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一年秋,汪偽政府舉辦“和平運動”宣傳會,社會運動指導委員會金陵總部負責統籌、規劃,上海分會從旁協助。
“小陳,新華國手冊怎麼還剩這麼多?”阿玲站在一堆沒拆封的手冊中,快速的數著餘量。
“有一部分是備用,你腳下那一摞是《中華日報》的,他們還在采訪。”陳嘉手裡拿著簽字本,一行行看下來,隻有報館還沒領取。
“趕緊發完了事了。”
“好。”
陳嘉彎腰,抱起一摞手冊,從前門穿梭到後門,上二樓尋找報館人員。
“玲姐,你看掛正了嗎?”踩著高梯懸掛橫幅的同事轉過頭問。
阿玲往遠處站了站,來回看了好大一會,道:“正了。”
每逢活動,都是總部各個科室大撈油水的時候。
而上海分會說是協助,其實就是打雜,專乾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跑遍整個二樓的陳嘉,總算在最後一間大排練室尋到了報館人員的蹤跡。
“白記者,新華國手冊,麻煩您收一下。”陳嘉敲門進入,照著人數把手冊放在桌上,拿出簽字本和筆,遞給對方。
“你替我簽一下就行了,沒看見正忙著呢嘛!”白記者手裡擺弄著膠卷,頭也不抬。
“白記者,我字醜,難登大雅之堂,我替您簽,怕給您丟臉。”陳嘉雙手遞出紙筆,好聲好氣的說。
心裡暗暗吐槽:人手一本新華國手冊是陳院長親自下派的任務,替你簽名,萬一搞丟了,算誰的?彆到時候再倒打一耙說是總務處工作沒乾到位。
白記者寫了一手好字,一聽陳嘉這麼說,也怕被她墜了名頭,二話不說接過簽字本,行雲流水簽下大名。
簽完字,白記者把簽字本遞給陳嘉,仰著頭,等著對方恭維誇讚。
陳嘉佯裝看不到,接過簽字本,道:“麻煩了。”
說完就麻溜的走了。
任務完成了,誰還搭理你是哪個。
汪兆銘很重視這次宣傳會,在這之後,還要召開中央執政委員會最高國防會議。
又要開打了。
陳嘉回到大會堂,和幾位同事一起完成收尾工作。
大會如約召開,先是行政院院長、副院長及各部門首任長官亮相。
而後是幾位執行委員發表演講,第一個出來的執行委員就是段延培。
他穿著國民禮服走上主席台時,剛剛說了一句開場白,就引起台下一片騷亂。
原因無他,實在是段延培太過年輕與稚嫩。
尤其是前麵一群糟老頭子的對比之下,直晃晃的年齡差距,把一眾人等給驚住了。
不過二十幾歲,便被總領事館委派至汪偽政府擔任行政院執行委員,分管政務,同時兼任組織部副部長及江浙教育廳廳長。
消息靈通的人早就曉得有他這麼一號人物,不過大部分人員隻曉得有一個資曆淺,升職快,和日本外務省關係匪淺的年輕乾部,但大多數都沒見過真人長什麼樣。
這是他頭一次拋頭露麵,估計下一期金陵晚報的版麵,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他在上麵字正腔圓的說著官話。
台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段部長成婚了沒有?”
“沒有,聽說是單身。”
“真的假的,不可能吧?”
“當然不可能了,早就被榜下捉婿了,人家未婚妻是立法院羅院長的孫女,顧司令的內侄女,陳院長的外甥女,實業部的科長羅玉薇。”
“哦喲,這麼大來頭,實業部的就在前麵,是哪一個?”
“諾,長得最漂亮的那個就是。”
陳嘉和吃瓜群眾一起順著爆料者的手指往斜前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