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人才,確實是個難題。
大學生確實是人才,也一直被啯家重視。
考上大學,不用交學費。
隻需要自己承擔一點夥食費就行。
啯家對他們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但是,正如大領導說的那樣,
光是讀了幾本書,在教室裡上了幾年課,畢業之後也不能立刻變成難得的人才。
還得經過長時間的工作實踐,才能慢慢成長為真正的高手。
“人才培養,當然是個長期的過程。”
“但也不是沒有方法,我們可以辦一些專門的職業學校,針對特定工種進行重點培訓。”
“比如我們軋鋼廠的五個主要工種——鉗工、焊工、鉚工、車工和電工,可以建一兩所專門的學校,從各個工廠裡挑選有潛力的人,集中起來,再請一些八級工,或者鵝那邊的工程師來當老師,用三年時間,培養出一批真正優秀的人才。”
“這樣的話,三年後他們出來,不僅技術過硬,還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以後即使在工作中走上研發的道路,也不是沒可能。”
“還有一點,就是讓現在的高級工去模仿學習!”
“鵝對我們的幫助,我們確實很感激,但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就是他們提供的設備和生產線,都是他們國內已經淘汰的。如果我們一直用這些設備和生產線,想要超越他們,就算再給我們五百年,也趕不上。既然這樣,那就隻能靠我們自己了!”
“所以,先把現在這些設備和生產線的基本原理搞明白,我們自己試著生產,然後在這些基礎上,開始進行研發和突破。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
“我就不信,咱們國人的聰明才智會比子差!”
蘇燁說完,臉上露出年輕人特有的那股勁頭。
甚至把“鵝”也改成了子。
這話一出,大家都愣了一下。
接著都笑了起來。
對!
以前不就叫鵝子嘛!
他們的幫助是真的幫,但占便宜也是真的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想吃飯,就得付出相應的代價。
大領導雖然沒笑,但嘴角帶著一絲笑意。
不過,蘇燁這番話,讓他陷入了沉思。
不是他不想辦蘇燁說的那種學校,隻是代價太大。
學校可不是隨便說說就能建起來的。
需要調動各種資源,牽涉的事情很多,而且這隻是蘇燁一個人的想法。
誰知道最後能不能真培養出一批有用的人?
如果失敗了,三年的投入太高。
對現在啯家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蘇燁同誌,你的提議有一定的可行性。”
“不過,具體的細節,你這樣,回去之後給我寫一份報告,給你半個月……不,一個月的時間,寫出一份可行的方案,交給我!”
“如果經過討論認為可行,以後出了成績,你就是首功!”
大領導最後看著蘇燁說道。
他希望蘇燁能拿出一份可行的報告。
不過,蘇燁隻是隨口一提。
是根據後世的發展提出來的建議。
真要讓他列出一份可行的操作計劃,還真有點難。
但看大領導這麼認真,要是現在拒絕,肯定會讓他難堪。
沒辦法,他隻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反正回去先列個大綱就行。
至於具體細節,還是讓專業的人來處理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隻需要提出一個方向。
他相信,上麵的那些領導,肯定能找到更專業的人,來把細節補全!
“好的,領導,我儘快寫出來!”
“嗯,不錯,真不錯!!”
笑著誇了誇蘇燁。
接著就開始吃飯了。
下午的時候,大領導在大家的陪同下,參觀了軋鋼廠的各個部門。
然後坐上吉普車,離開了這裡。
視察結束了。
大領導走後。
大家也都各自散去,回到自己的部門。
不過。
臨走前,楊愛國卻把蘇燁單獨留下了。
大家看到這一幕,也沒有覺得奇怪。
他們都知道,隻要這次蘇燁的報告表現得好。
以後他就會被上級領導記住,以後不管有什麼機會,都不會少了他。
現在廠長把他留下,肯定是想說些私下的話,表示重視。
回去之後,大家都各懷心思,有的是想以後跟蘇燁搞好關係。
有的則是羨慕嫉妒。
還有的人,想著以後對蘇燁的工作要多加支持,不能再像現在這樣不放在心上。
但也有一個人,心裡開始感到不安。
不是彆人,正是李國慶。
今天蘇燁出儘風頭,在領導麵前表現得這麼搶眼。
他的科長位置,就變得危險了。
如果上麵真的看重蘇燁,肯定會提拔他。
雖然年紀和經驗擺在那裡,不可能一下子升到很高的位置,但當一個科室的負責人還是可以的。
到時候,自己這個好不容易熬出來的科長位置,就得讓給蘇燁。
隨便給他個閒職,讓他養老。
把保衛科科長的位置讓出來。
他是一萬個不願意的。
“真是沒想到!”
“這小子怎麼有這麼大的本事,還有這樣的眼光!”
“真是他媽的運氣好,亂說一通,竟然被領導看上,也是瞎了眼!”
“這小子肯定是早有預謀,根本就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這麼快就給我整出事來,真是該死!”
回到辦公室後,李國慶臉色難看地心裡罵著。
罵完之後,又叫來了龔學民,打聽最近蘇燁的情況。
喜歡四合院:教秦姨開車,油門呼到底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教秦姨開車,油門呼到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