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天啟坦克_明末黑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30章 天啟坦克

第130章 天啟坦克(1 / 2)

佛朗機炮射速快的特點非常符合幺雞所提倡的火力壓製戰術,給每門佛朗機配備二十個藥室的話,理論上隻要炮兵陣地不被威脅和摧毀,就能給對麵的辮子造成重大殺傷。

要是取消紅夷大炮,光用“康格裡夫火箭”加“大小佛朗機炮”的遠近組合似乎也說得過去,簡化成三種火炮的話,不但培訓炮兵較為容易,而且後勤供給的壓力也會降低不少。

造出一兩百門“小拿破侖炮”。就可以把新軍和勇衛營裝備的“大小佛朗機炮”連同其他火炮都發給雜牌軍了。1841型6磅2.54kg)野戰炮,最大射程接近一千四百米,但丟給大明的匠才們來打造的話,能有一千米的射程就算是萬幸了。1857型12磅5.44公斤野戰炮)近兩公裡的射程,“小拿”的確有些迷你,但重量390公斤)也隻是pus版1110公斤)的35。

在機動運輸的時候,“小拿”用兩匹馱馬就能輕鬆拖拽,而“大拿”一噸多的重量就很坑了,亞洲馬的力量遠遜歐洲馬,炮兵的馱馬也比不了騎兵的戰馬。

所以“小拿”雖然射程低威力小,可相對來說造價也低,而且機動性更高,更適合明軍現有的畜力來拖拽,幺雞不可能為了每門“小拿炮”,再去準備兩匹好馬。

考慮到如果山寨版射程實在太低的話,勢必會加長炮管,進而增加火炮的重量,“小拿”可能變成“小肥拿”,那就完全沒必要考慮更加笨重的“大拿”了。

這款武器的具體參數那就不能讓老湯知道了,作為製炮的行家裡手,讓他看一遍,基本就算廢廢了,自己沒法做“外賣”了,這款小炮說不定還能忽悠來一萬外國炮灰呢。

火炮跟飛艇有所不同,讓老湯上去隨便看,甚至升空試飛都可以,因為老湯從來沒見過這種武器,彆說核心技術,就連基本的構造都全憑臆測,研究得從頭開始,火炮就剛好相反。

老湯作為高參對朝廷貢獻很大,可相對而言,一群西洋術士也被皇帝允許四處蓋房子並能說教百姓,這是互利互惠的合作,幺雞沒理由把自己所有的底牌都翻開給對方看。

市麵上已經不存在技術保密的東西,獲取的成本自然不會高,可要是某款武器是蠍子拉翔——獨一份的話,那就奇貨可居了,你不買的話,彆人就買去了。

所以無論是“康格裡夫火箭”還是“拿破侖炮”都算作保密級彆最高的武器,幺雞連提都不提,讓老湯知道有迫擊炮、連發槍、手榴彈這三種新式武器就算是仁至義儘了。

爛泥皇帝得到之後,結合飛艇得天獨厚的特點,不說在戰場碾壓法軍和瑞軍,起碼在鋼正麵的時候能夠利於不敗之地了。

如果在此基礎上再加上“康格裡夫火箭”的話,那麼勝利的天平肯定會向二哈家族這邊傾斜的,那某太子就無法實現武器拍賣價值的最大化了。

尤其是玩“排隊槍斃”的時候,雙方距離不足二百米,而爛泥部隊這邊忽然飛出去一百多個炸藥包,瞬間就能把對麵上千人給炸殘廢了……

反二哈聯軍或許不怕飛艇的襲擾,也不怕亂飛的炮彈,但絕對會害怕“飛天炸藥包”。

那可是實打實的數斤裝的炸藥,外加幾百枚鐵柱,落到步兵方陣裡就會撂倒一大片!

