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十天裡,林小華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品鑒會的籌備中。他親自審定了十二位名廚的名單和二十道特色菜品的菜單,每天都要與經貿局通好幾次電話跟進進度。
品鑒會前夜,林小華提前趕到省城,與韓成明見了麵。這位同鄉老板四十出頭,說話時總帶著憨厚的笑容。
“林縣長,您放心,店裡都準備妥當了。”韓成明領著林小華參觀重新布置過的餐廳,“按照您的要求,我們增加了西城元素的裝飾,還專門印製了菜品宣傳冊。”
林小華檢查了廚房設備和食材儲備,又測試了音響和投影設備,確認一切無誤後才回酒店休息。那一夜,他輾轉反側,腦海裡不斷預演著第二天的每個環節。
品鑒會當天,慶華莊園門口掛起了“西城縣特色菜品品鑒會”的紅色橫幅。上午十點,賓客陸續到來。林小華穿著深色西裝,胸前彆著嘉賓胸花,在門口迎接重要客人。
十一點整,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韓誌明的專車抵達。他一下車就親切地用西城方言和大家打招呼,瞬間拉近了距離。
活動正式開始,韓誌明、文尚武、林小華和幾位領導一起為品鑒會剪彩。相機閃光燈此起彼伏,記錄下這一重要時刻。隨後,韓誌明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稱讚西城縣挖掘地方特色、推廣飲食文化的創新舉措。
“現在,我宣布品鑒會正式開始!”隨著韓誌明的話音落下,服務員們端著各式西城特色美食魚貫而出。
餐廳裡頓時香氣四溢。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展台上的“炕炕饃炒大蝦”,金黃酥脆的炕炕饃與鮮紅的大蝦相映成趣,周圍點綴著翠綠的香菜,色香味俱全。
“這道菜太有創意了!”一位省餐飲協會的專家讚歎道,“傳統與創新的完美結合。”
林小華穿梭在賓客之間,不時停下來介紹菜品特點:“這是我們西城的‘蒸盆子’……”林小華正為幾位媒體記者講解,忽然聞到一陣熟悉的酸辣香氣。轉頭看去,服務員正端出一盤“酸辣茴香小魚”,那金黃酥脆的小魚上撒著翠綠的茴香和紅豔的辣椒,令人食欲大開。
品鑒會進行到高潮時,十二位名廚穿著雪白的廚師服出來向賓客致意。林小華一一與他們握手表示感謝。當最後一位廚師走出來時,林小華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少林哥?你也來了?”
“小華,不,林縣長,”孫少林伸出有力的大手,“聽說你要辦西城菜品鑒會,我怎麼能不來?”
林小華握住孫少林的手,感覺那手掌厚實有力,“我感謝你對西城縣工作的支持!”
孫少林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就是混口飯吃。今天那道‘炕炕饃炒大蝦’就是我琢磨出來的。”
“是你!那道菜可是今天的明星菜。”林小華滿臉喜悅。
活動接近尾聲時,林小華特意倒了滿滿兩杯西城特產的米酒,遞給孫少林一杯:“來,敬你一杯,感謝你對家鄉美食文化的堅守。”
孫少林一飲而儘,黝黑的臉上泛起紅暈:“其實該我謝謝你。這些年,傳統菜式越來越不受年輕人歡迎,我們這些老廚師都快沒飯吃了。今天看到這麼多人對西城菜感興趣,我真的很高興。”
林小華也被感染了:“這隻是開始。通過今天的活動,我相信西城美食一定會走得更遠。”
送走最後一批賓客,林小華疲憊但滿足地坐在餐廳角落的椅子上。文尚武走過來,臉上帶著罕見的笑容:“小林啊,今天的活動非常成功!韓部長剛才說,可以考慮把西城菜列入省裡的接待菜單。”
“真的?那太好了!”林小華驚喜地站起來。
文尚武拍拍他的肩膀:“你這次立了大功。走,咱們一起去感謝一下那些辛苦的廚師們。”
廚房裡,十二位廚師正在收拾器具。看到領導們進來,他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活。林小華特彆把孫少林拉到文尚武麵前介紹:“文書記,這位是孫少林,‘西江飯店’的老板,今天的招牌菜‘炕炕饃炒大蝦’就是他的傑作。”
文尚武親切地與孫少林握手:“孫師傅,你的手藝真不錯。有沒有興趣帶徒弟,把西城菜發揚光大?”
孫少林激動得語無倫次:“當然願意!我一定多帶徒弟。”
離開慶華莊園時,夕陽已經西沉。林小華站在門口,望著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車流,心中充滿成就感。他知道,今天的品鑒會隻是西城美食走向更廣闊天地的第一步。而這一步,將讓更多人記住西城的味道,了解西城的故事。
手機鈴聲打斷了他的思緒。是方小平打來的:“林縣長,剛接到三家省城餐飲集團的電話,都想引進西城特色菜!”
林小華笑了,那笑容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格外燦爛。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