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裕湊近了低聲道:"大明遲早要完!自打崇禎爺登基,怪事就沒斷過。登基那天晴空響雷,南京孝陵半夜有女人哭。去年沅水冒出塊古碑,上頭刻著"東也流,西也流,流到東南有儘頭。張也敗,李也敗,敗出一個好世道",這都是亡國的兆頭啊!"
李自成咂摸著嘴:"你們這些欽天監的就不能想個法子補救?"
"天意如此,人力豈能挽回?"楊永裕直搖頭。
"等等!你剛說"張也敗,李也敗",這"李"說的莫不是......"李自成突然瞪圓了眼。
楊永裕趕緊作揖:"小的猜想,"張"指的是八大王張獻忠,這"李"嘛,除了大將軍您還能有誰?"
這話正戳中李自成的心事,但轉念一想,海外還有一個李長風虎視眈眈,……他兵強馬壯,身懷不臣之心,而且也姓李!
他搓著手又問:"不是還有個李長風嗎?那你給爺算算,我們哪個能成事?"
"這個得比對你們星雲行運,光看麵相可不行。李長風是大明的寧遠侯,下官可不敢算。要是想知道你和八大王的運道,得知道您二位的生辰八字才成。"楊永裕腦門直冒冷汗。
"八字好辦!當年在川東我們拜把子時寫過金蘭譜。雙喜!去把我和八大王的金蘭譜找來!"李自成扭頭就喊。
李雙喜支支吾吾:"怕是...怕是落在唐縣了..."
"那就派人去取!"李自成一揮手。
楊永裕聽說暫時沒有張獻忠的八字,偷偷鬆了口氣。這算命的事哪有準頭?萬一算岔了,腦袋還要不要了?
正說著,遠處傳來陣陣喊殺聲。張鼐和黨守素正在攻打顯陵的外圍木牆。這顯陵是嘉靖皇帝爹娘的墳,四周沒砌牆,卻用兩人合抱的圓木搭了防護牆。守陵的明軍躲在牆後,火銃火箭跟不要錢似的往外打。
見李自成來了,張鼐立刻招呼弟兄們往上衝。農民軍跟螞蟻似的往木牆上爬,牆上的明軍掄起連枷就砸,拐槍鑿槍往下捅,鮮血把木頭都染紅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自成看傷亡太大,趕緊叫停。轉頭問宋獻策:"軍師,這木頭牆太結實,咋整?"
宋獻策小眼睛一眯:"簡單!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克金。他們用火箭,咱們也也用火箭對付他們!”
宋獻策讓發射火箭的弓箭手們先把箭頭附近的箭杆抹上油脂,讓衝鋒的士兵每人攜帶一捆乾柴,扔到木圍牆下邊,這樣就容易引燃木牆,上麵人想滅也滅不了。
火箭跟下雹子似的往木牆上釘,柴火堆得跟小山包似的。那圓木搭的圍牆"劈裡啪啦"就著了,火苗子躥得比人還高。裡頭的明軍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想潑水救火,可剛露頭就叫農民軍的火銃弓箭給懟回去,隻能縮在牆根底下往木頭縫裡澆尿水——頂個球用!
大火"呼呼"燒了整整一天,把木牆燒成個火龍架子。農民軍弟兄們踩著還冒火星子的焦木頭往裡衝,李振聲和張鳳翥那倆龜孫兒組織的二道防線就跟紙糊的似的,沒兩下就叫衝得七零八落。明軍兵卒見沒處躲沒處藏的,紛紛把兵器往地上一撂,跪得跟割麥子似的齊整。
黨守素這愣頭青風風火火跑來報信,說逮著李振聲了,可惜叫張鳳翥那廝溜了。李自成瞅著這員愛將,咧著嘴打趣:"嗬!當年亂點兵的黨守素,如今也成獨當一麵的大將咧!"臊得黨守素直撓後腦勺,嘴裡嘟嘟囔囔:"闖王誒,當著這麼多弟兄的麵,您老就給俺留點臉麵唄...這外號早沒人叫了..."
李自成樂得直拍大腿:"喲嗬,還害臊了?爺這是在誇你哩!"
黨守素一噘嘴:"就您跟劉爺這麼誇人,跟罵街似的..."
"得得得,往後不這麼誇你了成不?"李自成擺擺手,扭頭對宋獻策說,"走,瞧瞧咱那族兄去。"
日頭毒得很,照得戰場上塵土飛揚。遠處幾隻烏鴉落在焦木上,"嘎嘎"叫著看熱鬨,活像是在笑話這出好戲。李自成摸著下巴上的硬胡茬,心說這仗打得,真他娘的痛快!
