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店裡的人流稍微減少了一些。陳雪兒剛想坐下來喘口氣,就看到丈夫匆匆走進廚房:“雪兒,魯書記和黃縣長來了!”
陳雪兒手一抖,差點打翻剛裝好的蒸碗:“他們來乾什麼?”
“說是來買蒸碗菜的,”林小華壓低聲音,“聽縣委的乾部說你做的蒸碗連省裡領導都愛吃,特意過來買點過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雪兒趕緊整理了一下衣服和頭發,跟著丈夫走出廚房。前廳裡,縣委書記魯為民和縣長黃毅正站在櫃台前,饒有興趣地看著牆上的菜單。
“魯書記,黃縣長,歡迎光臨!”林小華熱情地迎上去,“您二位請坐,想吃什麼我親自去安排。”
魯為民笑著擺擺手:“不用客氣。我們聽說你妻子的西江飯店做的特色蒸碗菜特彆地道,連省裡的領導都讚不絕口,今天特地來買點過年。”
“是啊,”黃毅接過話茬,“馬上要放假了,家裡也得備些年貨。小林啊,給我們各來兩個蒸盆子,梅菜扣肉、粉蒸肉、清蒸排骨、清蒸豬肘、四喜丸子、八寶飯各要四碗。”
林小華連連點頭,轉身去準備。陳雪兒則端來兩杯熱茶:“魯書記,黃縣長,天冷,先喝口熱茶暖暖身子。”
魯為民接過茶杯,打量著這個樸實能乾的老板娘:“陳老板,你這蒸碗菜有什麼秘訣嗎?怎麼連省城的客人都大老遠跑來買?”
陳雪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哪有什麼秘訣啊,就是按老一輩傳下來的方法做。選料要新鮮,火候要到位,最重要的是用心。”
“說得好!”黃毅讚歎道,“現在像你這樣堅持傳統手藝的人不多了。我看你們可以考慮把‘西江蒸碗’做成品牌,縣裡可以給予政策支持。”
正當陳雪兒不知如何回答時,林小華提著兩個大泡沫箱走了過來:“魯書記,黃縣長,您二位的蒸碗都裝好了。我讓服務員幫您搬到車上。”
魯為民站起身,從錢包裡掏出幾張百元鈔票放在桌上。林小華連忙推辭:“這可使不得,您二位能來就是我們莫大的榮幸了……”
“哎,一碼歸一碼。”黃毅堅決地把錢按在桌上,“我們提前就打聽了價格,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再說了,將來就是不在西城縣工作了,我們也要來西江飯店買蒸碗菜呢!”
送走兩位領導後,陳雪兒和林小華相視一笑。雖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心裡卻充滿了成就感。
下午三點,最後一波客人也離開了。陳雪兒坐在櫃台後,終於有時間喝口水。她看著賬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粗略估算今天的收入,心裡感覺美滋滋的。
“累壞了吧?”林小華走到妻子身後,輕輕為她揉捏肩膀。
陳雪兒閉上眼睛,享受著這難得的放鬆時刻:“是挺累的,但看到大家都喜歡我們的蒸碗菜,再累也值得。”
“我剛才想了想黃縣長的話,”林小華若有所思地說,“也許我們真的可以考慮把‘西江蒸碗’做成品牌。明年我們可以提前準備包裝盒,甚至可以開發真空包裝,讓外地客人也能吃到正宗的西江蒸碗。”
陳雪兒轉過身,認真地看著丈夫:“你真的這麼想?”
“當然,”林小華點點頭,“這是祖傳的手藝,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斷了。再說了,你看今天魯書記和黃縣長都這麼支持……”
他的話被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打斷。小李接起電話,隨即驚訝地睜大眼睛:“是省電視台!他們說想正月初五來采訪我們的蒸碗菜!”
廚房裡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麵麵相覷。片刻的寂靜後,爆發出一陣歡呼聲。老張激動得老淚縱橫,幾個年輕的服務員更是興奮地跳了起來。
夕陽西下,西江飯店的廚房裡依然熱氣騰騰。蒸籠裡的碗菜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這香氣飄出廚房,飄過街道,融入西江縣每一個期待團圓的家庭中。在這臘月歲末的寒風中,沒有什麼比一碗熱騰騰的蒸碗菜更能溫暖人心了。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