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義緊張得手心冒汗:“趙書記,我們這就是個社區小餐廳,哪能和機關食堂比……”
“哎,群眾用腳投票最真實。”趙軍民擺擺手,“給我也來份你們這的招牌菜吧。”
薛明義親自去後廚盛了一份飯菜——紅燒排骨、蒜蓉空心菜、紫菜蛋花湯,外加一個鬆軟的花卷。他緊張地站在一旁,看著趙軍民夾起一塊排骨送入口中。
趙軍民咀嚼的動作突然停住了,眉頭微蹙。薛明義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這排骨……”趙軍民緩緩開口,“燉得恰到好處,肉質酥爛卻不失嚼勁,醬汁也入味。”他又嘗了口空心菜“火候掌握得好,清脆爽口。老薛啊,你們這廚師不簡單。”
薛明義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笑容:“是我們社區的老周師傅的手藝,他做了四十年廚師。”
趙軍民邊吃邊問:“你們這收費多少?”
“八元一位,不限量,還能打包。”
“這麼便宜?”趙軍民驚訝地放下筷子,“這排骨在市麵上可不便宜,你們怎麼維持的?”
薛明義解釋道:“我們不圖賺錢,就是想給社區老人行個方便。食材都是批量采購,加上老周他們這些退休廚師隻要象征性的補貼,成本就能壓下來。”
趙軍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突然問道:“老薛,如果讓你負責市委和政府兩個機關食堂,再加上周邊幾個部門的乾部餐,一共大概3500人左右的規模,你能應付嗎?”
薛明義瞪大眼睛:“3500人?趙書記,您開玩笑吧?我們這最多坐四百多人……”
“彆急。”趙軍民笑了,“我是這麼想的。市委每年可以投入300萬資金,幫你們擴建場地、添置設備。早中晚三餐錯峰供應,早餐6元,午晚餐9元,適當提高點價格保證質量。你覺得怎麼樣?”
薛明義腦子嗡嗡作響,這個提議太突然了。他轉頭看向妻子,阮小月也是一臉震驚。
“趙書記,我……我就是個退休老頭,沒想搞這麼大……”薛明義結結巴巴地說。
趙軍民正色道:“老薛,你解決了一個我們一直頭疼的問題——如何讓退休老同誌吃上可口又實惠的飯菜。你的模式很值得推廣。而且……”他壓低聲音,“機關食堂每年補貼850萬,飯菜還老被投訴。”
就在這時,阮小月端著兩杯熱氣騰騰的龍井茶走過來:“趙書記,您喝茶。”她悄悄捏了丈夫一下,“老薛,趙書記這麼看重咱們,你還猶豫什麼?”
薛明義看著妻子鼓勵的眼神,又看看餐廳牆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標語,終於點了點頭:“趙書記,我們試試看。不過得說好,飯菜質量必須保證,價格也不能漲太多。”
趙軍民高興地一拍桌子:“好!就這麼定了!”
下午六點,趙軍民如約再次來到餐廳。這次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帶著十幾位市委市政府的乾部。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市委書記親自站在餐廳門口指揮排隊。
“大家注意,無論什麼級彆,一律排隊!包括我在內!”趙軍民的聲音鏗鏘有力,“吃完飯自己洗碗,都是成年人了,彆給服務員添麻煩。”
乾部們麵麵相覷,但很快排起了整齊的隊伍。薛明義看著這一幕,眼眶有些發熱。他沒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善念,竟然引來了如此大的改變。
晚餐結束後,趙軍民從公文包裡取出一個精致的木盒:“老薛,聽說你喜歡普洱茶,這是我老同學從雲南帶來的,送你嘗嘗。”
薛明義連忙推辭:“趙書記,這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彆客氣。”趙軍民不由分說地把盒子塞進他手裡,“就當是我替全市退休老同誌謝謝你的心意。”說完,他轉身離去,背影在夕陽下拉得很長。
晚上回到家,薛海燕已經睡下。阮小月熱好飯菜,和丈夫坐在餐桌前。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桌上,為簡單的飯菜鍍上一層銀邊。
“老薛,你想過會有今天嗎?”阮小月輕聲問。
薛明義搖搖頭,給妻子夾了一筷子菜:“我就是看那些老人吃飯不方便……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阮小月笑了:“你啊,退休了反而更忙了。”
“忙點好。”薛明義望著窗外的月亮,“比閒著等死強。”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薛明義就起床了。他輕手輕腳地來到廚房,泡了一杯趙軍民送的普洱茶。茶香氤氳中,他翻開筆記本,開始規劃擴建餐廳的事宜。第一縷陽光照進來時,他已經在紙上畫出了新的餐廳布局圖。
阮小月起床看到丈夫專注的側臉,會心地笑了。她知道,這個退休老人的新事業,才剛剛開始。\
喜歡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請大家收藏:()我們曾經翻過那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