土炮多了也能嚇死人,爛泥皇帝弄上三五百門,等到雙方十萬人的決戰時拿出來。

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盔甲防護的火槍兵在戰場上都會成為炸藥包的獵物……

幺雞是不會讓自己麾下的火槍兵在零防護的程度下上戰場的,新軍的步兵都是裝甲步兵,簡稱“裝甲兵”,如果算上扔手榴彈的話,那就是“裝甲擲彈兵”。

防具是雞頭盔和覆蓋軀乾及膝的重甲,武器標配一支滑膛燧發槍、刺刀、五枚手榴彈、小型弩箭,要是銀子足夠多,再給每人配備一支手熗。

反正辮子普遍裝備的清弓是無法直接射死自己的“裝甲擲彈兵”,被皇太雞的紅夷大炮打死隻能認命了。

好在紅夷大炮的射速很慢,精度又不高,皇太雞也不大可能把手裡的所有紅夷大炮都帶進關,遇到飛艇空襲,辮子的炮兵陣地就直接廢廢了。

純步兵方陣要硬鋼騎兵,由於沒有馬匹的輔助,即便有拒馬阻擋,總歸是處於守勢的,除非有戰車的助陣才有勝算。

麵對辮子數千騎兵的突擊,步兵心裡多少都會心生恐懼,導致方陣難免慌亂,必須有壓陣的武器才行。

兵法所謂:車勝騎,騎勝步。

如果將戰車和步兵有機的結合起來,整合成一個可以互相配合的戰鬥單位,那麼先不說戰勝騎兵,起碼不會被對方按在地上狠狠地柔躪。

戰車的作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早已體現出來,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中,晉國一次出動的戰車就達到七百輛之多。

到三家分晉之前,酷愛使用戰車的晉國保有量已經高達四千輛,霸主的實力從戰場數量上可見一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到了戰國時期,各國裝備的戰車數量雖然還在增加,但由於騎兵的出現,實際作用卻在下降。

由於成本高昂,機動性又差,在軍中的地位逐漸被更為靈活的騎兵所取代,淪落為輔助兵種。

隨著硬質馬鐙和高橋馬鞍的出現,騎兵的作用與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強和鞏固,直到宋代,戰車才被重新想起來。

宋朝較於遼、金、西夏三個強勁對手的馬政都相差極為懸殊,隻能倚仗規模龐大的步兵集群來對抗敵人的騎兵部隊。

汾州團練推官郭固提出了“陷陣車”的計劃,即以馬車為藍本進行加固,車上五人負責施射,推車十四人,另有六人負責近戰,總計二十五人。

宋仁宗對此十分感興趣,但事後分析到此策弊端頗多,比如非戰鬥人員數量極大,戰車火力又並非極其強悍,難以抵擋敵軍騎兵的突擊,最後隻得作罷。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被冠以剿寇不利頭銜的俞大猷,在好友陸炳買通首輔嚴嵩之子嚴世蕃之後,才有機會到大同巡撫李文進手下“戴罪立功”。

麵對咄咄逼人的檬古騎兵,一代名將創立了全新的戰車戰術,以大號獨輪車車輪直徑一米五)為戰鬥核心,裝備大佛郎機一門,每組五十人。

其中,破陣攻擊隊編有十四人,包括盾牌手四人,虎叉手兩人,鉤鐮槍手兩人,拔刀手四人,旗手兩人。

戰車防禦隊編有十六人,鳥銃手八人,炮手四人,拔刀手四人,本隊隻負責防守,不參與進攻。

軍官兩人,各管一組,另有配備十個騎兵和八個輜重兵每人掌管一匹馱馬)。

俞大猷將十三組戰車編為一個小營,十三小營編為一個大營,全大營總兵力八千四百五十人,編有戰車一百六十九輛,且有十倍於戰車數量的騎兵負責防守反擊。

一年之後,李文進憑此五千精銳,大敗兩萬檬古騎兵於安銀堡,追擊上百裡,旋即將戰果上奏朝廷。

明廷上下大為欣喜,立刻下令京營成立戰車營,編製照搬大同邊軍規模,現有的京營的車營便由此而誕生。

幺雞看過俞大猷所創的戰車,就是一個平板車上架一門炮,不禁想問:猷哥!你這是戰車還是炮……架啊?


最新小说: 高武:你家三代經商,敢欺我祖上扛槍? SSSSSSSSSSSSSS滿級神醫 絕嗣渣夫彆跪了,夫人嫁郡王顯懷啦 文明樂園 不是末世通緝犯嗎?我怎麼成團寵了 卿月昭昭 隨身靈泉 修羅神骨 穿到古代擺地攤,全京城的人都被饞哭了 惡女殺瘋了,拿捏瘋批大佬被嬌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