持縣委工作。”
林小華站在一旁,既興奮又忐忑。他沒想到一碗拉麵帶來的早晨,竟然會徹底改變他在政協的處境。看著兩位領導交談的身影,他隱約感到,自己的機關生涯或許會走向一個意想不到的方向。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