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在縣裡表現怎麼樣?”張開洪突然問道,眼睛卻看著魯為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魯為民立刻放下筷子,恭敬地回答:“小林同誌能力很強,是我們縣最年輕的常務副縣長,工作踏實,群眾基礎也好。”
“嗯,年輕乾部要重點培養。”張開洪點點頭,又轉向林小華,“為民啊,你要多帶帶小林,爭取早日把他提拔到市裡去。我和誌鵬同誌也熟,改天我跟他打個招呼。”
林小華手裡的酒杯差點掉在地上。孫誌鵬是安城市委書記,是他在市裡開會時隻能遠遠望見的大領導!而眼前這位“二叔”居然能直呼其名,還說“打個招呼”這樣的話。
黃毅見狀,趕緊接過話茬:“張部長,您放心,小林確實很優秀。就拿我們縣那個8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項目來說,小林招商引進的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45。”
張開洪和張開軍對視一眼,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不錯,年輕人就要這樣,腳踏實地乾實事。”
林小華感覺後背已經濕透了。那個農產品加工項目確實是他主抓的,但他沒想到會在這種場合被縣長拿來彙報。更沒想到的是,兩位“叔叔”居然對此了如指掌。
“小林啊,”張開洪突然轉向他,眼神變得親切,“以後有什麼困難可以直接找為民,或者讓他轉告我也行。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林小華慌忙站起來,雙手捧著酒杯:“謝謝張部長關心,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負您的期望。”他一仰脖,把杯中酒一飲而儘,火辣辣的感覺從喉嚨一直燒到胃裡。
魯為民和黃毅也趕緊舉杯敬酒,一時間桌上觥籌交錯,氣氛熱烈。林小華偷眼看了看父親,林建軍顯然也被這場麵震住了,拘謹地坐著,筷子都不敢多動。
飯後,魯為民和黃毅借口有公務提前離席。張開洪和張開軍卻興致很高,提議帶林小華父子在村裡轉轉。
走在乾淨整潔的村道上,林小華發現這個村子與眾不同。每家每戶都是統一規劃的二層小樓,門前種著花草;村中心有個大廣場,健身器材、籃球場一應俱全;遠處還能看見一片溫室大棚,在陽光下閃著光。
路上遇到的村民都熱情地向兩位“張領導”打招呼,有的還拉著他們問長問短。張開洪和張開軍也一一回應,詢問今年的收成、孩子的上學情況,完全沒有大領導的架子。
“領導,我家那小子大學畢業了,想去北京工作,您看……”一個老大爺搓著手問。
張開洪笑著拍拍老人的肩:“老李啊,讓孩子把簡曆發我郵箱,我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崗位。不過話說在前頭,得憑真本事吃飯啊!”
老人連連點頭,笑得合不攏嘴。
林小華跟在後麵,看著這一幕,突然明白了什麼是“接地氣”。這些村民或許不知道兩位張領導的具體職務,但他們知道這是村裡走出去的“大人物”,是能說上話、辦成事的自己人。
走到村口,張開洪停下腳步,轉身對林小華說:“小林啊,以後工作上有什麼想法,可以直接跟為民說,也可以為民帶話。年輕人要有闖勁,但也要穩紮穩打,明白嗎?”
林小華鄭重點頭:“我明白,謝謝張部長教誨。”
“彆這麼拘束,私下叫二叔就行。”張開洪笑了笑,那笑容讓林小華想起了自己已故的爺爺。
第二天下午回縣城的路上,林小華一直沉默不語。父親林建軍看了他好幾次,終於忍不住問:“小華,昨天這事……”
“爸,”林小華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色,“姐嫁了個好人家。”
林建軍歎了口氣:“我是擔心你……那些領導……”
“我知道分寸。”林小華打斷父親的話,聲音很輕,但很堅定,“我會好好工作,不靠關係,憑本事吃飯。”
話雖這麼說,但林小華心裡清楚,今天這場婚禮已經無形中改變了很多東西。他想起張開洪說的“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想起魯為民和黃毅突然變得熱切的眼神,想起那個8億元項目中可能存在的機遇與挑戰……
車窗外,夕陽西下,將整個縣城染成了金色。林小華摸出手機,給姐姐發了條消息:“姐,祝你幸福。”然後他打開工作群,開始安排明天關於農產品加工項目的推進會。
不管背後有多少彎彎繞繞,工作總歸是要踏踏實實做的——這是他林小華的底線,也是他在這突如其來的政治漩渦中唯一能把握的東西。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