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府內,方南心係平溪村的諸多事務,但老太君的話不能不遵。
老人家想著孫子若能高中舉人,這便是天大的喜事,必須要在府中操辦慶典,祭告祖先。
方南深知祖母心意,不忍拂逆,隻好按下性子,安心在府中等待。
“少爺,老太君請您過去用茶。”丫鬟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方南轉身,微微一笑:“這就去。”
府中眾人因等待放榜而略顯緊張,尤其是母親方王氏,這幾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方南看在眼裡,便想著做些新奇美食來活躍氣氛,也讓祖母、母親和妹妹嘗嘗鮮。
方南喊來石頭,吩咐道:“你去村子一趟,選一頭最肥的豬,再帶上幾袋玉米、土豆和紅薯,速速回來。”
石頭辦事向來利索,為了節省時間,直接將一頭肥豬結實實地捆在了一匹健馬的馬背上,另一匹馬則馱著三袋沉甸甸的作物,一路疾馳返回京城國公府。
剛過一個時辰,石頭便帶著東西回來了。
牲畜和三樣作物一到,方南便擼起袖子,在府中大廚房外的空地上擺開了架勢。
方南叫來了府裡的屠夫和幾個廚子,準備現場教學。
小玉兒和小狼旺財寸步不離地跟在方南左右,臉上充滿了興奮與好奇。
看到那頭被捆著、哼哧哼哧叫著、眼睛滴溜溜圓、看起來頗有些憨態可掬的大肥豬,小玉兒的同情心頓時泛濫了。
小玉兒扯著方南的衣角,仰著小臉,眼圈紅紅地央求道:“哥哥,哥哥,不要殺它好不好?它看起來好可憐,我們把它養起來陪我玩吧?它看起來胖乎乎的好好玩……”
這番童言稚語,讓周圍一眾準備動刀的屠夫和下人們都忍俊不禁。
方南哭笑不得,蹲下身與妹妹耐心解釋:“玉兒乖,這豬豬生來就是給人吃的,它吃了睡睡了吃,長得胖胖的,就是為了變成香噴噴的肉肉給玉兒補充營養,讓玉兒長得更高更漂亮呀。”
見小玉兒仍然撅著小嘴,方南又柔聲道:“哥哥待會把它做成特彆特彆好吃的菜,有玉兒最喜歡的甜味肉肉,還有香噴噴的排骨湯。”
好說歹說,小玉兒才勉強同意。
方南見狀,便快速地將關鍵的宰殺分割要點、不同部位肉質的特點以及適合的烹飪方法向屠夫和廚師們強調了一遍。
“注意,豬肉要去腥,須得先用清水浸泡半個時辰,水中可加少許鹽和薑片。”
“肥肉部分可煉製豬油,剩下的油渣撒上細鹽,香脆可口,也是一道美味。”
“豬腸須用麵粉和鹽反複揉搓清洗,去除異味。豬肝要薄切,爆炒時火候要旺,方能保持鮮嫩。”
......
交代完畢,方南便一把抱起還在噘嘴的小玉兒:“走嘍,哥哥帶玉兒去前院玩。”
午膳時分,一道道精心烹製的豬肉菜肴被端上了飯桌。
紅燒肉色澤紅亮誘人,肉質酥爛,肥而不膩,顫巍巍地盛在白瓷碗中,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糖醋裡脊外酥裡嫩,色澤金黃,淋上調製的酸甜汁,撒上炒香的白芝麻,色澤豔麗,勾人食欲。
回鍋肉片片勻稱,與青蒜、豆瓣醬同炒,香辣氣息撲鼻,肉片微微卷起,形成漂亮的燈盞窩狀。
清燉排骨湯色奶白,肉質脫骨,撒上少許香菜,鮮香四溢。
爆炒豬肝嫩滑可口,淋上特製醬汁,火候恰到好處。
九轉大腸肥厚濃香,表麵金黃,淋上紅燒汁,入口肥而不膩,層次豐富。
用新鮮豬血蒸製的血豆腐,嫩滑可口,與白菜同燒,彆具風味。
金黃噴香的玉米粥、軟糯香甜的蒸紅薯、口感紮實的蒸土豆,整整擺了一大桌,琳琅滿目,香氣彌漫在整個飯廳。
小玉兒起初還記掛著那頭“好玩”的豬,當那塊燉得極其入味、入口即化的紅燒肉被喂到嘴裡。
小家夥的眼睛瞬間亮了,腮幫子鼓鼓的,吃得搖頭晃腦,哪裡還記得什麼“胖豬豬”,隻顧著揮舞著小勺子,含糊不清地喊著:“哥哥,還要!還要那個肉肉!”
老太君嘗了幾樣,讚不絕口:“以往總覺得豬肉有股腥臊氣,上不得大台麵,沒想到經南兒這麼一調理,竟能如此美味,這些玉米、紅薯也是又好吃又頂飽,真是好東西。”
方王氏也笑著連連點頭,不斷給方南和小玉兒夾菜,眼中滿是欣慰。
小狼旺財也分到了一個燉得爛熟的大豬肘子,趴在桌邊啃得津津有味,喉嚨裡發出滿足的呼嚕聲。
隻可惜父親方樂山仍在戶部衙門處理公務,未能回來一同享用這頓盛宴。
午飯後,精力旺盛的小玉兒毫無睡意,纏著方南要繼續玩耍。
方南琢磨著該給妹妹玩點什麼新花樣,目光掃過窗外秋高氣爽的天空,忽然靈光一閃——風箏!這個時代似乎還沒有這種玩具。
方南立刻讓人找來細竹篾、韌紙、絲線、漿糊等材料,憑借記憶和手藝,親自下手製作。
選了幾根粗細均勻的竹篾,用小火微微烘烤,巧妙地彎成燕子的形狀,細心地用絲線紮緊骨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哥哥,這是什麼呀?”小玉兒好奇地圍著方南轉來轉去,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方南手中的動作。
“這是風箏,等做好了,它能飛到天上去。”方南笑著回答,手上動作不停。
韌紙仔細地裱糊在竹架上,確保每一處都平整緊繃。
方南用調好的顏料,拿細毛筆在風箏麵上仔細勾勒,先畫出燕子圓溜溜的眼睛,再描出剪刀狀的尾巴,最後用鮮豔的紅色點綴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