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完全沒有任何防護,就是孤零零的一門佛郎機,哪怕大同的炮兵再勇猛,下撥的裝備也不至於簡陋到這個地步吧?
明末馬政糜爛,各部騎兵缺編又很大,加之朝廷財政吃緊,幺雞隻給每個步兵旅配備了一個五百人的騎兵營,兩旅的騎兵才一千而已,還不及猷哥一個大營騎兵的三分之二。
騎兵人數少就注定沒法對敵軍發動大規模的反擊和追擊,步兵旅隻能進行力所能及的陣地戰,以此來儘可能地殺傷辮子。
某太子親自設計的戰車就不能忽視士兵的生命安全了,拋棄了敞篷款式,改為全封閉結構,采用更為平穩的四輪或六輪車架,外形與戚繼光當年所力挺的偏廂車相似。
為了紀念緬懷逝去的木匠大爺,美其名曰——天啟式坦克!
“坦克”的解釋為:所到之處,皆為坦途;所遇之敵,攻無不克!
暫定車組成員為三人,兩名射手與一名駕駛員車夫),由於整車載重量不宜太大,所以不打算多添置戰鬥人員。
為了對付辮子騎兵,車載武器為六支大口徑霰彈槍、三支自衛手熗、三把樸刀,以及五十枚手榴彈,弓弩武器待定。
步兵旅的火炮都歸炮兵營統一指揮,所以戰車一般無須配備火炮,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整車的戰鬥重量,因為這車不是用人來推的。
大部分準戰鬥人員都在輜重營和工兵營,如果加上幾百號推車的,無疑是巨大的累贅,所以幺雞也就沒打算使用人力來推車,否則就成“人力車”了。
在蒸汽機和內燃機發明出來之前,首選動力自然就是畜力嘍!
沒錯!
把兩頭牛或者馬塞進坦克裡,作為發動機來用!1a2或者“豹2”,咱這“天啟坦克”也是有獨特優點的。
那就是不費油!
本宮就問你們服不服???
喂點乾草呀、豆子呀、蔬菜呀,咱這坦克就可以啟動了!
不需要輔兵來推車,節能又環保,造價還不高,真是超級實惠的發明啊~!
幺雞想過前置動力,但考慮到萬一“發動機”消化不良,放幾個屁,整個車組在半封閉,的環境下,都得被麵前的“發動機”熏暈過去不可,所以就放棄了,隻能采用後置動力。
前置動力的好處是拉力大,車速會比後置動力快,可“發動機”放屁的問題是完全無法控製和避免的,解決不了這個就沒法保持車組的戰鬥力。
後置動力倒是沒有被“尾氣”熏暈的煩惱了,不過這樣的話,光憑兩頭牲口的推力,隻怕坦克的最高時速不會比步兵走路快多少。
處於保護自家“發動機”的原則,後置動力第二個優點便是不用擔心被對方傷到,隻要獲勝就可以反複使用,而且有利於駕駛員的襙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能夠成為坦克的“發動機”,普通牲畜是無法有幸入選的,首要條件必須是聾的,因為戰場噪音極大,一旦牲畜被驚到,發生條件反射,整輛坦克也就廢了。
聾的食草動物就很好,那天去楊士聰府邸的路上,幺雞就看見過一頭沒聽見敲鑼聲的笨馬執拗地橫在路中間。
由此聯想到,如果在戰場上聽不見槍炮聲,隻能瞧見眼前的主人,那豈不就是一台完美的“發動機”?
後置動力可以讓駕駛員就坐在自家牲畜腦袋前,它們要是聽從號令,就喂點好吃的,這樣很容易襙控“純天然發動機”。
每一百頭匹牲畜裡有一頭是聾畜的話,那麼一萬頭裡怎麼也能找出一百頭出來。
兩頭作為一輛坦克的發動機,湊一湊的話,武裝東宮衛隊應該夠用了。
由此產生的推力,哪怕是後置動力,也應該足夠讓坦克前進的了。
再給坦克包上一層鐵皮,正麵用鐵板覆蓋,底盤加裝保險杠,四周豎上長矛。
除了被大口徑炮彈直接擊中之外,幺雞就不信辮子騎兵能懟爆這玩意。
射手可以在車內的射孔和炮塔裡,對周圍目標進行360度無死角的射擊。
防禦力達到三級,攻擊力就算一級,但是戰場生存力是滿分,這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完全無視子彈的攻擊,對辮子的弓箭更是魔免。
真會發生車內火災的話,還可以用水和沙土來撲滅。
要是能列裝一百輛“天啟坦克”,天上有飛艇,後麵有火箭炮和沒良心炮的掩護,近戰還有手榴彈。
本宮會怕“大清王師”的騎兵集群?
一千百輛這種重武器滿地爬的話,戰鬥力最強的兩黃旗都得繞著走,不然連翔都給你打出來。
唯一可惜的是,聾畜並不那麼多。
關於車體的設計任務就交給尚未抵達京城的科學家們了,這鍋本宮就不背了。
一輛坦克的製造成本按照五百兩來計算的話,一百輛才五萬兩。
可給辮子們造成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遠不止五萬兩……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