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看向鎮國公“此事體大,涉及前朝宮禁,恐需朝廷明旨……”
鎮國公大手一揮“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王大人,你我二人聯名,起草奏章,詳述拆除扶桑皇宮、於原址建造東瀛道觀察使衙門之必要性。”
“八百裡加急呈送陛下禦覽,本帥料定,陛下雄才大略,必會準奏,在聖旨下達前,你可先行組織匠作,勘測皇宮地形,規劃新衙圖紙,籌備物料。”
“一旦旨意下達,即刻開工,要建就建一座配得上我大楚天威、讓萬民仰望的東瀛道中樞!”
“下官遵命,謝老公爺,謝方將軍!”王守仁心花怒放,連聲稱謝。
東瀛道衙門的官員和數萬移民陸續抵達京都,交接工作展開。
軍隊將控製的城市、府庫、田畝清冊、戶籍等移交給王守仁的衙門。
京都及周邊地區,開始從軍管狀態向民政管理過渡。
移民們在吏員的組織下,開始接收城內的空置房屋和城郊的田地。
鎮國公的大軍,在完成交接和部署後,不再絲毫停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帥旗再次前指,直指藤原庫之助逃亡的東北方向。
三路大軍按照驅虎吞狼的宏偉戰略,開始征伐。
中路,鎮國公大軍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左路,安平伯周勇攻勢迅猛,不斷攻克沿途城池,將扶桑守軍和居民向北驅趕。
右路,武威將軍陳震穿插分割,切斷藤原一眾的後路,將大量躲藏在山林、鄉村的扶桑人驅趕出來,彙入那北遷的洪流。
沿途所過,楚軍以強大的武力恫嚇,輔以“隻有向北、向小濱方向才有生路”的流言,在側翼網開一麵,隻保留強大的追擊壓力。
一座座城池的守軍和居民,在楚軍兵鋒和流言的雙重壓力下,拖家帶口,帶著有限的資源,加入了那規模越來越龐大、目的地隻的遷徙人潮。
藤原庫之助在仙台驚魂未定,就接連收到楚軍三路逼近、驅民如潮的消息。
“好狠毒的驅虎吞狼之計!”
藤原庫之助臉色慘白,頹然跌坐在禦座上,“楚寇是要把朕……把朕和所有扶桑人,都逼到海邊,逼著我們去……去攻打高麗,他們是要用我扶桑人的血,去為他們開疆拓土!”
藤原庫之助看穿了方南的計策,卻發現根本無力破解。
留在仙台,隻有被楚軍甕中捉鱉,分散逃亡,隻會被各個擊破,唯一有希望的路,就是按照楚軍指引的方向,去小濱。
然後……渡海,去南高麗,用扶桑人的屍骨,為楚軍鋪就一條通往高麗半島的血路!
“天亡我也……”
藤原庫之助絕望地閉上眼睛,猛地睜開眼“傳旨,放棄仙台,全軍……不,所有還能動的人,立刻向若狹小濱城轉移,帶上所有能帶走的糧食和財物。”
仙台城內剛剛安頓下來的貴族、追隨者,連同原本的居民,再次彙入龐大的遷徙洪流。
所有人向著西南方的海岸,向著那若狹小濱城,倉惶湧去。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