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刻進行第二批渡海,由他的心腹大將統領剩下的軍隊,攜帶大軍所需物資,即刻登船,馳援吉川忠康,鞏固和擴大占領區。
2.藤原庫之助本人將帶領家眷和一眾大臣貴族,隨同船隊出發,前往高麗的土地建立新朝。
3.命令所有的扶桑人,做好分批渡海的準備,船隊將源源不斷地往返,直到將所有願意追隨天皇的子民都運送到那片新天地。
小濱、敦賀等港口再次忙碌起來,扶桑人開始源源不斷地登上開往高麗的船隻,踏上了注定充滿血淚的征途。
——
太監張公公,帶著一隊皇宮禁衛,攜帶著建武帝的聖旨和封賞詔書,一路風塵仆仆。
乘最快的驛船沿運河南下,在泉州港征用了水師一艘戰船,很快抵達了博多港。
在博多城,大楚衙門的官員不敢怠慢,立刻調撥了最好的馬匹和向導。
張太監一行毫不停歇,換馬不換人,沿著大軍開辟的驛道,向著鎮國公中路大軍駐紮的福知山城星夜兼程。
當福知山城的輪廓出現在張太監眼中時,早有快馬飛報入城,鎮國公聞訊率領一眾將領,出城相迎。
“張公公一路辛苦,遠涉重洋,可是陛下有旨意?”鎮國公拱手,笑臉相迎。
張誠不敢托大,趕忙滾鞍下馬,忙不迭的施禮:“老公爺折煞奴婢了,奴婢奉陛下口諭與聖旨,特來宣旨。”
“陛下對老公爺在扶桑所立不世之功,甚是欣慰,還請老公爺將周勇和陳震兩位將軍一並叫來,奴婢再一同宣旨。”
鎮國公聞言心中了然,知道這旨意必與後續安排和封賞有關,且周勇和陳震是關鍵人物。
當即,鎮國公讓人安排張太監一行到帥府的客房休息,派人速去叫周勇和陳震到中軍帥府,不得耽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晚,鎮國公在帥府設下宴席,宴請張太監,方南作陪。
酒過三巡,張太監借著幾分酒意,身體微微前傾,壓低了聲音:
“老公爺,方爵爺,奴婢臨行前,陛下特意召見叮囑,除了封賞,還有關於二位回京的安排,朝堂商議時呂輕舟可是說了不少話啊。”
隨即張太監語速不快,將呂輕舟在朝會上那番關於鎮國公年事已高需頤養、方南年輕需回京受賞誇功並備考鄉試的言論,以及建武帝最終被說動的情形,隱晦地點了出來。
鎮國公端著酒杯的手微微一頓,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化為一聲意味深長的輕歎。
鎮國公放下酒杯,臉上帶出笑容:“老夫這把老骨頭,確實也該歇歇了。萬裡奔波,這把年紀,能全須全尾地回去見老妻,已是托陛下洪福。”
“至於南兒……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陛下體恤,允回京備考,亦是保全之意,功名富貴,過猶不及。”
能借此機會交出兵權,平安歸京,未嘗不是福分,周勇、陳震皆穩重老成,定能執行妥當,我祖孫二人,正好借此機會,風風光光地回去獻俘。”
方南何等聰明,張太監的暗示和祖父的話,瞬間讓他明白了朝堂上的暗流和皇帝的權衡。
一絲失落和了然劃過心頭,旋即釋然,方南起身,對著張誠和祖父深深一揖:“孫兒明白,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陛下厚愛,允我回京應試,感激不儘。”
“祖父年高,我也希望能侍奉左右,扶桑大局已定,亦無牽掛,謹遵聖命,遵祖父教誨。”
張誠見祖孫二人如此通透豁達,心中也鬆了口氣,連連舉杯:“老公爺和爵爺深明大義,真乃國家柱石,奴婢敬二位!”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