李自成和宋獻策一前一後晃悠到關押李振聲的土坯房,推門進去就瞧見那倔驢被五花大綁在柱子上。李自成緊趕兩步上前,嘴裡喊著"大哥"就要給鬆綁。
"大哥?誰是你大哥?!"李振聲一瞪眼,嗓門大得能把房梁上的灰震下來。宋獻策這老狐狸趕緊打圓場:"李大人息怒,我家將軍仰慕您多時。特意查過族譜,您二位都是隴西李宏道老祖的十四世孫..."
"放屁!"李振聲氣得胡子直抖,"幾百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也敢拿來攀親戚?老子跟你們這些反賊勢不兩立!"
李自成也不惱,慢悠悠掏出旱煙袋:"大哥甭急,聽兄弟說道說道。咱老李家從隴西成紀分家,您這一支落戶河東李家站,俺們這一脈紮根米脂李繼遷寨。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理兒?"李振聲冷笑,"跟反賊講什麼理兒!"
"大哥啊!"李自成"吧嗒"抽了口煙,"崇禎那昏君害死多少忠良?盧象升、吳阿衡哪個不是好漢?再說這年景,關中旱得地都裂口子,十戶人家餓死八九戶。後金韃子都打到南直隸了,您還死心塌地保這朝廷?"
李振聲被噎得直瞪眼,半晌才憋出一句:"要不是你們這些反賊鬨騰,朝廷早把韃子收拾乾淨了!"
屋外知了叫得人心煩,跟屋裡這出戲碼倒是應景。李自成眯著眼瞅房梁,心說這頭倔驢還真不好勸。宋獻策在邊上直搓手,活像個看熱鬨的老狐狸。遠處灶房飄來燉肉的香味,跟屋裡火藥味嗆人的氣氛攪和在一塊,莫名透著股荒唐勁兒。
李自成見這倔驢油鹽不進,苦笑著搖搖頭,招呼親兵把李振聲送到收拾好的廂房歇著。第二天晌午,在承天府衙擺開八仙桌,雞鴨魚肉擺得滿滿當當,還搬來好幾壇子郢州春老酒。在座的除了承天眾將,還有特意叫來的李自敬、李自敏兩個本家兄弟。
李振聲這老頑固起初還板著張驢臉,架不住李自敬兄弟倆左一聲"大哥"右一聲"大哥"地勸酒。三杯黃湯下肚,這倔老頭總算鬆了口,端起酒碗衝李自成晃了晃:"那啥...咱哥倆走一個?"
李自成樂得後槽牙都露出來了,趕緊捧起酒碗:"來來來,大哥,咱弟兄們乾一個!"一碗酒咕咚下肚,李振聲抹抹嘴,突然正色道:"既然你認我這個兄長,那俺就得勸你幾句。這天下是老朱家的江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咱們都是皇上的子民。聽哥一句,趕緊收手,俺豁出這張老臉去給皇上遞折子,保你後半輩子吃香喝辣!"
見李自成不搭腔,李振聲又絮叨起來:"眼下韃子鬨得凶,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隻要你肯歸順,哥保舉你帶著人馬去打韃子。到時候封疆大吏都是小的,弄個王爺當當也不是沒可能..."
正說著,吳汝義急匆匆送來塘報。李自成掃了一眼,頓時眉開眼笑:"大哥您瞅,劉宗敏剛拿下荊州,眼瞅著就要把漢陽、武昌都收入囊中。這節骨眼上,正是咱老李家建功立業的好時候啊!"
李振聲把酒碗往桌上重重一撴:"執迷不悟!再這麼鬨下去,神仙來了都救不了你!"宋獻策這老狐狸趕緊打圓場:"李大人,明朝氣數已儘,您何必..."
"閉嘴!"李振聲一拍桌子,"你個江湖騙子也配教訓老子?"說罷一甩袖子就走,把滿桌酒菜撞得叮當亂響。
李自成沒轍,隻好派親兵"護送"這倔老頭回襄陽。路上碰見傳令兵來報,說劉宗敏在武昌吃了水戰的虧,戰船叫左良玉轟沉大半。倆人一合計,決定先鞏固襄陽地盤,讓劉宗敏留人守荊州、漢陽,帶著張鼐他們回襄陽議事。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明風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