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那女賴子到底對楊子玉做了什麼?
竟讓楊婆子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下次見了周宸。
可要問問是不是他乾的好事,又到底做了什麼?
經過一個多月的宣傳。
再加上“醫仙娘娘”的事跡已經在百姓們中間口口相傳。
想要報名參加女子醫學堂的人十分踴躍。
江思月第一批隻打算收六十個學員。
到九月中旬,報名的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二百人。
要如何取舍,又成了一個難題。
江思月跟已經確定的學堂夫子。
曾大夫,陳大夫和文清一起商量。
打算從這幾個方麵進行考量:
一是家庭條件。
女醫學堂的立意首先是幫扶那些窮困人家的女子。
因此家裡條件不錯的就先婉拒了。
其次是學習能力。
又因為家庭貧困的女孩子基本都不認字。
考察起來也比較難。
江思月就跟霜露商量著,先辦一個為期兩個月的掃盲班。
給那些符合家庭條件標準,也報了名的女孩子進行初期掃盲。
等她們認得基礎文字,能夠認得藥名了。
再考她們對藥品藥性的掌握能力。
隻是如此一來,招生的周期就會拉長到三四個月。
不過江思月本來就是打算把醫學堂做精。
也不急於一時。
因此把第一期開學時間直接定在了年後。
饒是如此。
各項事務繁瑣又複雜,她還是每天忙的團團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眨眼。
就到了九月底,傑子和霜露成親的日子。
江思月沒時間回家幫忙準備婚禮。
特意把梁婆子和葉琴從木薯處理作坊叫了回來,幫江母操辦這次婚禮。
經過這段時間的過度。
木薯處理作坊也漸漸步入正軌。
孫二虎從作坊調回來的時候,粗略盤算了一下。
這幾個月木薯處理作坊總共接收流民兩千多人。
他們在槐樹村休整之後。
大部分被輸送到縣中各處,幫著修路修堤,挖水渠修河道。
等到秋後下雨,旱情解除的時候。
他們就被安排到各個村落戶分地,妥善安置。
其中也有一小部分。
大約百來人留在了木薯作坊。
繼續墾山種木薯,集中進行木薯脫毒。
道現在為止。
作坊裡生產的脫毒木薯不但能供給流民們做主食。
還有一部分已經可以拿出來到市場上售賣。
因為木薯救了兩千多流民的命。
他們對木薯的感情和喜愛非比尋常。
也無形中給木薯做了廣告。
新上市的木薯價格低廉,美味實惠,大受歡迎。
江思月的木薯作坊也終於從一直虧損到開始盈利。
二十七這天。
江思月推掉了所有事情。
帶著給傑子和霜露準備的賀禮,回到了下河村。
當初定親的時候就答應了齊家。
要給小兩口置辦新宅子。
如今傑子的宅子早已經落成。
就在村東頭,離江家老宅隔了兩個巷子的位置。
以前是一戶姓胡的人家的舊宅。
後來胡家人去外地投親走了,這兒就一直空著。
霜露看好了人家院子外麵有一大片菜園。
就讓傑子給買了下來。
又全部推翻了重蓋。
把菜園的一部分也劃到了宅子裡頭。
小院修的又寬敞又氣派。
江思月到的時候。
江家各支親戚都在裡邊幫忙。
有的在布置新房,有的在核對流程,還有的在鋪被子撒喜果。
江思月找了半天沒找到江母。
就問正在給喜被上綴銅錢的大伯娘:
“大伯娘,有沒有看見我娘?”
大伯娘臉上笑盈盈:
“剛才還在這兒來著,被一個媒婆給叫出去了。
好像是給你物色了個不錯的對象!”
江思月:……
喜歡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頓頓有肉吃請大家收藏:()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頓頓有肉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