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帝目光如刀,掃過呂輕舟等人,讓他們如芒在背,不敢直視。
“朕意已決!方南功在社稷,當封靖海伯!此非僅賞其功,更是激勵天下將士奮勇殺敵!若蕩平泉州倭寇,便是封侯,亦不為過!”
“至於爾等所慮其年少驕矜?哼,若連這點功勳都承受不住,也枉費朕與鎮國公的期許!即刻擬旨!”
呂輕舟等人見聖意已決,且皇帝話說到這個份上,再不敢多言,隻得悻悻應諾。
建武帝看向一直侍立在側、臉上堆笑的大太監張誠:“張誠!”
“老奴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誠連忙趨前跪倒,心中早已樂開了花。
這可是天大的美差!國公府出手向來大方,這次還是給方小公爺封爵的旨意,賞賜必然豐厚無比!
“著你為欽差,攜封賞聖旨,並朕之慰勉,即刻啟程,趕赴先鋒大營,當眾宣旨,犒賞三軍!務必彰顯天恩浩蕩!”建武帝吩咐道。
“老奴領旨!定不負陛下所托,將天恩浩蕩傳至軍前!”張誠叩首,聲音都帶著喜氣。
建武帝看向鎮國公:“討倭大軍準備如何?”
鎮國公肅容回稟:“啟稟陛下,五萬京畿及抽調之精銳已集結完畢,糧草輜重齊備,將士枕戈待旦,隨時可揮師南下!”
“好!”建武帝霍然起身,“三日後,朕親至神策門,為大軍壯行!戶部、兵部、工部,全力保障大軍開拔及後續糧餉軍械供應,不得有誤!若有延誤,嚴懲不貸!”
“臣等遵旨!”幾位大臣連忙應道。
朝議散去,建武帝留下鎮國公。
“老國公,”建武帝的聲音帶著深意“東南糜爛,非止倭寇凶頑。孫道乾奏報,疑點重重。台州、溫州等地,究竟如何光複?是倭寇畏方南兵鋒而遁,還是真如孫道乾所奏乃其遣精兵之功?其間必有蹊蹺!”
鎮國公點頭:“陛下明察!老臣亦有此慮。前線奏報,倭寇聞方南至,望風披靡,倉皇棄城而逃,所謂福州精兵出擊,恐是子虛烏有!”
“嗯。”建武帝點點頭,“你此番南下,身負討倭重任,亦擔監察之責!持朕密旨,嶺南道所有官員,上至觀察使孫道乾,下至州縣官吏,凡有謊報軍情、冒功領賞、貪墨軍資、臨陣脫逃、棄城失地者,證據確鑿者,無需回稟,就地拿下,檻送京師!若有緊急情狀,許你便宜行事,先斬後奏!”
“老臣領旨!”
鎮國公告退後,建武帝又召來心腹大太監張誠。
“張誠。”
“老奴在。”
“你此去宣旨,明麵上是犒軍,暗地裡,帶上影衛。”
建武帝的聲音冰冷“給朕好好查!查查福州府庫!查查沿途州縣官員在倭亂中的表現!查查孫道乾的‘功勞’有多少水分!查查那些本該用於前線的糧餉,進了誰的腰包!所有證據,密報於朕!”
張誠躬身行禮:“老奴明白!定不負陛下重托!”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