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西城
星期一早晨八點整,西城縣委常委會準時開始。十三名常委分坐會議室長桌兩側。縣委書記文尚武坐在主位,麵前攤開的筆記本上已經記滿了前幾項議程的要點。
“下麵進行最後一項議程,各位常委對近期工作有什麼看法和建議?”文尚武環視眾人。
會議室裡一時安靜下來,隻有空調運轉的輕微嗡鳴。常委們或低頭翻看文件,或若有所思地啜飲茶水。
見無人發言,林小華清了清嗓子,從公文包裡取出一個黑色筆記本。“文書記,各位領導,我有一點想法想跟大家分享。”
所有人都看向他。文尚武微微頷首:“林縣長,請講。”
林小華翻開筆記本,裡麵夾著幾張照片。“國慶節期間,我去西江鎮古梯田進行假日安全巡視時,遇到幾位省城來的遊客。”他舉起一張遊客在梯田前合影的照片,“他們特彆提到,西城的特色菜非常美味,可惜在省城吃不到正宗的。”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位常委。“我們西城縣作為湖廣移民聚集地,有著豐富的飲食文化底蘊。酸辣茴香小魚、蒸盆子、炕炕饃……這些特色菜不僅深受本地人喜愛,也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他的聲音漸漸提高,“更重要的是,我們縣還培養了一大批知名廚師。”
常委們開始交頭接耳,有人點頭表示讚同。分管旅遊的副縣長李梅插話道:“確實,上次省旅遊局來考察時,對我們的特色餐飲評價很高。”
林小華趁熱打鐵:“如果我們能在省城開一家西城風味的飯店,這不僅能成為宣傳西城的重要窗口,還能為我們的旅遊產業搭建一個推廣平台。”他的眼睛因為興奮而閃閃發亮,“我初步估算過,投資不大,但宣傳效果會非常好。”
會議室裡的氣氛活躍起來。文尚武摘下眼鏡擦了擦,重新戴上後直視林小華:“小林縣長的建議很有建設性。西城飲食文化確實是我們的一塊金字招牌。”他轉向其他常委,“大家覺得怎麼樣?”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分管財政的副縣長張建國提出:“可以考慮先從租賃店麵開始,控製初期投入。”
文尚武當即拍板:“好,那就這麼定了。小林縣長,這件事由你牽頭負責,立即聯係縣經貿局落實。選址要在省城繁華地段,店麵要大一些,組織我們縣的知名廚師定期去推廣。”
會議結束後,林小華看了看手表——才十點十五分。他沒有回辦公室,而是直接讓司機開車前往縣經貿局。路上,他撥通了經貿局局長方小平的電話。
“方局長,常委會剛結束,關於在省城開設西城特色餐飲推廣點的事,文書記已經批準了。我現在正往你那裡趕,咱們當麵詳談。”
電話那頭傳來方小平略帶驚訝的聲音:“好的,我馬上召集相關人員開會。”
當林小華走進經貿局會議室時,方小平和幾位副局長、科室負責人已經圍坐在會議桌旁。他起身相迎:“林縣長,您來得真快。我們正在討論文書記的要求。”
林小華與眾人握手後坐下:“時間不等人。大家有什麼初步想法?”
方小平翻開一個文件夾:“我們手頭正好有個現成的資源。省城慶華路有家叫‘慶華莊園’的飯店,老板韓成明是我們西城縣人,在省城經營了十年。”他頓了頓,“問題是這家店的廚師做不出地道的西城菜。”
經貿局副局長王麗補充道:“我們考慮可以組織西城的名廚去他店裡指導,這樣既能幫老鄉解決經營問題,又能為我們縣搭建宣傳平台,一舉兩得。”
林小華眼睛一亮:“這個思路很好!我還有個建議,不如近期在省城舉辦一場西城菜品品鑒會,擴大影響力。”
方小平立刻領會了意圖:“品鑒會可以放在慶華莊園辦,邀請省城媒體、餐飲界人士和相關部門領導參加。”
“就這麼辦。”林小華站起身,“我這就去向文書記彙報。方局長,你們抓緊拿出具體方案,尤其是廚師名單和菜品清單要儘快確定。”
回到縣委大樓,林小華三步並作兩步上了三樓,輕輕敲響了文尚武辦公室的門。
“請進。”裡麵傳來文尚武渾厚的聲音。
林小華推門而入,發現文尚武正在批閱文件。“文書記,已經和經貿局溝通好了。”他簡明扼要地彙報了慶華莊園的情況和舉辦品鑒會的想法。
文尚武放下鋼筆,露出滿意的笑容:“效率很高嘛。品鑒會這個點子不錯,可以邀請省裡相關部門的領導參加。”他略一沉吟,“省委組織部的韓誌明副部長不是我們西城人嗎?可以請他出麵邀請一些重量級嘉賓。”
“太好了!”林小華難掩興奮,“有韓部長站台,活動影響力會更大。”
文尚武站起身,走到窗前:“小林啊,這件事你全權負責,需要什麼支持直接跟我說。記住,一定要把我們西城飲食文化的精髓展示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