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現在價格被中間商壓得低了,”陳新軍無奈地說,“要是有一個統一的市場,價格透明就好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小華眼睛一亮,轉向跟過來的蔣大軍:“聽見了嗎?這個縣農業局可以協調建立起來。”
蔣大軍立即回應:“巧了,全縣農副產品交易平台正在籌建,預計下個月就能運行。無論是糧油、藥材還是牲畜,都能通過這個平台以合理價格交易。”
林明秀高興地拍手:“那太好了!新軍,這下你沒話說了吧?”
陳新軍撓撓頭,憨厚地笑了:“要是真有這麼個平台,我當然支持媽多養些羊。”
林小華在奶奶家短暫停留後,繼續在小店村走訪了幾戶中藥材種植戶。每到一戶,他都詳細詢問種植規模、銷售渠道、麵臨困難等,並認真記錄。種植戶們起初拘謹,見他態度誠懇,漸漸打開了話匣子。
“林縣長,我們最愁的就是銷路。”一位種植當歸的老農說,“藥販子來收,價格說多少就是多少,我們連討價還價的餘地都沒有。”
林小華點點頭:“剛才說的交易平台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另外,我們正在製定的獎補政策也會向中藥材種植傾斜。”
離開小店村時,太陽已經西斜。林小華看了看表,決定再去最後一個點——城關鎮三元村。
三元村新任村支書汪世賢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見到縣領導來了,緊張得額頭冒汗。他帶著林小華和蔣大軍參觀了村裡的蔬菜大棚。寒冬裡,大棚內溫暖如春,各種蔬菜長勢喜人。
“我們村在縣城開了個蔬菜直銷店,”汪世賢介紹道,“但房租和人工成本太高,利潤很薄。”
林小華蹲下身,摸了摸翠綠的菜葉:“可以考慮按銷售額給予現金獎補。另外,是否想過商超直供渠道?減少中間環節,利潤就上去了。”
汪世賢眼睛一亮:“直供?這……我們還真沒想過。”
“蔣局長,能否請農業局幫忙聯係一下?”林小華問。
“沒問題!”蔣大軍爽快地答應,“我認識市裡麵幾個規模大的超市老板,我可以聯係他們。”
臨彆時,汪世賢緊緊握住林小華的手:“林縣長,您說的這些政策什麼時候能落實?村民們可都盼著呢。”
林小華堅定地說:“很快。我回去就督促蔣局完善方案,爭取最短時間內出台。”
回縣城的路上,林小華一直沉默。車窗外的田野漸漸暗下來,遠處村莊亮起點點燈火。蔣大軍偷偷觀察著副縣長的側臉,發現他眉頭緊鎖,顯然在思考什麼。
“林縣長,今天收獲很大啊。”蔣大軍試探著說。
林小華回過神來:“是啊,但問題也比想象的多。老蔣,回去後我們加個班,爭取三天內把方案完善好。”
蔣大軍點點頭:“您放心,我今晚就召集人手。”
接下來的三天,農業局的燈光常常亮到深夜。林小華親自參與方案的修改,每個細節都反複推敲。第五天,《西城縣農業產業發展獎補政策試行)草案》正式頒布,這在安城市乃至全省都屬首例。
政策出台的當天,林小華辦公室的電話就沒停過。各鄉鎮、村莊紛紛來電谘詢具體實施細則。林小華不厭其煩地一一解答,嗓子都說啞了。
又過了三天,林小華正在批閱文件,秘書小孫急匆匆推門進來:“林縣長,您看今天的安城日報了嗎?”
林小華抬起頭:“怎麼了?”
秘書展開報紙,頭版頭條赫然印著《169個村的同一個夢想》的大標題,副標題是“西城縣創新產業獎補政策助力鄉村產業發展”。
“記者什麼時候來的?”林小華驚訝地問,“我怎麼不知道?”
“聽說是直接到村采訪,”秘書興奮地說,“走訪了好幾個村呢。您看這裡——”他指著文章中一段,“‘楊遠洪摸著嶄新的牛欄笑得合不攏嘴’‘汪世賢帶領村民給超市送貨’……寫得真生動!”
林小華仔細閱讀著報道,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更讓他意外的是,幾天後市委書記孫誌鵬批示:“西城縣的做法值得肯定,請各縣區學習借鑒,結合本地實際製定相關獎補政策。”
放下報紙,林小華走到窗前。縣政府大院裡的積雪正在融化,樹枝上已經能看到嫩芽的痕跡。春天真的要來了。
“接下來參觀交流的兄弟縣市該多起來了。”林小華自言自語道。但此刻他心裡想的不是政績和榮譽,而是楊遠洪即將改造的牛圈、奶奶要買的小羊……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才是他最看重的。
秘書剛要退出,林小華叫住他:“通知一下蔣局長,明天我們再去趟小店村,我想看看奶奶的小羊買回來沒有。”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